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絕密任務1(1 / 2)

一個平平常常的日子,陽光耀眼,白雲似絮。午飯的鍾聲一響,一溜平房裏走出來各色男男女女。時值九十年代中期,穿衣戴帽當然不會十分老套,他們三三倆倆輕笑著,相互拍拍對方肩上的塵灰,或是探討些紅不紅紫不紫的輕鬆話題,向院子東南方的機關食堂走去。家在本地的人,時不時與人點頭告別,緩緩踱出西南麵的鎮政府大門,他們經過門外兩棵懷舊老桉樹,一路和人聊些無關痛癢的家長裏短,通過一段片石鋪就的長而緩的下坡,不多時便紛紛消失在小鎮的蛛絲網巷。

院子裏的機關食堂沒人排隊,人們蜂擁在食堂廚房嵌著白瓷磚的石頭案板前。白瓷磚是那般的破舊,上邊卻擠滿了已盛好飯的搪瓷鐵盆、亮花瓷碗。食堂工作人員在忙著給人們打菜。今日的菜是蒜苗回鍋肉、熗大白菜、湯小白菜。飯菜並不貴,四塊錢就可填飽肚皮。若是小鍋單炒,大約在五至十元之間。

等待食堂工作人員從大鐵鍋裏舀菜的人們就是所謂的鄉幹部。他們多數來自農村,通過讀書或者部隊轉業得到鄉鎮某項工作。他們穿著還算體麵,與普通農村人有著顯著不同,就如一鍋同蒸的新舊米飯,很易讓人區分開來。他們會暗自得意戶口已轉為“非農”,但卻在意地道城裏人的穿著打扮,議論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們也知道,農村經曆會在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跡,即使穿了新衣,也會被土生土長的城裏人一眼識破。他們夢想著通過各式努力,盡快甩掉腳跟上的鄉間老泥,走上城裏混凝土陽光大道。他們也明白,進了城,還得沉澱相當長一段時間,光陰才會洗去身上的泥腥味,變成徹徹底底的城裏人。到那個時候,他們為買房、孩子、上學、醫療等等雜七雜八的瑣碎勒緊褲帶。或許,他們會在菜市與人討價還價半天;或許,他們在觸摸中意衣物時,最先看的不是質量而是吊牌標價。——此時,他們終究從耿直豪爽的農民兄弟變成斤斤計較的小市民姐妹了。

然而,鄉幹部的奮鬥和努力,很難引起組織注意。就說茂林區工委書記王誌氣,這個在鄉鎮呆了十六年的漂亮男子。盡管他現時穿著合體西裝,梳著光溜大背頭,走起路來雄雞般昂首挺胸,站那兒頭狼似的氣質非凡(在沒有上級領導的情況下),可他就是拍不開縣城大門。他曾跟著丁咚的父親幹過,為了回城,據說他擰了兩瓶茅台去找丁咚的父親丁敢當。丁敢當推掉茅台,說,誌氣呀,現在城裏的單位人滿為患,聽說又要行政改革,你回來,保不齊還得下去,若真是如此,回去連個實職都沒有了......不值當啊。王誌氣思慮良久,終究是放棄了。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如果沒有登天的梯子,鄉鎮幹部回城又何嚐不是如此。

“——霍山!”正想著,王俊嘎地推開辦公室窗戶朝我嚷嚷:“吃完沒得?”

我說:“你尖叫個啥?美帝國打過來了?”

“不是不是,”王俊訕訕一笑:“還是老孫頭那戶房子收不到錢的事。”

啐!我吐出嘴裏的肥肉,將碗裏的飯通通刨給身後大黃果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