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自有心腹之人吹進解虎的耳朵眼兒。他沉吟三日沒說話,心裏挺不是滋味兒,第四天早晨,聽見收音機裏播放的一篇文章在批判人道主義,解虎登時發了火,把鑄造廠的幾個廠頭兒召來斥了一頓兒,“咱可不能不講人道主義!把工人的身子骨累垮了可不行!咋辦?給大家另發營養費。利潤翻番,獎金也得翻番。誰不是爹娘養的?良心都是肉長的!俗話說,親不親,老鄉親,打斷骨頭連著筋。哥兒們給我玩命幹,我就得保他們家家都吃上烙餅攤雞蛋。”停了半晌,又交待一句,“那個會計,敢罵我切貓尾巴拌貓飯,不糊塗,提升他當財務科長!”
四
縣裏指名要解虎出任南山鄉的副鄉長,他堅決不幹。
“去,當個掛名的也好嘛。如今的副鄉長可就是從前的公社副書記或副主任啦!有點兒權,你這個總經理才能當得硬朗。”解有牛勸兒子去當官兒。他一輩子也隻是個大隊幹部,從未晉升到公社一級。
“爹,您不懂。從前是當官的有權;如今的世道哇,有錢就有權。我才不去戴那個籠頭呐。”
“混小子!你懂啥?手中有權,神仙來拜年。”
“老爺子,老皇曆啦。手中有錢,天天過年!”
“有權威風!”
“有錢靈通。”
“放屁!”
“好臭。”
這爺兒倆反正是尿不到一個壺裏啦。兒媳婦李巧英趕緊上前抹稀泥,把話兒岔開:“別爭啦,快來吃飯吧!今兒個又是四碟四碗兒,真的應了解虎的話--天天過年!可是老爺子說的也對,有權威風--大躍進的時候,老爺子率領全村打家雀兒,那才真威風哩!”
解有牛聽了很不自在,嘴裏噎著一口飯,嘟噥道:“你見過?三十年前的老兒啦,瞎翻扯!”
“我聽小學校的老校長說過!”兒媳婦笑得彎了腰,“他說呀,您老爺子書記掛帥,親自擔任打家雀兒的總指揮,站在場院敲銅鑼。全村的鄉親們都上了房,敲洗臉盆兒,嚇得家雀兒滿天亂飛,不敢落地。民兵放槍,孩子放炮,全縣全省統一行動,家雀兒哪見過這人海戰術的大陣仗兒?飛呀飛呀,從早飛得晚,累極了就口吐白沫兒,暈頭脹腦地劈哩啪啦往下掉,哈,真威風!”
解虎把話接過來:“對對!老校長說的,那天傍晚,您老爺子親自打電話向縣委報告戰果:南山村的四害之一--家雀兒已被全部消滅,隻有兩個漏網,向著北山村倉惶逃竄。據民兵連長報告,其中一隻母雀兒已經受傷,失去了生殖能力,估計今後危害不大。”
解有牛實在聽不下去了,把碗一撂,歎口氣:“唉,別嚼舌根啦……後來上級給家雀兒平了反,還下了一條最高指示,說家雀兒也吃害蟲,別打啦。四害缺了一個,這空額就把臭蟲補上去吧!”
解虎到了兒沒有出任副鄉長,因此他就可以不去指揮群眾打家雀兒燙臭蟲什麼的,從而騰出手腳來對付各路菩薩。什麼菩薩?電菩薩,水菩薩,鋼菩薩,煤菩薩,油菩薩,路菩薩,金菩薩,稅菩薩……一言以蔽之,凡是有權卡一卡鄉鎮企業的各個衙門口裏都有菩薩。哪一炷香沒燒到,菩薩就會走出廟門來給你上眼藥。
解虎的南山企業集團下轄十家工廠:振華服裝廠,耀華鑄造廠,興華農具廠,利華果品廠,愛華家具廠,光華養兔場,裕華養雞場,新華釀酒廠,美華百貨商場和大華賓館。雖然每家的廠名都包涵著振興中華的偉大意義,各路菩薩可不聽這一套。人家說啦:“我不聽你唱什麼,隻看你幹什麼?”
幹什麼?解虎心中有數,插起門來對總會計李巧英說:“給菩薩們進貢!”
“這貢品……怎麼個進法兒?”巧英小聲問。
“膽兒大的菩薩,塞錢;膽兒小的,送禮;膽子不大不小的,咱給他立個名目--讚助!”
“我怎麼下賬?”
“這還不好辦?搞兩本賬!”
