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風雲湧動(2 / 2)

每次看到王侍郎一副拿他沒有辦法的樣子,薛朗便莫名的有點兒爽,同時心裏也明白,王侍郎這是顧慮比他多,所以才會有這般縮手縮腳的感覺。

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一切的陰謀詭計都是紙老虎!

薛朗並不執著於與王侍郎的較勁,更多的注意力,還是專注在他手頭的事務上。把紅薯的事務安排好,第一批粉條製作出來後,差不多就到了挖土豆的時間。

與紅薯的種植麵積相比,土豆因為種子數量少,種植麵積少得可憐,堪堪種了四畝地。因為稀少,又因為留種方式不同,在管理耕作的時候,薛朗對土豆比紅薯上心。采收的時候,依舊是一畝一畝的來,挖出來就稱重,好計算畝產。

種土豆選的是好地,肥料也給的足,不止蚯蚓肥,牲畜糞便也加了好幾回,管理的十分細致。這樣細致的管理,在采收的時候,得到了豐厚的收獲,四畝地收完,初略的計算一下,平均畝產已上了三千公斤,四畝地輕輕鬆鬆的收獲一萬多公斤土豆。

大概是經過紅薯收了十多萬斤的震撼,楊正卿的表現比收紅薯的時候好多了,在薛朗報出畝產後,楊正卿還能在心中粗略計算,若是能像紅薯一般種上幾十畝,那收獲……

楊正卿克製不住的倒吸一口氣,抖著聲音道:“來人,備馬,此事我要親自奏報聖人!”

然後便當場寫了疏奏,快馬加鞭,直奔仁智宮,向聖人報喜去了!

薛朗淡定的讓長儉給平陽公主送了個消息,然後便是開始挑選,把最適合留中的土豆選出來,留待來年做種。

平陽公主比聖人來得快。采收當天薛朗回家,便見到在書房等他的平陽公主,剛見到公主的麵兒,薛朗臉上便不自知的掛上笑容,問道:“建瓴你吃飯沒?”

平陽公主含笑道:“不曾,特意留著肚子,等待幼陽你。”

薛朗笑著點頭:“看來我倆還是心有靈犀的,今天挖土豆,稱重的時候,特意留了一袋小土豆,剛才回家便交給廚房了,待會兒我倆兒一塊兒吃。”

“心有靈犀?似是有典故?何意?”

平陽公主疑惑的問了一句。薛朗在心裏默默扶額——

李商隱都還沒生出來呢,怎麼解釋!

不想抄詩,薛朗幹巴巴的解釋:“意思就是我倆心意相通,非常有默契。是往常用習慣的一個詞語!”

平陽公主看薛朗一眼,點點頭,沒再追問,凝目打量薛朗,道:“辛苦郎君矣,幾日不見,曬黑了許多。成親之前,須得白回來。”

薛朗不好意思的摸摸後腦勺,道:“短時間之內怕是不行,還有棉花沒收呢。”

兩人說了幾句家常,平陽公主道:“剛才長儉來報,說四畝地的土豆,收獲竟有一萬餘斤,產量比之紅薯,比葦澤關時的產出高出許多。為何竟相差這麼多?”

說到這個,薛朗就有些慚愧,想了想,幹脆的坦白道:“有幾個原因。首先,土豆本來就是比紅薯高產的作物。然後,在土豆的產量上,其實一開始我是有所保留的,留了增長的餘地。在葦澤關種植時,因為少,不好管理、施肥,在長安種的時候,因為種植麵積大了,施肥、管理方便多了,又因為地塊選得適宜,產量自然就增加了!”

平陽公主心思剔透,薛朗一說便明白他當初的想法,溫和的看著薛朗,眼神帶有安撫之意,顯然並沒有因此而對薛朗有什麼想法,薛朗之所以那麼做,也是人之常情。

平陽公主略作沉吟後道:“去年進獻祥瑞之時,隻有紅薯的產量,土豆產量卻是粗略估計的。前些時日,幼陽采收紅薯時,京中雖有暗潮湧動,但有些根底的多在觀望,現在,土豆的產量也出來……聖人應該要回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