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穿越時空
對未來生活充滿了自信的我,雖然剛畢業麵臨著就業的壓力很大,對於我一個藝朮係畢業的學生來說,更是應該灰頭喪氣。但是向來樂觀的我,是決不會這樣的。我的行走在城市的街道上,看著現代生活的進步,身邊人們越來越快的步伐,內心突然一陣感慨。唉!二十一世紀的人們都在為了生活而奔波,卻及少有時間去享受生活。我漫步地走到了城市最高端,看著錯綜複雜的高速公路上來來往往的車從身邊飛奔而過,此時此刻的我不得不感歎人類的偉大,太陽漸漸向西下,火燒雲映著整個大地,世界似乎變成了金黃色,好不美麗,此情此景令我的內心澎湃不已。
也許是上天見我樂觀,沒想到我很快找到了一份的工作,不管是工資還是福利待遇都還不錯,嗬嗬!我就知道如果你對生活充滿了激情的話,生活也一定會對你很好的,我對自己的這份工作很是滿意,當然我得承認最讓我滿意的還是工資比較高。二十一世紀沒錢真的是寸步難行,所以目前在我心中金錢才是第一。
就這樣我開始了周而複使的工作。天天做著同樣的事說著同樣的話,一成不變,和大多數人一樣我開始厭煩一成不變的工作。於是我決定去旅遊散散心。由於從小就喜歡曆史,對人文古物我一直充滿了好奇心。但是卻一直沒有機會去看看曆史上的畫麵,讓我覺得生活不免有些遺憾。現在終於可以去看看古代的建築和了解一下著名人物生活的地方,真是讓我感到欣喜不已。報名參加了一個旅遊團想去到一個充滿曆史氣息的城市西安,一路上在導遊的帶領下我們十幾個人玩得不亦樂乎。
“好了!現在我們以到了西安,大家下來一起感受這裏的文人氣息吧!”導遊對我們一群遊客說道,她帶著我們來到了西安城牆並像指著這裏和那裏細細的為我們作介紹:“西安唐時稱長安城,元朝時曾一度叫奉元城,現在的西安城牆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至洪武八年(1375年)在唐長安城的基礎上改建的。
西安城牆周長13。7公裏,東西長約2。6公裏,南北長4。2公裏,呈長方形。城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城牆的外側是護城河。有4座城門:東為長樂門,西為安定門,南為永寧門,北為安遠門。在4座大城門外各建有1座半圓形甕城即月城。在月城和大城門上各建有1座宏偉高大的歇山式城樓,兩樓相對,嚴密監守著城周圍一切動態。城牆上隔120米有延伸出城牆12米、寬20米、和城牆頂齊平的墩台98個,俗稱馬麵。其作用是便於觀察敵情,作戰時能三麵殺敵。城牆上還有垛口5984個,作了望、射擊之用。另外還有登城馬道10處。整個城牆是用石灰、土和糯米汁混合砌成的。
西安城牆已有600餘年的曆史,規模大,保存較完整,很值得一遊。
長安城位於關中平原,在今西安市的市區所在地,北臨渭水,西有灃河,東依灞、滻二水,南對終南山,氣候溫和,物產豐富,山明水秀,風景宜人,是占代中國經濟區的重心。秦代統一六國建立第——個統一的封建製國家,都城鹹陽就設在關中平原的渭水北岸。西漢的都城長安,卻在渭水南岸。隋代重新統一中國後,在西漢長安東南營建新都。隋文帝楊堅(541-604)命令當時著名的建築家字文愷(555-612)負責規劃設計和督造,於開皇二年(公元582年)六月開始興建,第二年三月就遷人新都宮城,定名大興城。大興城的麵積達八十四平方公裏,大約是現在西安城(明清時所建)的七倍多,規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唐建國後,仍建都在這裏,改名長安城。唐代對長安城的規劃布局沒有大的變動,僅有局部修建和擴充。唐代經濟文化的繁榮,以及對外貿易往來之頻繁,比隋代大有發展,長安也隨著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最繁榮的國際城市。
現在的西安城牆基本就是唐朝的宮城和皇城北邊一半區域。………“我一邊欣賞著這裏的風景,一邊感受著這裏帶給我強烈的文化衝擊,使我不禁對古代充滿了憧憬,看著這古代的建築物,我內心澎湃不已,想去那邊看看,這邊走走,看著自己至身在這宮殿中,我情不自己禁地閉著眼想象著自己到了古代會發生什麼事,當我正陶醉其中時。電話響了來電顯示為”小豬“,不用說也知道正是我好友打電話給我,幸福一下子把我的心填的滿滿的。我開心的接了電話,對她說:”親愛的小豬,我現在到了西安,這裏好漂亮,就好像到了古代一樣,說了要你跟我一起來,你總是說忙,看來你真的是無福享受咯!“電話對麵傳來”看把你美得,唉!要不是我們那個可惡的禿頭boss硬不肯給我假期,不然現在我也到了西安。回來的時候不要忘了給我帶一點那裏特產,還有多幫我照一些照片。“”放心啦!我帶了dvd,回去後一定讓你看過夠,子玲,你說要是我一下子掉到了古代,會有什麼樣的遭遇!“我突然對子玲說道,沒辦法啦!我就是這樣一個愛想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