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父母的標準答案(1 / 2)

秦小崢從有記憶起就隻知道自己是老道從路上撿來的,就像稚嫩的小孩在父母的腿上睜著大大的眼睛問自己的父母時,父母給的標準答案一樣。

反正是在除四舊的那個時期,在掃除一切牛鬼蛇神的浩蕩過程中,被遣返回村的老道背著他住進一個破落的青磚大院裏,這也是老道的家。這破落的青磚大院隻有錢有勢才能留下這樣的房業。隻有老人們隱隱約約知道在清末時出過一個小軍官修建的,那個軍官建成幾年後就離開了村子,由一個老人看著,解放以後老人過世後就一直空著。村裏的老人依稀從老道的臉上出辨就是當年那個軍官。至於怎麼成了個道士,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誰都不知道。

老道在村裏隻是個裝神弄鬼的神棍,在特殊時期中隻能成為批鬥的對象。好在山村偏遠運動並沒那麼激烈,要不然老邁的老道早被淹沒在廣大人民群眾的批鬥中了。村裏的孩子都被父母要各種驚世駭俗的故事教導著不許靠近那個青磚大院,由於父母說著各種恐嚇,小孩對那大院帶著一點驚恐敬意。他總是一個孤獨的坐在大院門口的石坎上經曆著各種白眼一天一天長大著。

到了上小學的年紀,秦小崢早早的就被老道送進隔壁村上的小學。一天,結束了一天的學校學習,秦小崢背著小書包,像歸巢的小鳥般半跳半跑的在回家的路上放飛自己的歡快的心情,經過一群滯留在路上的旁邊時,那群大大小小的小孩一起起哄的說,“他是撿來沒父母的野孩子。”憤恨的他毅然掄起嫩弱的小拳頭紮進那些小孩當中沒有一點害怕,得到的結果當然就是被揍得鼻青臉腫。

從那次起,秦小崢就和放學路上的小孩結上了仇,三天兩頭就得幹上一架,除非不上學。但進到了學校不可能老曠課,在小小的心靈充滿著對知識的渴望,他可不願就放棄上學,因此身上小傷就沒有好過。

家裏也因此出現村裏的家長領著戰鬥中受傷的小孩找上門裏,道士每次站在門口唯唯諾諾的謙虛的接受這凶惡的漫罵,直到轉身關上大門才急忙拿出罐子裏的藥酒,心疼的輕輕擦在秦小崢的傷處。還別說老道的藥酒還真好,涼涼的不一會就沒那麼痛了。

一次次孤單的秦小崢義無反顧的捍衛自己心底那份不願觸及尊嚴,一次次的帶著滿身傷痛。

一天,秦小崢麵對著四個小孩,兩個高出他一個頭,兩個他差不多。管不了那麼多跑是來不及了前麵的道路被堵上了,後麵也五路可退,四個小孩扇形而上。

打群架,自己隻能選一個,始終隻選一個,狠狠的咬住了不放。這是秦小崢積累的經驗,要是東一下西一下那一個都會打不到。隻要死盯著一個,把全身力氣全往他身上招呼,兩敗俱傷的打法總能賺點本。

秦小崢觀測到右邊最旁邊的是自己最恨的一個,堅定果斷的起步加速掄起拳頭一個斜衝,拳頭狠狠的紮在他臉上後他撞在一起後倒地扭在一起。

隨後就是秦小崢自己遭罪了,最怕的就是倒地後被對方纏住不放,對方還有三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