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因時而製,因變而變(2)(1 / 3)

情急之中,他跑向橫杆,在到達橫杆前一刹那,他突然倒轉過身體,麵對老師背對橫杆,騰空一躍,竟鬼使神差般地跳過了1.5米的高度。他狼狽地跌落在沙坑中,垂頭喪氣地等待批評,旁觀的同學們也都在嘲笑他。

體育老師若有所思,微笑著扶他起來,沒有批評他反而表揚他有創新的精神,鼓勵他繼續嚐試他的“背越式”跳高,並幫助他進一步完善其中的一些技術問題。這位小學生不負眾望,後來他在1968年墨西哥奧運會上,采用“背越式”的特殊跳法,征服了2.24米的高度,刷新了當時奧運會的跳高紀錄,奪得奧運會跳高金牌,成為赫赫有名的體壇超級明星。

他就是美國著名跳高運動員理查德·福斯伯。

在方法上打破常規,就是利用人們習慣於常規的辦法做事的特一點,以出人意料之外,而合於情理之中的辦法,摘取到成功的果實。這種辦法如運用得好的話,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活中有許許多多成功的機會,我們一定要去把握和創造。有時候,把握機會僅僅需要的是一點打破常規的勇氣。一個好職員,不能唯唯諾諾,當工作不得出路時,應敢於打破常規,尋找新的途徑。

有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長即將退休,他要物色一位才智過人的接班人。經過一段時間的物色和觀察,最後他挑出了兩位人選。

因他們皆善於騎馬,所以董事長想出了一個用賽馬的方法來選人的辦法。一天,老董事長邀請兩位候選人張先生和李先生到他的馬場。當張先生和李先生來到馬場時,老董事長牽著兩匹同樣好的馬走出來,說:“我知道你們都精於騎術,這裏有兩匹同樣的好馬,我要你們比賽一下,勝利的將會成為我的接班人。”

“張先生,我把這匹棕馬交給你;李先生,你騎這匹黑馬。”

兩個候選人接過馬後,各自打量馬的素質,查看馬鞍等用具,十分的仔細,生怕有什麼疏忽。

李先生想:“幸好我一向都持續練習,這次董事長之位非我莫屬!”想到這裏,不禁沾沾自喜。

這時,董事長宣布了他的令人大吃一驚的比賽規則:“我要你們從這裏騎馬跑到馬場那一邊,再跑回來。誰的馬慢,到,誰就是下一屆的董事長!”

李先生從自己的美夢中醒過來,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張先生也以為自己聽錯,呆立著不知如何是好。

兩人心裏奇怪:“騎馬比賽都是比速度,誰快誰就贏,怎麼會比慢的呢?”

董事長見兩人都張著嘴巴沒說話,以為沒聽清楚:“我再重複一次,這次比賽是比‘慢’不是比‘快’的。下麵,請各到自己的位置上,我數三下便開始。”

“一、二、三,開始!”

三聲過後,張先生和李先生仍然站在原地,不知該怎樣做。過了好一會兒,張先生突然靈機一動,迅速跳上李先生的黑馬,然後快馬加鞭地向著另一邊跑去,把自己的馬留在後麵。

李先生看著張先生的舉動,覺得很奇怪:“張先生怎麼騎了我的馬?”

當李先生想通怎麼一回事時,已經太遲了。他自己的黑馬已經遙遙領先,張先生的棕馬還留在原點,任他怎樣追也追不上自己的馬。結果,李先生的馬最先到達終點,李先生輸了!

“恭喜!恭喜!”董事長高興地對張先生說,“你可以想出有效創新的辦法,這證明你有足夠才智繼承我的位置。”

“我現在宣布,張先生便是公司下一屆的董事長!”

這位老董事長的選人辦法很奇特,本身就帶有新意,如果張、李二位先生按慣例比賽,場麵一定很滑稽。因為誰都會裹足不前,這肯定不是老董事長所希望看到的。張先生的成功之處,在於隨機應變,又能利用法則,因為老董事長要求的是“馬”慢到,而不是“人慢到。張先生善於應變的策略也正是所有在社會中做事,特別是在職場中做事的人,尤其是決策人所必須具備的,隻有具備這樣的思維頭腦,才能保證自己的公司或事業立於不敗之地。”

(第三節)拋棄舊的枷鎖

公元前233年冬天,馬其頓亞曆山大大帝進兵亞細亞。當他到達亞細亞的弗尼吉亞城時,聽說城裏有個著名的預言:

幾百年前,弗尼吉亞的戈迪亞斯王在其牛車上係了一個複雜的繩結,並宣告誰能解開它,誰就會成為亞細亞王。自此以後,每年都有很多人來看戈迪亞斯打的結子。各國的武士和王子都來試解這個結,可總是連繩頭都找不到,他們甚至不知從何處著手。

亞曆山大對這個預言非常感興趣,命人帶他去看這個神秘之結。幸好,這個結尚完好地保存在朱庇特神廟裏。

亞曆山大仔細觀察著這個結,許久許久,始終連繩頭都找不到。

這時,他突然想到:“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行動規則來打開這個繩結?”於是,他拔出劍來,一劍把繩結劈成兩半,這個保留了數百載的難解之結,就這樣輕易地被解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