第1章 :龍門遊客(1 / 2)

第一章:龍門遊客

本小說純屬虛構,杜撰,不可用科學,史實的態度較真,不必將曆史人物對號入座,隻將它自娛時間,虛度餘暇可也。

公元2008年4月25日,李裕華與十個野外旅遊驢友相約來到四川龍門山旅遊,4月的龍門山草木剛剛展露出新生命的綠色,千奇百怪的山峰處處讓人驚奇,雄、奇、剛、秀、險於一體,讓人體會到大自然的無限博愛與深情,各種動植物自由自在的徜徉在大自然的懷抱,讓人心曠神怡,大千世界無盡的新奇讓人幻想,讓人留戀忘返。

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占地麵積1900多平方公裏,有馳名全球的推覆構造帶,有與歐洲阿爾卑斯山飛來峰齊名的飛來峰,還有古冰川遺跡,被稱為“地質科學迷宮”。

李裕華他們一行十人是偷偷攀山進來的,為的是好好領略高山野外的壯麗與情趣,他們的目標是攀上龍門山的最高峰,看盡各種飛來峰與親手觸摸“冰川漂礫”。

一行人玩玩打打盡量避開其他遊客,穿行在山林中,渴了喝山泉,餓了吃山果,累了就在山間宿營,盡量不動自己帶的幹糧食物,驢友們全都是成雙成對而來,李裕華也不當電燈泡,每到休息時候大多四處轉轉,帶點收獲回去。

11日,他們已經逛了十多個各異的山峰,接觸了幾處冰川遺跡,今天來到了最高的飛來峰山上,下午4點左右他們來到了最高海拔4989米山峰中,仰頭已經可以看到山頂,天色不早了,為了安全大家在山中一個岩洞前開始宿營,準備明天登到山頂一領大自然的風采。

李裕華架好帳篷,帶上並打好背包,就準備到附近轉轉,為明天探路,順便爭取有點收獲,采集點好東西,抓點新奇獵物,或者打點野物過過嘴癮。與大家打個招呼,李裕華就向山頂方向逛去。

李裕華剛生下時候猶如孤兒,父母離開家鄉了無音訊,爺爺奶奶傷心加勞累,有心無力很快先後病逝,他吃百家飯,喝百娘奶,受到鄉親們的照顧,感受了人間真情,培養了他對鄉親們濃厚的感情,鄉親們眼中的華哥兒是處處非家處處家,深得鄉親們的喜歡和愛護,多以華哥兒相稱,也養成了他與人為善,處處為他人著想的為人處事風格。

八歲時父母發跡回家,華哥兒開始受到良好的教育,習文練武,琴棋書畫都有涉獵,由於從小對武術感興趣,其父親也認為武術有助於強健體魄,堅定心智,請隱士賈德銘師傅傳授了十年武功,將賈師傅自然門劍法絕技三十六式渾天陰陽決練得圓潤貫通,看其心地善良,聰明伶俐,是學武的料,賈師傅也十分高興,現代社會武術不令人吃香,自己兒子對武術沒有興趣,也就將其當為自己最得意弟子傾囊相授,自然門渾天無極拳掌三十六招需要練好內力,非一日之功可成,小有所成都得十年以上,現代社會哪裏還有一方淨土,可供人修煉,為了練好功,李裕華老愛到森林裏旅遊,高山上吐納,看其勤奮,賈師傅甚至將自然門的門主之位也一並傳給了他,還有武功秘籍一並送給了他,門主的信物是一套真皮軟甲,薄若蠶絲,能夠刀槍不入,水火不浸,還有自潔功能,穿上它冬暖夏涼,聽老賈師傅講,這軟甲據說來自一條死龍皮,該皮堅硬無比,又柔韌有餘,穿在身上一般蛇類,蚊蠅都會遠避。現在自然門門主門眾隻有師徒二人,李裕華喜愛自然門的武術,老賈師傅當然隻能傳給他了,老賈還讓他發誓要收弟子繼續相傳相授呢!

李裕華在大學期間由於沒有練功的地方又兼習了三年散打,身體素質可是頂呱呱的,看其如此,父母親也是十分高興,原本對他愧疚,現在隻要他高興,基本都隨他,李裕華大學畢業後,父母說隻要三十歲前回家安心娶妻生子做事就行,現在每周給父母報個音訊問個好也多不管他,華哥兒也基本能理解父母的心思,也是有時間就給母親打個視頻電話或發個依麥兒,並留上有自己各種各樣的照片和在各處拍攝的各種圖片。

父親李誌宗看其有逛遍天下河山的意味,為了安全,在他二十歲生日時候,花重金為其打造了一個工具包,這個旅行包:包重兩公斤,三十公分長二十公分寬,厚五公分,外是能抗摔打的合金材料做的防彈板,內附一塊小太陽能板,內裝蓄電池,可以充電,也可以通過太陽能板吸收太陽光蓄電,一個帶GPRS的視頻手機,一把袖珍折疊狙擊槍,帶紅外線微瞄準儀,百發微型麻醉子彈,百發微型爆炸頭子彈,十發龍形嘯吟信號彈,子彈卡可以放在包帶上,一為打打獵二為安全方便,還佩帶了各種消炎滅菌,自救速救,各種急症,以及解毒尤其解蛇毒的藥丸共數百粒,並用U盤裝了世界各地注意的禁忌,按章分類,各類病藥都有目錄有編號,U盤裏麵有詳細的說明,20張24K精製黃金片,工具包憑指紋打開,以旅行包底板形式包裝,後麵看上去是個不很起眼的旅行包,包裏裝著衣服,幹糧食物,水,野外睡袋以及一些攀爬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