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恩師圓寂(1 / 2)

“綠樹濃蔭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這是晚唐詩人高駢一首描寫夏日風光的七言絕句。似這般雖比不上天上宮闕,卻也稱得上人間佳景的好住所,位於幽州西南百餘裏的鹿角山。山雖不大,卻風景綺麗,綠樹成蔭,百花爭豔,群鳥竟鳴。沿山道走不多遠,便看見一座不大的廟宇,廟門口有一橫匾,上書三個大字:鹿山寺。寺廟前有一池塘,池水幽綠,魚戲水中,四周景物皆映入池塘裏,微風拂來,池水蕩漾,其景甚佳。

鹿山寺向東行約一裏,在樹叢中有一片開闊地,方圓七八畝,地麵平坦,綠草茸茸,空地上埋了近百棵頂端鋒利無比的梅花樁,密密麻麻圍出一個不甚規則的圓形圖案。

在這片空地中間站立著一位十八九歲豐神如玉,英姿勃發的美少年。他中等身材,麵若塗脂,蠶眉鳳目,文雅中透著剛健。他此時站成馬弓步,雙手合十放於胸前,閉合二目,正在養精蓄銳。驀地,少年一聲長嘯,隨著嘯聲,少年身軀早射向了半空裏。嘯聲停止,人已在空中翻出三個筋鬥,身軀彈出空地,飄過木樁,穩穩落在了十餘丈外的一棵參天古樹旁。少年抄起插在地上的一柄長劍,又是一聲長嘯,身形再度射向空中,待落下時,長劍已在他身前身後抖出了無數朵劍花。少年舞動長劍,揮灑自如,身隨劍轉,劍隨人移,在日光的反射下,隻見一片片銀色光環飛來弛去,令人目眩。

忽然,少年一聲斷吼,身軀躍起箭一般射向空中,腰板用力一挺,跟著兩個後空翻,穩穩落在了木樁上。少年在鋒利如匕首的木樁上翻磚跳躍,如履平地,而他手中的那柄劍舞得更加迅猛,勢如排山倒海,勝似蛟龍飛騰。

少年舞劍帶起的風聲驚動了林中一大群棲息的鳥兒,它們呼啦啦飛向空中。一隻小麻雀慌不擇路,徑直奔少年飛來,險些撞進劍環裏。小麻雀劇烈地扇動翅膀,慌得向上飛。少年見那麻雀飛出三尺,腳尖一點木樁,探左手向空中一抓,早將麻雀捕獲在手掌裏腰板隨之一拔,在一個後空翻,平穩落在了地麵上。

少年把劍夾到腋下,將握著麻雀的左拳伸到麵前,想著那活潑可愛的小生靈,思忖:用根麻繩捆住鳥兒的細腿,逗一逗師妹,她一定追著自己討要,到時偏不給她,看她如何?等他將左拳張開,不禁大吃一驚,那麻雀早已在他的掌中死去了。

少年無奈地歎了口氣。正這時,從林外跑進來一位十七八歲的俏姑娘,她奔到少年近前,眼含淚花哭泣道:“師兄,不好了,師伯他……他……”

少年甩掉死麻雀,望著姑娘漸變蒼白的臉,不安地問道:“師妹,師父他怎麼了?”

姑娘喘息道:“我經過禪房,聽見師伯大叫一聲,進門見他盤膝坐在床上,眼睛蹬得嚇人,床上還吐了一大灘血。我們不敢動,師兄,你快去看看吧!”

少年知道師父正在練一種“萬象歸真”的上乘內功,,稍有閃失後果不堪設想。於是拉了師妹飛身就朝林外的鹿山寺方向跑去。

這少年就是鹿山寺主持靜慈大師的得意弟子,姓關,名羽,字長生。這姑娘是靜慈大師的親侄女謝紅芸。

關羽和紅芸一口氣跑進寺院,穿過佛堂,徑直向後院的禪房奔來。禪房裏圍滿了寺院中的大小弟子,共二十餘人,一個個都麵帶驚慌,不停地呼喚著師父。靜慈大師麵如白紙,五官蹙在一起,渾身痙孿,還在不停的向外吐血。大弟子慧能跪在師父麵前,淚流滿麵,一邊呼喚著師父,一麵用寬大的袍袖擦拭著師父嘴角的血漬。

關羽衝進屋門,一眼瞅見蜷臥在床塌上的師父,心便涼了半截。果不出他所料,靜慈大師真的是練功有失,“萬象歸真”屬上乘內功,能試著練此功法的,多是武林中頂尖的高人,倘若有失,能打開穴道救人不死者,其內功絕不可低於練功的人,靜慈大師的內功造詣,遠遠高出關羽數倍。關羽要想打通師父的穴道,勢比登天。

但事已至此,也由不得關羽多想,他深吸一口氣,凝於丹田,緩緩運到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上,猛的向靜慈大師的穴道點出。沒等二指點中,便被一股強大的反彈力彈出,震得半個臂膀酸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