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生活中的說話禁區(2)(1 / 3)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都有一些壓在心裏不願為人知的事情。在同事之間的閑聊調侃中,哪怕感情再好,也不要去揭別人的短,把別人的隱私公布於眾,更不能拿來當做笑料。下麵故事裏的李強玩笑就開得太過火,一點不給朋友麵子。

某茶館老板的妻子結婚兩個月就生了一個小孩,鄰居們趕來祝賀。老板的一個要好的朋友李強也來了。他拿來了自己的禮物——紙和鉛筆,老板謝過了他,問道:“尊敬的李強先生,給這麼小的孩子贈送紙和筆,太早了吧?”

“不!”李強說,“您的小孩兒太性急。本該九個月後才出生,可他偏偏兩個月就出世了,再過五個月,他肯定會去上學,所以我才給準備了紙和筆。”

李強的話剛說完,全場轟然大笑,茶館老板夫婦無地自容。

調侃他人的隱私是不對的,上例中李強明顯道出了茶館老板妻子未婚先孕的隱私,這樣就令大家都處於尷尬的局麵。

調侃時說出了他人的隱私,有時言者是出於無意,但聽者卻有心,他會認為你是有意跟他過不去,從此對你恨之入骨。他做的事別有用心,極力掩飾不使人知,如果被你知道了,必然對你不利。如果你與對方非常熟悉,絕對不能向他表明你絕不泄密,那將會自找麻煩,最好的辦法是假裝不知,若無其事。

在現實中,正人君子有之,奸佞小人有之;既有坦途,也有暗礁。在複雜的環境下,不注意說話的內容、分寸、方式和對象,往往容易招惹是非,授人把柄,甚至禍從口出。因此,說話小心些,為人謹慎些,使自己置身於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牢牢地把握人生的主動權,無疑是有益的。一個毫無城府、喋喋不休、亂侃他人隱私、亂揭他人傷疤的人,會顯得淺薄俗氣、缺乏涵養而不受歡迎。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誰都不願把自己的錯誤和隱私在公眾麵前曝光,一旦被人曝光,尤其是以一種調侃的形式,就會感到難堪而憤怒。因此,在與人交往談話中,如果不是為了某種特殊需要,一般要盡量避免接觸這些敏感區,免使對方當眾出醜。必要時可采用委婉的話暗示你已知道他的錯處或隱私,讓他感到有壓力而不得不改正。知趣的、會權衡的人須“點到即止”,一般是會顧全雙方的臉麵而悄悄收場的。當麵揭短,讓對方出了醜,說不定會使他人惱羞成怒,或者幹脆耍賴,出現很難堪的局麵。至於一些純屬隱私、非原則性的錯處,還是那種方法:裝聾作啞,千萬別去追究。

有些人憑著自己的小聰明,總喜歡拿別人開玩笑,結果最後落得人送外號“毒舌”,大家都不太樂意跟他講話,盡管他沒什麼壞心,卻不討人喜歡,所以做人不能太過分。

宴席上說話七戒

生活中,人們總免不了要參加一些宴席,比如親戚朋友結婚,或者領導請同事吃年終飯。這些場合人多,一般說來是個比較正式的場合,不像小型聚會那樣,說話可以很隨便。在人多的宴會場合中,最好在嘴上安把尺,該說的說,不該說的就把嘴閉好。我們在此提醒大家注意宴席上說話的七大忌諱:

一戒假意客套,過分勸酒。酒席上保持歡快融洽氣氛的前提應當是以誠相待。不顧別人的酒量和身體狀況,一味勸別人多喝,甚至打定主意不把別人灌醉誓不罷休,就有失待客之道了。喝酒應遵循“喝足不喝吐,喝好不喝倒”的原則,有所節製才好。

二戒感情用事,互相吹捧。宴席上賓主歡聚一堂、觥籌交錯之時,很容易感情用事,用溢美之詞給對方高帽子戴。比如,對方是官場人物,甚至是公認的以權謀私,也要恭維“德高望重,有口皆碑”;對方是個廠長,哪怕是連年虧損,瀕臨破產,也吹捧為“經營有方,前途無量”;對方是一個愛好業餘寫作的人,哪怕隻發表過幾篇小作品,也說他是“著名作家,作品深受青年人喜愛”,等等。這種以廉價的頌揚來聯絡感情、增進友誼的方法,實不可取,不但別人聽了難受,就連被吹捧的人也知道這是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