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小弟每當求教拳藝,你都推故推辭,你不要忘記了臨別之言……\"
楊露禪聽了,臉上飛起紅暈,不好意思地說:\"武老弟,不是我失言,隻因陳長興怪脾氣,臨別再三叮囑,不得以拳藝授人,我也沒有辦法,再加上在陳長興家密室居住三年,身體也虧損不少,實是身體不適。\"
武禹襄乃讀書之人,非常明智,閑坐片刻怏怏而回。
武禹襄回到家中,整日悶悶不樂。王少枝勸道:\"禹襄,你又不必生氣,露禪自有他的難處,怎好強人所難?你不要生悶氣傷了身體。\"
武禹襄歎了一口氣:\"露禪的脾氣一下子變了,莫不是走火入魔?他以前不是這個樣子,也可能幽閉密室三年,接觸不到外界,換了脾氣。\"
正說著,外甥李亦畬前來拜訪。他聽說此事,說道:\"舅舅為何不親自去陳家溝拜陳長興為師學習太極拳?\"
武禹襄輕輕歎口氣:\"這個家上上下下有幾十口人,就靠我一人支撐,我一走,怎麼行呢?\"
\"可也是呀。\"李亦畬同情地說。
王少枝道:\"禹襄,你不會找幾部拳譜來,自己琢磨著學。\"
武禹襄回答:\"隻有師父一招一勢地教,才會領會深,領會準,要不然容易出岔子,走入歧途。陳長興老先生是一代太極拳大師,如果跟他學,肯定獲益不少。不要說咱家家丁興旺,雜事繁多,我就是一跺腳去了陳家溝,人家還不一定收我這個徒弟呢,誰不知道陳老先生是個怪癖的人。\"
王少枝一撇嘴道:\"憑你家的聲望地位,憑你弟弟和哥哥的權勢,他一個村野人家怎敢不收呢?\"
\"你這話見外了,凡是高潔隱逸身懷絕技之人,多不為權勢所懾服,家可餓死,不吃嗟來之食。你不見東晉大詩人陶淵明,不以五鬥米折腰向鄉裏小人,辭官歸田,以栽菊種桑為樂。唐代大詩人李白叫我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伯夷叔齊寧肯餓死首陽山,也不吃周粟。陳長興乃一代武聖人,身懷絕技,隱匿田園,豈看得上權勢?\"武禹襄說到這裏,感覺有些疲倦,於是用手支起下巴。
王少枝道:\"他不過是一個舞槍弄棒的雜耍,有什麼擺架子的?!\"
\"你這是婦道之見,你給我滾出去!不許你褒瀆武術和武術大師。\"武禹襄一掌拍在桌子上,那些茶壺、茶碗、茶盤等物,叮叮口當口當,跳起舞來,互相撞擊著,擁抱著,相繼流到地上,發出不和諧的聲響。
王少枝與丈夫一直相親相愛,成婚以來還是頭一次見丈夫跟自己發脾氣,隻覺得心口似有波濤亂翻,臉羞得通紅,眼淚淌了下來,哇地哭出聲來,跑到裏屋去了。
李亦畬看到舅舅發火,也不好說什麼,默不作聲地坐在那裏。
武禹襄眼睛發直,臉一忽兒變白,一忽兒變紅,一忽兒變紫,胸脯微顫。
屋內,一片沉寂。
隻有隔壁屋內傳出王少枝的啜泣聲。
這哭聲使人心慌意亂。
\"嚎什麼?\"武禹襄又一次對賢慧美麗的妻子發出咆哮。
哭聲沒有了。
李亦畬左思右想心生一計,於是小心地來到舅舅的麵前:\"舅舅,我倒想出一個辦法,能把楊露禪的絕技賺到手。\"
武禹襄聽了,急忙說道:\"你快說,是什麼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