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琴領陳玉娘上了鳳舟,舟沿有無數用羽毛竹木編的鳥獸圖案,五顏六色,各呈奇姿。有四個秀色可餐的宮女駕舟,鳳舟向\"蓬島瑤台\"駛去。
鳳舟中,陳玉娘見水麵開闊舒展,風吹浪湧,水霧蒙蒙,真有點大海的氣勢。
鳴琴說:\"說起這福海還真有一段故事呢,傳說圓明園正在施工時,雍正皇帝到園裏查看,總感到圓明園的氣魄還不大,他認為園裏有湖有山還應該有一個海,於是找了一個先生,專門負責開鑿這片福海,放水以後,雍正爺仍不滿意,一怒之下,要殺這個先生。後來這先生的兒子趕來,請求用一個月時間將其改為大海,條件是釋放他的父親。一個月後,雍正爺來觀看,馬上被這裏吸引住了,讚不絕口。那後生稟道:'在園裏造海,隻能仿造它的神態,不能仿造它的形狀,這就叫能神似,不能形似。因為園裏根本容不下大海,就是把大海搬來,也不是園林藝術。'雍正爺聽了,覺得有道理。後生又指著遠處的景致說:'你看,西岸新疊的石山像個大海龜,北岸新造的小島像一隻海獅,還有的像海象、海豹、海狗、海豚、鯨魚、龍蝦……。'雍正爺順著後生指的方向看去,果真貌似這些動物,活靈活現。後生說:'這就是俗稱的海八怪,既點綴了風景,又渲染了大海的氣氛,有了這些動物造型,誰能說這是湖而不是海呢?'雍正爺聽了,連連點頭,立即傳旨,封這個後生為圓明園造辦處總管,並在福海旁邊的觀海亭賜宴款待。後生謝絕了雍正爺的封號和賜宴,同父親回鄉去了。\"
鳳舟一路順風,駛達\"蓬島瑤台\"。宮女齊呼的\"安樂渡\"的呼聲方停。
鳴琴帶陳玉娘登上中心島,隻見有七間宮殿,殿東為\"暢襟樓\",西麵為神州二島,東偏殿是\"隨安室\",西偏殿是\"日日平安報好音\"殿。向東南走過一座小橋,來到東島,島上有個亭子,名日:\"瀛海仙山\";向西北過一個小橋,便到了北島,島上有三間宮殿,涼風習習,十分清爽。
陳玉娘置身於\"蓬島瑤台\"之上,向東望去有\"雷峰夕照\",向西南望去有\"澡身浴德\",向西北望去有\"平湖秋月\"。
陳玉娘與鳴琴在\"蓬島瑤台\"稍留片刻,便又返回鳳舟,來到對岸,上了鳳輦,繼續往東駛去。過了圓明園的明春門就是長春園,經過\"淳化軒\"、\"海嶽開襟\",來到\"獅子林\"。隻見有一簇簇假山,假山皆由青石堆成,獅子林有十六景,即獅子林、虹橋、假山、納景堂、清閟閣、藤架、磴道、占峰亭、清淑齋、小香幢、探真書屋、延景樓、畫舫、雲林石室、橫碧軒、水門。在清閟閣,陳玉娘看到有一幅\"百獅圖\",數了數,果真有一百隻獅子,或坐,或臥,或跳,或竄,或嬉鬧,或相撫,或追逐,或親昵,千姿百態,形象逼真。
鳳輦又來到如園,但見黃花滿地,白柳橫坡,佳木籠蔥,奇花閃爍,有牡丹亭、芍藥圃、薔薇院、芭蕉塢,飛簷鬥拱,畫棟雕梁。
鳴琴道:\"乾隆爺南巡至江寧,曾觀賞明代大將徐達的瞻園,在此處仿建,取名如園,即如瞻園之美的意思。\"
鳳輦又朝北駛來,映人陳玉娘眼簾的是一片奇特的建築,這些建築石柱是漢白玉雕成,花紋美麗活潑,窗口也用磚石細刻花紋,樓牆鑲嵌五色琉璃花磚,牆身抹粉紅色石灰,樓頂是廡殿式,覆蓋著紫色圓光琉璃瓦。陳玉娘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怪裏怪氣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