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達延汗衝到了楚毅近前的時候,除了寥寥十幾名親衛之外,竟然再無活口。
楚毅就那麼的立在那裏,麵對氣勢衝衝而來的達延汗緩緩的抬手那麼一彈,隻聽得叮當一聲,達延汗手中的那一柄金刀當即脫手而飛,而楚毅另外一隻手一扯達延汗身下寶馬的韁繩,頓時衝擊而來的寶馬就那麼的穩穩的立在楚毅身前,反倒是騎在馬上的達延汗整個人被慣性給甩了出去。
不過楚毅伸手一抓,原本飛出去的達延汗卻是落入到了楚毅手中,隨手一轉,達延汗暈頭轉向的落地就那麼的站在楚毅身旁。
“大汗,楚毅有禮了!”
達延汗看著楚毅,冷哼一聲,卻是一言不發。
楚毅對於達延汗的反應倒也沒有放在心上,達延汗落入其手中,要是達延汗對他笑臉以對的話,那才是怪事呢。
隨著達延汗落入楚毅手中,那些本就沒有什麼戰意的韃靼士卒根本就不用招降便一個個的丟下了手中的兵器,齊齊投降。
足足五日時間,宣府之外,方圓百裏之內,一隊隊的大明士卒追逐著狼狽而逃的韃靼士卒。
這些韃靼士卒散落四方,畢竟大軍混亂之間,真正能夠跟上達延汗的腳步的隻是極少數的一部分士卒,至於說八九成的韃靼士卒則是混亂之中如同無頭蒼蠅一般到處亂竄。
這些到處亂竄的韃靼士卒猶如驚弓之鳥一般,隻要被大明兵馬給盯上,很容易便能夠將之招降。
甚至可以看到數百大明士卒俘虜上千韃靼士卒的情形,可見軍心崩潰的情況下,這些昔日裏可以稱得上是大明邊鎮之心腹大患的韃靼士卒也如同被斬了獠牙的餓狼一般。
這一日,宣府城之中,楚毅親自出城,就見遠處煙塵滾滾,大地為之震動,黑壓壓一片的人馬緩緩而來,入目可見大量的騎兵如同洪流一般而來,目測之下不下萬人之多。
旌旗林立之間,可見一隊兵馬奔著城門口而來,為首之人,楚毅隻看一眼便將對方給認了出來,正是被天子任命為五邊總督的楊一清。
前番楚毅拿下了達延汗,可以說最大的功勳自然落在了楚毅身上,而楊一清則是統帥大軍負責對那些潰逃的韃靼士卒的追剿以及收攏,數日過去,能夠收攏的韃靼士卒差不多已經盡數被收攏,而那些逃之無蹤的韃靼士卒這會兒怕是已經深入草原上百裏,茫茫草原之上,想要追剿這些韃靼士卒自然是不現實。
楊一清看到楚毅的時候,目光一凝,天下間誰不知道楚毅幾乎就是天子的代表,甚至可以說楚毅很多時候甚至能夠直接替天子做主,在這大明,那絕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
縱觀大明,不是沒有出過權閹,如王振、劉瑾之流,可是這些人比起楚毅來卻是差之遠矣。
麵對楚毅親自出城迎接,就算是楊一清也不敢在楚毅麵前擺架子,行至近前,楊一清翻身下馬向著楚毅拱手一禮道:“楊一清見過大總管,有勞大總管在此迎接,楊某受之有愧啊!”
楚毅看著楊一清大笑道:“總督大人受得起,此番若非是總督大人穩定九邊之地,將達延汗給拖在這宣府城之外,我大明又如何會有今日之大捷!”
說著楚毅神色鄭重道:“還請楊大人上馬,與本督並行,共享榮耀。”
浩浩蕩蕩的大軍緩緩進入宣府城之中,整個宣府城可以說為之震動,宣府做為九邊重鎮之一,可以說是九邊之中,飽受草原異族所害的重鎮,城中百姓幾乎大半都同草原異族有著一段血仇。
曆年來,草原異族入寇中原,不止一次選擇宣府重鎮為突破口,一場場的衝突下來,宣府城中不知多少青壯死於韃靼入寇之手,也不知多少宣府百姓被劫掠至大草原淪為異族之奴隸,喪命於草原。
如今一場堪稱史無前例的大捷傳來,整個宣府城都陷入了歡樂的海洋,起初消息傳開因為沒有官府宣傳與確認的緣故,城中百姓隻當是謠傳,根本就沒有幾個人會相信大明會取得這樣的大捷。
畢竟身處邊鎮之地,宣府城中的百姓很清楚達延汗十萬大軍到底是什麼概念,這等情況下,大明能夠守住城池便已經是不錯了,至於說一戰而沒韃靼十萬大軍,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即便是編造故事都沒有誰敢這麼編造的。
然而就在不久前,隨著大量的韃靼俘虜被源源不斷的押進了宣府城中,同時官府也貼出了告示,告知城中百姓,十萬韃靼盡沒,達延汗更是被大總管楚毅生擒活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