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些,一眾人不由的用一眾同情憐憫的目光看了杜澤等人一眼。
杜澤等人被押出大殿之前,一名官員不禁哈哈哈大笑道:“老匹夫,你這老東西真是不識抬舉,待到寧王攻破南京城之時,定然會誅你魏國公一脈!”
徐俌冷笑一聲道:“是嗎,那麼老夫倒是要看看,他朱宸濠到底有什麼本事能夠攻破南京城。”
這邊徐俌肅清南京城內部,而南京城外,十幾萬大軍黑壓壓的一片,連綿的營寨幾乎將南京城都給包圍了起來。
大帳當中,一臉喜色的寧王看著在場一眾人道:“諸位,南京城就在眼前,本王希望能夠盡快攻破南京城,不知大家可有什麼辦法嗎?”
南京城可是昔日大明之帝都,護城河、城牆,任何一道都不是一般軍隊所能夠攻破的。
如果說城中守軍死守的話,多了不敢說,隻要有那麼兩三萬大軍,依靠著那高大厚實的城牆,絕對能夠將寧王大軍給擋在外麵。
不少寧王手下的將領先前其實已經遠遠的觀望過南京城那高達數丈的城牆,如此的高度,真的強攻的話,到時候不知道要搭上多少人命呢。
當然如果說用人命去堆的話,隻要能夠攻破南京城,那麼寧王也會毫不猶豫的下令麾下士卒拿性命去攻城。
隻可惜南京城根本就不是強攻便能夠攻破的。
下麵一眾人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如果說沒有見過南京城的話,他們或許還想著強攻的事情,但是已經看過了南京城了,如果說再強攻,隻怕會被人所嗤笑。
強攻南京城那隻是下下策,但凡是有那麼一點辦法的話,定然不會選擇強攻南京城。
畢竟攻城之戰最為慘烈,尤其是攻城的一方要承受極大的損傷與壓力,一戰下來,哪怕是攻破了南京城,恐怕寧王手下的這些兵馬也要損耗個七七八八了。
到時候朝廷大軍殺到,寧王怕是要擔心他手下的兵馬還夠不夠守城所用。
捋著胡須,楊廷和緩緩道:“寧王殿下,兵法有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乃是下下之策,非是沒有辦法,楊某不建議王爺強攻南京城。”
寧王微微點了點頭,看著楊廷和道:“楊先生所言甚是,本王也是深知這一點,所以不知楊先生可有什麼辦法?”
楊廷和捋著胡須微微一笑道:“寧王殿下之仁名傳遍江南,如今殿下更是高舉清君側之大旗,以有道伐無道,必然會深得民心,就如安慶之戰,我等便不費吹灰之力直接拿下了安慶,所以說南京城,未必要強攻才能夠拿下……”
聽到楊廷和這麼一說,寧王不知道想到了什麼,當場便氣急敗壞道:“本王不早已經派了使者潛入城中,勸說拉攏了一大批官員,甚至連南京城幾位國公那裏,本王也送上了大禮拉攏,隻是……”
不少官員心中好奇寧王拉攏是否有什麼效果,不過這會兒看寧王那一副氣急敗壞的模樣,大家心中一突,難不成這其中出了什麼意外嗎?
大家對於攻城其實並沒有抱什麼信心,再怎麼說南京城那也是江南之地數得著的大城,絕對可以說得上是易守難攻,別看十幾萬大軍,真想攻破南京城也沒有那麼的容易。
但是有安慶的例子在前,大家更大的希望是寄托在南京城中那些被寧王所拉攏的官員。
隻要有這些人裏應外合,南京城還不是如安慶一般輕鬆落入他們手中。甚至可以說他們這一路上所遇到的城池,除了極個別之外,幾乎所有的城池都是城中權貴、豪紳乃至城中官員望風而降。
寧王冷哼一聲道:“本王剛剛收到消息,魏國公徐俌、守備太監範亨幾人召集南京城中大小官員,結果那徐俌竟然派人抓了一批與我們有所聯係的官員。”
不少人聞言不禁神色一變,如果說沒有了內應的話,他們接下來豈不是要被擋在南京城外了嗎?
“王爺,徐俌果真這麼做了嗎?他這是瘋了不成,難道就不怕天子追究他擅自調動兵馬的責任嗎?”
寧王眼睛一眯道:“徐俌這老東西本身便執掌南京城兵馬大權,如今與守備太監範亨聯手,就算是調動兵馬,那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況且其調動兵馬有理有據,就算是天子得知,也隻會對其嘉獎,非是懲治於他。”
【第一更送上,求月票,打賞吧。】
41349/276056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