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下山入青樓(1 / 2)

驟雨初歇,山明水清,盎然古寺,青鬆滴水,薄霧縈繞,梵香微熏,木魚穩篤,梵音虔唱。

一個僧衣洗得白的僧人正在院中垂頭掃地,“唦~唦”,他雙手把著黃竹長杆,每一下清掃都顯得很認真,像在地上臨摹字帖一般。地上落葉粘著青石地板,有時要掃三四下才能帶得起來,而他也不著急,一下一下掃著。

“溪雲,師父找你。”正殿走出來一個五十來歲的老僧,滿臉慈和之色,身材挺拔高大,筋骨十分強健。

掃地僧抬起頭來,原來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年,卻是豐神俊朗,長眉如畫,一雙眼睛漆黑清亮,喜樂俱足。

“好的,慧如師兄。”少年僧人將掃帚放下。

老僧恬淡一笑,步下三級階梯,接過掃帚,“唦~唦”掃起來。

正殿中隻供著一尊如來佛,右側地上蒲團上坐著一僧,垂垂老矣,滿臉皺紋,他左手立於麵前,右手平穩地敲打木魚,雙目微闔,口中輕念,寶相莊嚴。

少年僧人雙手合十,欠身一禮,“師傅,我來了。”

老年僧人放下槌子,雙目微開,深邃似海,“溪雲,你該下山了。”

少年僧人微愕,“下山?下山做什麼?”

老年僧人道:“無妨何事,隨汝心之所欲,無所為而無所不為。”

少年僧人抓抓後腦,“師父,我不懂呀。”

老年僧人微微一笑,“不懂也無妨,你徑自下山,該懂時自然會懂。”

“那可不可以不下山呢?”溪雲自生長在寺中,從未下過山,心中不免有些惴惴。

老年僧人神色一正,不“無妨”了。

溪雲見師父這個神色就知道事已成定局,卻轉念一想,道:“師父,那我什麼時候可以回來呢?”他雖從未下過山,不知山下是好是壞,但山上寺中一切,每打水掃地,翻弄後院一畦青菜,看雲聚雲散,聽風來風往,卻甚是喜愛。

老年僧人拿起木魚槌子在溪雲青灰的腦門一敲,“你這子。”顯然看透了他的心思。

“哎喲。”

“無妨何時,該回來時你自會曉得。”老僧語畢,合上眼睛。

自己曉得?那就好。不管老僧是否看得到,溪雲還是恭恭敬敬地鞠躬一禮,這才興高采烈地退出。

回到後院,他輕身爬上高大粗壯的龍眼樹。

一根橫枝上有一個鳥窩,窩中有三隻黃絨絨的雛鳥啾啾鳴叫,看到溪雲伸手過來一點不怕,反而爭先去啄他。

溪雲微微一笑,柔聲:“我要下山了,過幾再回來看你們,快點長大。”他心中打得好主意,師父即“無妨何時”,那就不客氣了。

溪雲在山門口站了半響,身前是一條蜿蜒石階,道旁鬱鬱蒼蒼,身後是老舊的寺門,兩旁洞開,門上有一塊木匾,寫著“苦集寺”三個字。木色與墨色相近,不易辨識。

“我去了。”低聲咕噥一句,溪雲心裏卻想:“別離,原來是這麼回事兒。”不回頭,下山而去。

正殿中,木魚篤篤,慧如與師父對坐念佛。

慧如忽然放下槌子,睜開眼睛,“師父,忘了讓師弟帶點銀子了。”

老禪師繼續敲打木魚,眼也不睜,“那也無妨,化緣得食。”

“可是師弟連缽也沒帶一個。”

老禪師的手頓了一下,“船到橋頭自然直,餓餓肚子也無妨。”又繼續敲打木魚。

慧如愣神了半響,師弟從未下過山,對世事一無所知,隻怕有妨得很。

紅日西垂,明霞豔豔,寬地闊。

紅袖打著哈欠拉開兩扇大門,準備營業,抬頭往西麵一看,精神忽然振奮起來,隻見落日餘暉照耀下,一道修長挺拔的人影沿街闊步而來,器宇軒昂,氣象萬千,當是一名英雄人物。

紅袖臉上湧出紅潮,雙眼越睜越大,不自覺地屏住了呼吸。那人越走越近,光芒中露出一個光頭,紅袖胸口一悶,差點吐血,“去,竟然是個和尚!”

這和尚不是別人,正是溪雲。他腳力強健,一路飛奔下山,驚得滿山猴子、鬆鼠吱吱叫,下得山來,見農田阡陌縱橫,綠油油一片,農舍幾間,炊煙嫋嫋,狗追雞跑,甚是有趣。

他在山上時見到西方有個鎮,在鄉野間流連一會兒,便起步往鎮子方向走去。鎮子還是要去的,免得回山後師父問起,一句話答不出來,那就糟糕了。

在山上居高望遠,鎮子似乎很近,這一走差點把自己走傻了,直到日落時分才進了鎮子。

紅袖轉身準備進門,回頭又看了光頭一眼,這時更近了,看得清楚,不由心裏叫一聲,“好俊的和尚。”見他風塵仆仆,眼珠子一轉,招手叫道:“喂,和尚,渴不渴?”

“嗯嗯嗯。”溪雲連連點頭,能不渴嗎?這可真是走了大半啊,滴水未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