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首度參與選美(3 / 3)

而突然宣布參與1959年的這次選美,邵逸夫還有另外一個目的:他要借選美造起的聲勢,拍攝與選美活動有關的電影。

《倩女幽魂》出師不利,邵逸夫表麵上不動聲色,內心卻很焦急。他急於要拍一部影片,挽回這種被動局麵。而“香港小姐”的選舉,在香港已進行了六屆,逐漸為港人熟悉和了解,也漸漸形成了規模,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邵逸夫想憑借“香港小姐”選美活動造成的影響,拍一部與之有關的影片,這樣,自己用很少的宣傳費用,用最簡單的宣傳手段,就可以收到最好的宣傳效果。

這一年年底,邵逸夫與日本東寶影業公司合作,拍攝了一部名為《香港小姐》的影片,這是香港與日本合拍的第一部電影。

這是一部彩色歌舞喜劇片,講述的是三位日本歌舞女郎,來到香港表演,因為貪玩,誤了船期。於是流落香港,發生了一係列的趣事。影片導演是日本的杉江敏男,主要演員是日本女星團玲子,邵氏則起用了自己的二線演員張衝、丁紅等人。

因為使用了日本導演和演員,所以影片的表現手法在香港觀眾看來顯得很新穎,題材也別致,加上人們喜聞樂見的輕鬆熱鬧的劇情,使影片具備了一種特別的吸引力,在香港和日本兩地公映,都引起了轟動,邵氏的票房收入因之也十分可觀。

至此邵逸夫總算鬆了一口氣。憑借此片,邵氏無論是名譽還是經濟上,都一定程度上扭轉了被動局麵。

但是,這部名為《香港小姐》的影片,內容和香港選美活動其實一點關係也沒有。僅僅是用了“選美”這樣一個名字而已,以在觀眾當中造成一種錯覺。對於這種錯覺的利用,確實給邵逸夫帶來了可觀的收益。李翰祥提示他,《香港小姐》根本沒有充分利用選美題材,如果真的拍一部有關選美的影片,必然會更受追捧。邵逸夫受到啟發,決定再拍一部名副其實的關於選美的影片。

沒多久,果然一部選美題材的影片《旅館鴛鴦》,開始在邵氏公司拍攝。這部影片由邵氏的二線導演羅臻執導,陳厚和丁寧主演。影片講述了一對年輕夫婦,出於職業需要,隻能對外假稱未婚。而他們平時相見,也隻能到旅館裏,做一對旅館鴛鴦。後來選美活動開始,丈夫就慫恿妻子去參加選美,倘能在選美中勝出,即可贏得可觀的獎金,就能購買一套樓房,從此結束旅館鴛鴦的生活。妻子聽從了丈夫的勸告,果真在選美活動中報了名,而且出乎意料地奪得了選美大賽的冠軍。夫妻二人欣喜若狂,眼見得樓房夢就要實現。不料,在領獎的時候,兒子看見了她,大聲呼喊媽媽,結果被評委發現了她的已婚身份,取消了參賽資格,變成了一場空歡喜。

該劇走輕鬆的路子,笑料百出,加之劇情曲折,人情味濃厚,很受香港市民歡迎,自然也為邵氏賺取了可觀票房。這部影片被稱為“第一部描述香港選美的國語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香港社會的現實生活,以及香港選美的情況,具備較為深厚的內涵。

之後香港的選美活動斷斷續續,以各種形式舉辦著。1959年到1973年,其間又舉辦過四次。1973年以後,邵氏公司正式接手,香港選美活動才趨於正常,每年一次,從未間斷。參選的人數越來越多,影響力也越來越大。邵逸夫以他獨特的商人眼光,介入了這一活動,得以為邵氏公司不斷輸入新鮮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