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孕中、末期婦女膳食指南(1 / 2)

從孕中期開始胎兒進入快速生長發育期,直至分娩。與胎兒的生長發育相適應,母體的子宮、乳腺等生殖器官也逐漸發育,並且母體還需要為產後泌乳開始儲備能量以及營養素。因此,孕中、末期均需要相應增加食物量,以滿足孕婦顯著增加的營養素需要。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十條基礎上,孕中、束期婦女膳食指南增加以下五條內容。

(1)適當增加魚、禽、蛋、瘦肉、海產品的攝入量

魚、禽、蛋、瘦肉是優質蛋白質的良好來源,其中魚類除了提供優質蛋白質外,還可提供n-3多不飽和脂肪酸(如二十二碳六烯酸),這對孕20周後胎兒腦和視網膜功能發育極為重要。蛋類尤其是蛋黃,是卵磷脂、維生素A和維生索B2的良好來源。建議從孕中、末期每日增加總計約50g~100g的魚、禽、蛋、瘦肉的攝入量,魚類作為動物性食物的首選,每周最好能攝入2次~3次,每天還應攝入1個雞蛋。除食用加碘鹽外,每周至少進食一次海產品,以滿足孕期碘的需要。

說明

①要從孕中期開始增加魚、禽、蛋、瘦肉的攝入

孕中期開始適量增加魚、禽、蛋、瘦肉的攝入,是基於如下兩方麵的理由:

首先,孕中期開始孕婦體重進入快速增長期。孕期體重的明顯增加是從孕10周開始直至分娩,孕10周~20周,增重3350g,孕20周~30周增重4500g,孕30周~40周增重4000g,從孕10周開始,周平均增重335g~450g,上述數據顯示,孕期食物消費量和營養的增加應從孕中期開始。

其次,孕婦體重增加的構成包括胎兒、胎盤、羊水、子宮、乳腺、血液等,而能量和蛋白質需要的增加是體重增加的物質基礎。2000年《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建議孕期婦女能量應從孕中期開始每日增加0.84MJ(200 kcal),建議孕中期每天增加蛋白質15g、孕末期每天增加蛋白質20g。提示從孕中期開始每日應增加總量約50g~100g的魚、禽、蛋、瘦肉,以滿足孕婦及胎兒生長發育對優質蛋白質的需要。

②孕期選擇動物性食物應首選魚類

人類腦組織是全身含磷脂最多的組織,從孕20周開始,胎兒腦細胞分裂加快加速,作為腦細胞結構和功能成分的磷脂需要量增加,而磷脂上的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如花生四烯酸(AR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為腦細胞生長和發育所必需。胎兒發育所需要的ARA、DHA在母體體內可分別由必需脂肪酸亞油酸和α-亞麻酸合成,也可由魚類、蛋類等食物直接提供。胎盤對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有特別的運送能力。大量的研究證實,孕中、末期婦女缺乏ARA、DHA,其血漿中ARA、DHA水平會下降。此外,魚類的脂肪含量相對較低,選擇魚類可避免因孕中、末期動物性食物攝入量增加而引起的脂肪和能量攝入過多的問題。因此將魚類排在動物性食物之首位,充分考慮到孕中期以及末期對n-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特別需要。

(2)適當增加奶類的攝入

奶或奶製品富含蛋白質,對孕期蛋白質的補充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鈣的良好來源。由於中國傳統膳食不含或少有奶製品,每日膳食鈣的攝入量僅400mg左右,遠低於建議的鈣適宜攝入量。從孕中期開始,每日至少攝入250mL的牛奶或相當量的奶製品及補充300mg的鈣,或喝400mL~500mL的低脂牛奶,以滿足鈣的需要。

說明

孕20周後胎兒骨骼生長加快,孕28周胎兒骨骼開始鈣化,僅胎兒體內每日需沉積約110mg的鈣,鈣需要量明顯增加。據報道,孕期吃傳統中國膳食(不含牛奶)的婦女,產後骨密度比同齡非孕婦女下降16%,並且孕期低鈣攝入也增加發生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危險。2000年《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建議,孕中期鈣的適宜攝入量為1000mg/d,孕束期為1200mg/d。由於中國傳統膳食不含或少有奶製品,每日膳食鈣的攝入量不到適宜攝入量的一半。因此,從孕中期開始,每日至少攝入250mL的牛奶或相當量的奶製品及補充300mg的鈣,或喝450mL~500ml的低脂牛奶,以滿足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