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李玄(1 / 2)

詩曰:

天地未形陰陽參,馮馮翼翼本化生。

混沌未央玄黃外,衍數遁一開天補。

清濁初辯鴻蒙判,造化洪荒業果全。

龍漢初劫巫妖戰,昊天上帝擘仙凡。

薑尚封神闡截損,佛門當興布道功。

鬼泣神欽擊地戶,天昏地暗扣玄關。

陰陽三合萬物生,異種橫出人亦現。

眾生盡觸無邊雲,蠲道入仙幾於道。

巫妖爭鋒之時,共工怒撞不周山,以致天傾西北,地陷東南。不周山崩,此乃太古洪荒紀元之第一量劫,乞時太清道德天尊使太極圖,化作金橋定住地風水火,頂上現出天地玄黃玲瓏塔,使萬邪避退。玉清元始天尊現出諸天慶雲,定了離、坎、震,取了精藏魂,祭出盤古幡,震退混沌玄黃之氣,判開鴻蒙,再塑洪荒。

如此千百萬年之後,那些號稱“證位合道”、“為曆萬劫不壞之身”的仙神人佛逐漸消逝,在洪荒世界已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更奇異之事,修士再難渡九九天劫,凡有渡劫飛升者,皆命喪於天雷之下,無一例外。

修真界的最高境界亦開始因此轉變,由“大乘之境”轉變為“往生之境”。此是天地有變,還是有大能者在暗中掌控,俱是不為人知。

洪荒格局大變後,天下分為五大地域,分別為東荒七十二部洲、西戎三十六部洲、北域二十四部洲、南疆八十一部洲及中原九大部洲。

千百萬年之前,北俱蘆洲北冥海浩蕩無邊,為極陰極寒之地,是以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後而成。今北域九螭部洲便是北冥海之所在,千百萬年,隨著人生而死,死而生,陰氣愈重,隨著陰陽兩極變化,寒氣愈重,竟使北冥海化作一片無邊冰原,凡踏足者,若無真火護體,則被陰寒之氣侵入體中,一時三刻即化作冰人而亡。

而鴻蒙初判之時,北冥海落入一塊玄黃紫氣石,有吞吐天地之機,包容日月之實,後吸納北冥海陰寒之氣數個元,一元便是十二萬九千六百歲,一元又分十二會,乃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也。每會該一萬八千歲。

直至洪荒重現時始化形,又曆千百萬年,北冥海化作北冥冰原之時,玄黃紫氣石發出一聲悶響,聲若裂帛,便已是化作一個人形,麵容清雋,目似深潭,生來便身罩玄黑袍,戴金烏冠,功德降下,足下升起九品玄冰蓮台,手中凝出究極印,此便是他的兩件先天靈寶了,剩餘的一點功德便落入他體內,將他修為提升至凝氣境五層。

他便以李為姓,取九品玄冰蓮台中的“玄”字,合作李玄,此便是他的凡名了。

隨即,李玄運起究極印,向著頭頂北冥玄冰蓋去,卻聽轟然一聲,北冥震蕩,冰渣如雨,碎痕已是密密麻麻,再擊幾番,碎痕蔓延而出,如雨後春筍般瘋長,李玄將印晃了晃,口中叫著“大!大!大!”那究極印隨言而大,光華流轉間將北冥玄冰撐作粉碎,玄冰碎裂聲不絕於耳。

李玄便足踏九品玄冰蓮台,施施然飛出北冥海後,便將兩件先天靈寶收起,變小藏在袖中,心中方安。

如是他不過凝氣境五層修為,雖有法寶護身,然遇到大神通者,自是十死無生,他雖剛剛化形,卻有超凡靈智,自懂得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似這等先天靈寶之貴,足以引起準聖覬覦出手爭奪。

李玄如今身無長物,若說尋個洞天福地修行,他卻也不懂修行之道,如今之計,若是能夠拜上一位聖人準聖為師,自是最好,此等人少說修行百萬歲,修行之感悟經驗,乃是無價之寶。

想到此不免又是一歎,他本是不周山山巔奇石,盤古脊梁所化,乃通天之神石,因不周山崩才滾落凡間,又因格局變化,致使他落入北冥海中。

“現如今天下大變,大能輩出,我身為上古遺物,若不能重現洪荒仙道盛世之威,倒不如兵解自身,修個十世破碎體,再不入輪回!”

李玄架著蓮台飛出北冥海後,行了幾日,已是腹中饑餓難忍,他修為尚淺,亦未曾辟穀,免不了食五穀,勉強行了半日,遠遠望見打南方有一個龐然大物,橫臥天地之間,竟是望不到邊,再定睛看時,原來是一座城池,匾上書“九螭城”,城上旌旗密布,刀槍戈戟如林,人影綽綽,城門洞開,車馬行人進進出出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