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鄒文懷另立門戶(1 / 3)

邵逸夫終於沒有留住鄒文懷。1970年6月,為邵氏效力12年的鄒文懷,終於同邵逸夫分道揚鑣,離開邵氏,自立嘉禾公司。鄒文懷果有將帥之才,自立公司之後,即結束了香港影壇邵氏一統天下的局麵,轉為兩雄並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鄒文懷與邵逸夫合作12年,分開也是必然結局。況鄒文懷與邵逸夫都是將才,一山久容二虎,終無可能。

但真正讓鄒文懷決意離開的,卻是因為一個女人的出現。

這個女人名叫方逸華。嚴格說起來,方逸華認識邵逸夫在先,比鄒文懷早了許多年。

方逸華1931年生於上海,祖籍廣東。她的母親名叫方文霞,是30年代上海有名的舞星。方逸華隨母姓,無人知其父親姓甚名誰。

上世紀40年代末方逸華隨母親來到香港,為了生計,方文霞曾在“百樂門”舞廳伴舞。由於經濟窘迫,方逸華沒能讀完初中即輟學。因身無所長,隻好女承母業,有過一段短暫的被稱為“過渡時期的日子”。

但方逸華在音樂方麵很有天賦,她喜歡西洋音樂,愛唱英文歌曲,與外籍樂隊接觸頻繁。於是她很快結束了“過渡時期”,改為去歌廳登台唱歌。

1952年,方逸華在新加坡的“邵氏影城樓”唱歌,意外結識了影城樓股東邵逸夫。邵逸夫在南洋見到上海老鄉,覺得非常親切。方逸華對這位正值盛年、風流倜儻的影樓主人,自然更無惡感。兩人經常共敘衷腸,關係越來越密切。

當時,新馬華人區是一個保守社會。那時當地有一個政策:一旦有人投訴某歌星、舞星勾引男人,官方不問證據,立即把被投訴的歌星列入黑名單。凡是列入黑名單的歌舞明星,再無可能在新加坡等地登台演出。這一規定,緣自當地華人富商的太太,對這些來自大陸和香港的歌星的痛恨。她們擔心丈夫迷上這些歌星,使自己的婚姻受到威脅。所以,她們一旦懷疑自己的丈夫在追求某歌星,就會向官府投訴,說歌星勾引自己的丈夫。

方逸華和她的好友顧媚都曾受到過投訴,一度被列入黑名單。1951年的時候,方逸華曾以“妾室”名義與邵逸夫注冊。至於投訴者是不是邵逸夫的妻子黃美珍,外人則不得而知。

如前所述,受到投訴的歌星不得再登台演出。方逸華隻得結束“蕉風椰雨”之鄉的淘金生活,返回香港。回港後她重操舊業,在灣仔巴拉莎舞廳演唱。方逸華天資聰穎,英語水平勝過所有華人歌星,對英文歌曲的發音,把握得十分準確,所以後來,她曾到美國、菲律賓一些夜總會獻唱,在馬尼拉還錄過唱片。50年代後期,方逸華曾和百代唱片公司簽約,錄了不少英文歌曲。

方逸華回到香港後幾年,邵逸夫因為接手二哥的邵氏公司,也來到了香港。二人自然恢複了聯係,而且比以前更為密切。不知為何,邵逸夫此次來香港,並未把原配夫人黃美珍帶在身邊。據媒體披露,邵逸夫與黃美珍的關係,此時已稱不上如膠似漆。

1958年,清水灣的邵氏影城首期建成,方逸華在邵逸夫的邀請下,來到邵氏公司工作。邵逸夫與方逸華雖然關係非比尋常,但起初邵逸夫並未對方逸華委以重任。公司要發展,兒女之私都且靠後。因此邵逸夫最初隻讓方逸華在片場保管服裝。之後,歌舞國語片大行其道,方逸華乃歌女出身,於是在邵氏做幕後代唱。

