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邵氏影城竣工(2 / 3)

擔任製片經理的鄒文懷說,他的老板邵逸夫,時常向編劇提意見,也常常向導演和演員們提示,如何把一部戲拍得更好和更生動。

邵逸夫通常回住宅吃午餐,午餐時間很短,然後一定午睡半個小時左右。醒來再回到辦公室,一直工作到黃昏。除星期日外,他的工作表都是周而複始,坐鎮辦公室。遇到星期例假時,他會看別人拍的影片。下午才到上海澡堂休息,借以調劑一周來的緊張,鬆馳一下神經。

雖然外國記者的采訪因為時間和地域關係,未免以偏概全,但這一段記錄,基本上就是邵逸夫在香港時的日常生活內容。在常人看來,這種單調的生活定會令人發狂,但邵逸夫幾十年如一日,卻樂此不疲。他說,我天生喜歡看電影。但是,常人稱喜歡看電影,是為了休閑、享受、消遣,可以帶著欣賞的眼光、放鬆的心情,選擇自己喜愛的片子。而一旦看電影成為工作,則要聚精會神、帶著專業和挑剔的眼光,絲毫不敢鬆懈。如此這般每天看若幹部影片,恐怕任誰也會厭煩。但邵逸夫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每天至少要看兩三部電影,最高記錄是一天看9部。

邵氏影城裏,有一間試片室,試片室最後一排靠右邊的角落裏,有一張舒適的沙發,沙發旁邊是一張小桌子和一盞台燈,這就是邵逸夫的“專座”,他每天要在這裏坐上幾個甚至十幾個小時。在這張沙發上看了多少電影,恐怕連邵逸夫本人也無法說清。沙發旁的小桌子上,總有一個攤開的本子,邵逸夫邊看邊記,影片放映完畢,他就把導演、場記等叫到身邊,拿著小本子,將自己對這部影片的意見、感想同大家交流。邵逸夫許多創意,雛形都來自這個小本子。

試片室裏放映影片的工作人員分為兩撥,輪流工作,以保證按照邵逸夫的要求,能夠從早到晚隨時開機。他們要準備多部片子,以備老板要看哪一部,就放映哪一部。

遠道的朋友來了,邵逸夫有一個保留款待項目:由自己親自陪同,到試片室去看電影。這怕是邵逸夫招待朋友的獨家禮儀。

有人說,邵逸夫是看電影最多的中國人,這話大約不算誇張。能夠如此堅持,隻能說,電影對於邵逸夫而言,已不單單是賺錢的工具,而是一種畢生追求的事業。他什麼片子都看,國語片、錫蘭片、日本片、西班牙片、印度片、意大利片、德國片、法國片、墨西哥片,一律找來研究。自己公司出品的各路影片,成功的,失敗的,邵逸夫也必要親自觀看。他要通過觀看這些影片,了解影業行情,研究其他公司的優劣所在,揣摩觀眾的口味,並發現新的選題。

這就要求邵逸夫在看電影時,要全神貫注,不能放過每一個鏡頭和每一個細微的表達。他之看電影,與消遣無關,是非常勞累的工作。他每天的工作時間與強度,都是常人無法負荷的。除了自己看,他還要引領員工把握電影行業的趨勢與走向,觀摩並借鑒他人影片中的經驗。例如邵氏公司打算創製新武俠片的時候,邵逸夫就經常放意大利黑幫片、日本劍俠片和美國007影片給員工看,以讓員工們了解其中的玄妙。如此看來,邵逸夫說“天生喜歡看電影”,其實並不是由於對電影本身的癡迷,而是出於對事業的執著和投入。可以說,沒有這種執著和投入,就不會有他的電影王國。

此時的邵逸夫在事業上漸入佳境。“電懋”衰落之後,市場上能與其爭鋒的電影公司幾乎沒有。左派機構普遍擁有較強的製片實力,但由於政治與體製的原因,他們不能自由施展,在觀眾當中喪失了地位。

但是,左派機構雖然受政治性指令的束縛,但由於身處市場化的香港影壇,盡量向市場靠攏,其中也不乏佳作,如由夏夢主演的越劇電影《三看禦妹劉金定》、《金枝玉葉》等,都有不俗的票房成績。《碧玉簪》的票房收入高達35萬,鳳凰的《金鷹》更成為第一部票房超過百萬的內地影片。

這一成績令一向看重票房的邵逸夫深為震驚。但是他並沒感到壓力,因為大部分左派影片,都說教意味濃厚,嚴重脫離市場。

正這時,內地形勢大變,發動了文化大革命。但對於香港方麵,中國政府表示“維持現狀”,不會改變香港現行製度和曆史遺留的歸屬問題。在這種大的政治背景下,左派電影公司上受到港英當局鎮壓,下失去香港市民支持,在香港處於一種非常艱難的境地。而當時的內地市場幾乎完全封閉,除了八個樣板戲及極少數革命電影,其他電影根本進入不了內地市場,因此左派電影機構進入了沉寂時期。

左派電影的衰落,使邵逸夫香港影壇霸主的地位更加牢不可摧。隨著左派電影的被否定,其機構中許多人員改投中立電影機構。而他們最理想的去處,自然是規模、實力均為一流的邵氏。

有人勸邵逸夫:當初高薪請他們過檔,他們不肯來。現在走投無路,豈不是把邵氏當飯莊?但邵逸夫並不因為這些而拒絕他們的加入,仍然將其攬至旗下。

栽得梧桐樹,鳳凰自然來。邵氏聲名赫赫,再不愁招攬不到人才。此時的邵氏公司,進入了鼎盛時期,旗下人才無數。同時,邵逸夫自己培養的人才也都已成長起來。他的南國電影培訓班,已經培養出大批的人才,成為香港電影界中堅和骨幹力量。自然而然,這些人也都聚在邵氏門下,此時邵氏的演員增至130多名。雖然林黛辭世,樂蒂跳槽,但還有淩波、李麗華、李菁、鄭佩佩、薑大衛等一係列明星。導演陣容也很強大,雖然李翰祥離開了,但還有嶽楓、陶秦、高立、胡金銓、張徹、羅臻、吳家驤等人。邵氏影城內明星如雲,燦若星河,新秀宿將,濟濟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