“人家不收禮怎麼辦?”
“你真糊塗!哪個廟裏的菩薩不貪香火哩?”
話雖如此說,有關上級還是年年派人下來檢查幾次。究竟查沒查出什麼破綻?查出來了又是如何發落的?由於未曾登報公開披露,所以外人誰也不知道。大家隻知道南山企業集團及其下轄的十家鄉鎮企業越辦越紅火,解總經理的威信也越來越高了。
然而,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誰也沒想到,這天,教育局告了解虎一狀,並且通過新聞記者把“狀子”登在了報紙上:南山村的學齡兒童有60%以上輟學,都跑去喂雞養兔掙錢了。問題的根子是鄉鎮企業招募廉價童工,既損害兒童身心健康,又製造大批新文盲,妨礙普及9年製義務教育,如不加以解決,則後患無窮!
解虎見報,大發雷霆,“真新鮮!我們小時候掄酒瓶子玩的時候你為啥不登報?撒尿和泥,放屁崩坑的時候,你倒說形勢大好,越來越好!如今吃烙餅攤雞蛋啦,孩子們也能掙錢啦,你倒說後患無窮!新聞記者的良心叫狗吃了嗎?好吧,我也花他幾萬塊錢,請一幫子記者來,搞調查,寫文章,買版麵兒,登報反駁,跟教育局打筆仗!”
總經理財大氣粗,說一不二,通過關係網,果然請來了幾十位作家和記者。好吃好喝,連吃帶拿。訪問家長,詢問童工,結論一律:總經理是好人!退學是自願的。念書不如做工,現得利,反正生活提高啦,比從前強百倍!
遺憾的是這些作家和記者畢竟還有點兒良心,“吃孫喝孫不謝孫”,誰也沒給解虎寫“翻案文章”。總經理第一次感到“有錢能使鬼推磨”的招數兒不靈了。
但是他並不甘心,又回過頭來請教於智囊團。果然求得了一條錦囊妙計。正好,晚飯桌上解有牛也說起了這件事:“小子,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你賺錢賺到這個份兒上,就該花錢買匾嘍!你年輕,沒見過,從前的地主老財,發家之後,也要修橋補路,散財消災。我看呐,把這檔子行善的事由幹完了,你就把總經理辭了吧!”
解虎沉吟半晌,沒點頭,也沒搖頭。第二天,他把十家鄉鎮企業的頭頭召集到一起,傳達了錦囊妙計,不經討論就拍板決定:各廠出錢,集資100萬。一半支援本村買化肥,把小麥種好;一半蓋學校,本村的孩子統統上學,學校管吃管穿,看他來不來!雞場兔場缺少童工怎麼辦?從外村雇唄!外村的孩子上不上學,我可管不著!看你教育局批評誰?
又是一年春草綠,依然十裏杏花黃。錦囊妙計見了效。解虎這次在北京飯店召開了一次隆重的新聞發布會,介紹了他的各種新產品之後,便用豪華型的大巴士將記者和作家們拉到南山村參觀新建的學校--4層樓,紅磚清水牆,窗明幾淨。教師穿西服,學生穿製服,都是振華服裝廠免費捐贈的。本村兒童入學率100%!
“去年我受了教育局和報紙的批評。”解虎十分虛心地說,“重經濟,輕教育,這是我們農民企業家的一大缺點,近視眼啊!現在,現在……哈哈,請諸位多多指教!”
他的話音剛一落地,教育局長已把獎狀捧到了總經理麵前。“這也是匾啊!”解虎差點兒說出口來。緊接著響起了一陣春雷般的鼓掌聲,因為下一個節目便是會餐。
第二天,農民企業家集資辦學校的消息紛紛見報。並沒有誰再追究他的雞場兔場繼續雇傭著外村的廉價童工。
不久又傳來好消息:上級準備給解虎頒發一枚五一勞動獎章。同時也有壞消息,大概是有人不服氣吧?說解虎還有不少毛病,經營管理方式方法簡單粗暴,不科學,甚至是一種野蠻管理。不過,又有人說,無論如何,解虎比他老子解有牛的水平和效果好得多。
直到我寫這篇《總經理軼事》的時候,他那枚獎章還沒拿到手。大概解虎成了一個有爭議的人物吧?據說解有牛還在勸他兒子“急流勇退”,見好就收;而解虎根本不聽,正編算著把鄰村的幾家鄉鎮企業也買過來,大幹一場!究竟誰對誰錯?
現在還很難說。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三十日,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