這些都是不起眼的小角色。方逸華最終從底層做到高層,從幕後走到台前,憑借的並不是與老板的特殊關係,而是自己的勤奮和忠誠。

邵氏的老員工回憶說,方逸華工作十分賣力。她每天都是第一個上班,最後一個走。她並沒因她與老板的特殊關係而享受半點優待。

如今看來,如果方逸華真的與邵逸夫有什麼特殊關係的話,也仍然可以說,她憑借的是自己的實力,憑借的是與邵逸夫在精神上的相通。邵氏影城佳麗如雲,邵逸夫可以算做女兒王國的國王。尤其在女星當家的時代,他的身邊簇擁著無數佳麗,還有更多的美女盼望著得到六叔的青睞,以躋身邵氏女藝人之列。所以,如果憑姿色,憑逢場作戲的討好敷衍,都輪不到方逸華。

方逸華年輕時候,倒也算得嫵媚俏麗,但邵氏影城是何等地方,全香港最漂亮的女人都集中在那裏,相較之下方逸華的相貌就顯得平庸了。但最後,正是這位醜小鴨俘獲了影城君主邵逸夫的心。邵逸夫一生專和女人打交道,接觸的女人無數。也有很多為邵逸夫所喜愛,於是邵逸夫會下大功夫、不計工本把她們捧成萬人矚目的明星。但是,唯有方逸華,邵逸夫不僅喜愛,而且信任,是他精神和智力上的朋友。那麼,方逸華的武器是什麼呢?

邵氏的老員工講:方逸華靠的是忠誠、能幹,此外還有女人的體貼。

從方逸華與邵逸夫的交往中,我們還可以看出,方逸華之所以深得邵逸夫器重,另一個重要原因當是方逸華的分寸感。她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雖與老板關係密切,卻從不恃寵而驕。邵氏員工回憶說,邵逸夫與方逸華的交往一點也不浪漫,下班後,方逸華從不與邵逸夫同路,也不見他們泡在一起親熱。偶爾見他們在一起,似乎是一個女下屬向老板彙報工作或請示問題。

分析方逸華與邵逸夫的關係,大約有三重:忠實下屬、好幫手、紅顏知己。

作為下屬的方逸華,勤勤懇懇,早來晚走,隻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從不逾越權限,不給邵逸夫添任何麻煩。

作為幫手的方逸華,忠誠可靠,盡職盡責,細致入微,在自己的職責範圍之內,替邵逸夫想到一切應該想到的事情。

而作為紅顏知己的方逸華,則體貼溫柔,一直守候在邵逸夫的身旁,總在邵逸夫需要的時候適時出現,以女性特有的細膩給邵逸夫以關懷。

因為這三重身份,使得邵逸夫一生閱盡紅顏,但既寵愛又信任的女人,卻隻有方逸華一個。1969年,方逸華來到邵氏十餘年後,邵逸夫把方逸華提拔到身邊,擔任要職。

方逸華進入高層,也並沒有參與業務。她對電影公司的製片業務也並不熟悉,所以隻是把財政和采購權拿到了手裏。

在此之前,公司的財政一直由鄒文懷控製,一般性的用款憑鄒文懷的簽字就可以向財務支取,但方逸華掌管財政之後,等於多了一個嚴格的關卡,即使有了鄒文懷的簽字,也未必能領到款項,有的即使被批準領取,數額上也可能差了一大截。

邵逸夫一直對鄒文懷非常信任,鄒文懷也習慣了在公司說一不二的局麵,方逸華的出現,使他的地位受到了很大威脅。這種大權旁落、備受冷落的滋味,令他感覺很不自在。同時,方逸華並不懂製片業務,對人事管理也全無經驗,鄒文懷從內心深處,對被這樣一個女人限製,更覺難以忍受。但鄒文懷何等聰明,他知道,他麵對的不是一個女人,而是公司老板邵逸夫。如果沒有邵逸夫做她的後盾,她無論如何也不敢刁難鄒文懷。所以,鄒文懷並不與方逸華正麵衝突。

不過,鄒文懷的不動聲色,並不是好事。他正在醞釀著一場大的動作。

其實,早在此之前,鄒文懷就有了離開邵氏的想法。他在邵氏太久,功勞過高。如今邵氏公司進入獨霸影壇的黃金時代,他作為輔佐邵逸夫成就霸業的老臣子,作為為邵氏屢建奇勳的功臣,已經完成了他的使命。“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功高震主,高到邵逸夫無可封賞,聰明如鄒文懷,已經意識到自己在公司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