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難題(2 / 2)

平陽公主表情莫測,問道:“父親此語,莫不是戲言?”

秦王抬頭,看看齊王,又看看平陽公主,表情晦暗不明。

薛朗才不理他的想法,而是嚴正道:“太子之位關係江山社稷,豈可如此輕易許之?聖人可知,今日聖人隨口一語,將會給朝堂造成何等動蕩?突厥來犯在即,聖人卻於此時輕言易儲,如此輕率,置國家安危於何地?此事,臣絕不讚同!”

平陽公主也道:“駙馬之言,便是女兒之意,請父親三思!”

聖人表情有些尷尬,擺擺手,道:“二郎且去領兵符,歸來再說。”

秦王能如何,隻能領命:“喏!”

秦王快騎回長安,領了兵符,準備點了兵便開赴寧州。而聖人在仁智宮也待不下去了,於第二日便起駕回長安。

聖人都要回去了,薛朗與平陽公主自然也不能留下,跟著聖人一塊回了長安。唯有齊王,滿臉鬱鬱,聖人並沒有答應他領兵出戰突厥的請求。比之年輕,於軍事一道上無有什麼才能的齊王,聖人顯然更意屬秦王,秦王能征善戰的威名,是用赫赫戰功堆砌起來的,齊王比之顯得太嫩,太不靠譜了,這位皇子可是有丟下城池、下屬,自己一人逃亡的黑曆史。

回到長安的第二日,聖人便馬不停蹄的開了朝議,平陽公主也被召了來參加朝會,薛朗自然也在列。

宮人扛來地圖,指著地圖,加上朝廷陸續收到的急報,眾人各抒己見。封德彝道:“天氣時序乃天定,不可違也。為今之計,唯有早作打算一途。若是提前把糧草籌集好,運輸過去,可否行得通?”

薛朗心中默算了一下,道:“夏收的新糧剛入完庫,若平叛楊文幹之亂時日花費得短,以如今積存的糧草,應付起來應該不難。”

然後,薛朗把現有的存糧數據大致說了一通,這信手拈來的本事,聽得朝臣們頻頻點頭之餘,也對他的博聞強記敬佩不已。

裴寂道:“糧草既夠,如今唯一可慮者便是運到何處積存!還有,若是遇到連綿大雨,兵器當如何保存。”

現在可沒有潤滑油之類的防水的東西,鐵鑄的兵器,遇到大雨天氣,如何防鏽是一個叫人頭疼的問題。

蕭瑀道:“糧草、兵械皆是重要之物,若要提前運輸,運到何地且不說,單隻是否可以托付一事,便是難題。楊文幹舉兵叛亂尚未平定,若是……”

蕭瑀話雖然沒說完,但大家都聽明白他的意思了。各州領兵的都督,並非人人皆忠誠於朝廷,從武德元年至今,已有數州刺史、都督造反作亂。糧草、兵器若是先存放於各州,若是有人據此舉旗造反,那就是資敵了!

天氣對戰事的影響,莫說古代,就算是有了飛機、大炮的現代,也是需要著重考慮的因素。朝廷開了這一次朝議,雖然對天氣問題束手無策,但也達成共識——

若突厥來犯時,真遇到大雨連綿的天氣,軍械當如何運輸,成了擺在朝廷諸公案頭的首要問題!

下朝時,平陽公主與薛朗一起回家。公主道:“前年大雪,幼陽你提供的床弩助秦王破敵,今年大雨,幼陽也無有辦法嗎?”

薛朗苦笑起來,道:“雖然殿下你對我有信心我是很高興了,但是,我也不是小叮當啊!”

“何謂小叮當?“

公主好奇的問了一句。薛朗道:“一個似乎無所不能,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能想出辦法的笨蛋。”

公主麵露不解,薛朗隻好大致把漫畫的情節給她說了一通,聽得公主殿下頗為神往:“想不到還有這等有趣的故事,幼陽擅畫,不若把這個故事畫給我看吧?”

薛朗:“……”

感覺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