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者與愚者(4)(1 / 3)

鎮靜出智慧。博物館館長的故意聲張和巨商的無言等待,都是一種鎮靜之後的智慧。在突如其來的事件麵前,博物館館長和巨商都能夠沉著應對,從而化險為夷。

鎮靜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韌性。

八十多年前,一把火燒光了愛迪生的實驗室,愛迪生站在廢墟上說:現在我們又可以重新開始了!我相信,任何知道這句話的人都會為愛迪生的鎮靜發出由衷的讚歎。

鎮靜並非灰心喪氣地放棄,而是從容淡定,是胸有成竹。麵臨突如其來的變故,驚慌失措不僅於事無補,反而容易亂中出錯,隻有鎮靜地思考對策才能化解問題於不動聲色之中。

麵對兩難選擇

光宇

南朝齊國的王僧虔是著名書法家,是書聖王羲之的孫子。他稟賦優異,特別是隸書的造詣超凡出眾,頗負盛名。

齊高帝也酷愛書法。一天,齊高帝召見王僧虔,命人拿出文房四寶,讓王僧虔當場獻字,以便揣摩、欣賞他的書法藝術。

王僧虔揮毫灑墨,瀟灑自如,沒多大工夫,就寫好了一首詩。可謂字字珠璣,贏得文武百官的一陣熱烈喝彩。

齊高帝身手不凡,不甘示弱,立刻拿起筆,寫了一首詩。字跡蒼勁,氣勢縱橫,同樣贏得了文武百官的滿堂喝彩。

齊高帝興致甚高,即興問了王僧虔一個問題:“朕與你的書法造詣到底誰更高一籌呢?”

麵對突如其來的問題,王僧虔毫無準備,聽後不禁愣了一會兒。他想,以書法的實力來看,齊高帝確實略遜一籌,可是如果說自己優於皇上,那麼必定讓皇上顏麵無光。可是,如果昧著良心說自己的書法略遜一籌,萬一被誤認為是有意欺騙聖上,豈不也是犯下了欺君之罪,同樣沒有好下場。他左右為難,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就連文武百官也不禁為他捏著一把汗。

片刻之後,機敏的王僧虔畢恭畢敬地對皇上說:“臣的書法,敢說是人臣第一;而皇上的書法,則必定在皇中稱王。”

話音剛落,氣氛立刻活躍起來。齊高帝讚賞他答得好,文武百官也佩服他答得妙。

張之洞新任湖北總督時,恰逢新春佳節,撫軍譚繼恂為討好張之洞,主動設宴招待他。不料席間兩人因長江的寬度爭得麵紅耳赤,不可開交。張之洞說,長江寬七裏三。譚繼恂說,長江寬五裏三。他們各執己見,互不相讓。眼看著氣氛越來越緊張,席間之人誰也不敢出來相勸。

這時候,位列末座的江夏知縣陳樹屏說:“兩位大人說的都對,長江水漲的時候寬七裏三,水落的時候寬五裏三。”

這話給兩人解了圍,兩人捧腹大笑。在麵對兩難選擇的困境時,擺脫非此即彼習慣思維的束縛,開拓雙贏的思路,往往會取得皆大歡喜的結果。

隻會非此即彼的人是死腦筋,會折中的人是活腦筋,會麵麵俱到的人才是好腦筋。解決問題的辦法有很多,如果有一個問題讓我們兩難,那我們就找出第三種解決辦法。

敢於放棄

唐慧誌

電視上有一個娛樂節目,就是數鈔票比賽。主持人拿出一大遝鈔票,這一大遝鈔票裏麵,有大小不一的各類幣種,按不同順序雜亂重疊著,在規定的三分鍾內,讓現場選拔的四名觀眾進行點鈔比賽。這四名參賽的觀眾中,誰數得最多,數目最準確,那麼,他就可以獲得自己剛剛數的現金。

主持人將遊戲規則一宣布,頓時引起全場轟動。在三分鍾內,不說數幾萬元,總能數出幾千元來吧。而在短短的幾分鍾內,就能獲得幾千元錢的獎勵,能不叫人興奮嗎?

遊戲開始了,四個人開始埋頭“沙沙沙”的數起了鈔票。當然,在這三分鍾內,主持人是不會讓你安心點鈔的,他還會拿著話簡,輪流給參賽者出腦筋急轉彎的題目,打斷他們的思路,並且,必須答對題目才能接著往下數。幾輪下來,時間到了,四名參賽觀眾手裏各拿了厚薄不一的一把鈔票。主持人拿出一支筆,讓他們寫出剛才所數鈔票的金額。

第一名:三千四百七十二元;第二名:五千八百三十六元;第三名:四千八百八十九元;而第四名,隻數出區區五百元。當主持人報出這四組數字的時候,台下頓時一片哄笑聲,他們都不理解,第四名觀眾為什麼會數得那麼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