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人品問題3(1 / 2)

“預製板廠?”牛莽哥一聽,雙手跳起了搖擺舞:“我哪兒行哦。我一不懂技術,二沒有本錢......”

我說:“新村建設需要用到大量的預製板,在這片區域開一個預製板廠肯定來錢.......”牛莽哥始終在李子花香裏搖頭擺尾:“沒那個能力,沒那個能力。”我說:“你真沒興趣?”牛莽哥說:“真沒興趣。要說新村搞好了,開個小賣部,我感覺還行,至於這個開廠嘛.......”有時候,能不能致富,的確不是能力問題,而是觀念問題。觀念到位了,才能說得上“抓住機遇、搶抓機遇”。這不能單純的怪農民。中國有著幾千年的由牧轉農的曆史,根深蒂固的小農思想,包括經不起風吹雨打的小農經濟,都是造成農民不敢甩開膀子大幹的原因。

農村工作的困難,重點在如何轉變思維上。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十分的困難。

我停說:“要不這樣吧,我讓有能力的人來開一個,請你搞管理,你覺得如何?”我今天來的目的,就是要把牛莽哥拖下水。他若是不下水,回龍新村這首新船就無法修建,更談不上起航。

牛莽哥還在搖頭。

牛莽哥老婆埋怨說:“莽狗日的,人家霍書記喊你搞管理,是看得起你,你狗日的聽都沒聽完就在搖腦殼,”對我媚笑說:“莽哥不去,我願意去......就不知道工錢多少一個月?”我說:“1000塊錢一個月,管吃管住。”

1000塊一個月,這在97年的茂林農村,已經是屬於高工資了。我的工資才三四百呢。

“好好。”莽哥女人立即兩眼放光,連連說:“那就這麼說定了哦,那就這麼定了哦。那個,霍書記,王領導,今天中午就在這裏吃飯!”

她立刻回到屋裏洗臘肉香腸,又到地裏摘了豌豆尖,蒜苗,準備飯菜。

農村做飯太慢,主要是火源不行。這會普遍還在燒柴。等到下午兩點左右,濃濃的柴火煙裏,終於可以吃了。

我夾起一點土灶炒的肉:“嗯嗯,這菜味道不錯。”,和牛莽哥對飲,“啜”掉一口老白幹:“老牛,你這個柴火灶還是太慢了,最近在推廣沼氣池建設,你應該修一個沼氣池,利用沼氣做飯。”牛莽哥可能因為我承諾她老婆要去預製板廠上班,語氣變了,變得有些唯唯諾諾:“行嘛,行嘛,有機會就修。”

話題很快繞回到新村建設。

我說:“你們老支書,去世多久了?”

“有五六個月。”牛莽哥的眼睛暗淡了一下,又亮了起來。

我恍然大悟的樣子,說:“啊,我明白了,你不敢辦廠,是怕你們村的人說閑話,不選你當支部書記?”牛莽哥嘿嘿地笑了下:“靈台村的人,和別的村的人不一樣。”說靈台村因為距離省道隻有幾十公裏,外出打工的人多,喜歡拿著外出聽來的歪理掰牛角的人不少。

我說:“村上的三職幹部,哪兒需要顧及這些嘛。”村幹部不僅不需要窮的,相反,需要富裕的人來帶頭。我說:“我再陳懇地問你最後一次,願不願意開廠?”

牛莽哥的酒量很大,喝了半斤老白幹的,一點醉意沒有,他說:“現在真沒想過.......以後再說吧。”

我說:“那行,你先把征地的重擔挑起來。”

我讓他盡快召集村集體會議:“你要緊緊抓住“土地屬於國家”這點,展開征地動員。大家願意按照畝產量一次性賠償,或者按照租地的方式,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