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北京,我給辛桐花打了個電話。約好晚上到她家相會。她現在是長居北京,和朱曉燕兩個人,搞了很多莫名其妙的生意,什麼服裝專賣店,餐飲連鎖店,超市一類的。主要是她眼界隻有那麼高,覺得搞這些東西實在。一切都是朱曉燕在操勞,她在幕後當甩手掌櫃。
辛桐花一聽我的聲音,很高興,瘋瘋癲癲到到市場買了很多的菜,回到家精心做好準備。她是牢記朱曉燕的慫恿,要抓男人的心,就要抓住男人的胃。自從我獨自去了濱海,她已經習慣了單身生活。隻是女人嘛,有時候總難免感到脆弱,昨天晚上,和我在電話裏聊了一會,竟在電話裏哭了起來。我安慰了很長時間才止住了她的眼淚。我今天才決定去看看她。
我和辛桐花約好晚上到她家,並沒準備在辛桐花那吃飯。晚上我要陪一位重要的人。我去拜訪了呂部長後,又去看望了謝興邦。然後在花大掌門的胡同酒家定了一桌。這地方既隱蔽又夠的上檔次。
我請的是中組部二局的一個副局長叫周誌明。周誌明的嶽父是濱海人。周誌明雖說隻是個副局長,在北京算不上大官,卻因為局長暫缺,周一直代行局長權力,是個實權人。周誌明嶽父在非典中去世了,我安排民政局全力幫助料理喪事,並親自參加葬禮。我如此,濱海的市委、政府主要領導當然也不能怠慢,大多參加了葬禮。晚上,濱海市的主要領導市委書記我、市長楊雨林、常務副書記劉永華、副市長張興化、組織部長關浩,在海灣大酒店設宴接待周誌明。周誌明和嶽父沒有深厚的感情,辦完喪事並無哀痛可言,此行無公事,宴會氣氛輕鬆,酒喝得十分盡興,談天說地,交流政界的信息。
周誌明對我在他嶽父喪事熱心幫助心領神知,酒席間特意提起不久前,有關領導曾說起過對我的評價說:“上個月廖一鳴書記到北京開會,部長對廖一鳴書記說,‘用對一個人,興起一方事,濱海市這大半年來,進步明顯’。廖一鳴書記很滿意地點著頭呢。”
我說:“這還不是多虧周局的擔待。”
周誌明說:“老霍啊,你上任後,說實話,辦實事,濱海的老百姓有口皆碑。前段時間我還聽到了一個順口溜,說:霍書記真能幹,濱海幹部累出了汗。功德碑、紀念碑,不如老百姓口碑。霍山啊,這是對你這半年工作的最高獎賞。”
我哈哈大笑,說:“工作是大家幹的,怎麼都記在我一個人的賬上了。”
“當班長的是關鍵,沒有一個好領頭人,這個地方的發展就不可能快。你有凝聚力,班子團結,心往一塊想,勁往一塊使。城市環境麵貌明顯改觀,海濱廣場建設的大手筆,解決多年來地方與港口矛盾,合並兩個漁業村,主動讓出老漁港解決港口擴建的卡脖子地段,與港口建立了港區城區一體,聯手發展新型關係。新建了港圍工業園,已經引來了六個大項目,一個圍繞港口的商貿大市場正在形成……”
我說:“謝謝周局對濱海的關心,來,幹一個。”請周誌明吃飯,主要是我還想瞅機會,調幾個人來。這頓酒還算喝得盡興,交杯換盞一直喝到九點多才散。
辛桐花知道我不會來得太早,坐在沙發上看了一會兒電視,直到天黑了,辛桐花才開始做飯,炒菜。飯菜做好了,辛桐花看了看鍾,已經是八點多了,估計我很快就會來,專心聽著門口的動靜。九點半辛桐花聽到一個男人上樓的腳步聲,她來到門口,輕輕打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