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習慣好的百歲壽星(1 / 3)

1、主動找活幹的百歲壽星

在新疆和田地區洛浦縣有一位119歲的老人多來提·麥麥提敏。他眼不花,耳不聾,一生幾乎沒生過病,偶爾有點感冒也很快就好了。在中國老年學會組織的第四屆中國十大長壽老人評選中,他榜上有名,位居第八。

總結老人健康,長壽的秘密,二兒子努爾艾合買提·多來提說:“一是父親體質好,沒有得過重病;二是愛勞動、劈柴、種地、放羊什麼活都幹;三是家鄉空氣好,土壤沒有汙染,吃的食物營養很豐富。”

老人日常生活很有規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上起床後到院子裏逛逛,收拾一下東西,有時候到外麵走走。吃完早飯後,他就主動找活幹,或忙於農活,或料理家務。晚上吃完晚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老人看一會電視就上床睡覺了。

老人最喜歡吃的是拉麵,而且從來不挑食。多來提·麥麥提敏老人的門牙比較完整,後槽牙也還有一個。堅固的牙齒還可以吃核桃等外殼較硬的堅果。良好的阻嚼功能,飲食的多樣化,讓老人的營養較為全麵。

如今,老人已有孫子13個,重孫子6個,他與後代們一起生活,完全是一個大家庭。但老人的生活起居完全自理,有時候還幫著兒孫們帶孩子。老人的眼睛非常好使,經常穿針引線、縫縫補補。直到現在,挖土、耕地、分肥、放羊、拉毛驢車等體力活,老人都能幹。比如剝玉米,年輕人都比不過他,老人“刷刷”兩下就是一個,不一會功夫,剝好的玉米就在他身旁堆成小山似的。

2、愛喝茶愛清潔百歲壽星

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胡村鎮店上村114歲的劉寶瑞阿婆是福建省年齡最大的老人,老人走路不用拄拐杖,會洗衣服、做飯。老人42歲的孫子張耀華說:“奶奶一年四季愛喝擂茶,也許這就是她防病的土辦法,也是她長壽的第一招。”

據介紹,“擂茶”是當地老年人日常飲食的一種飲料,具體做法就是把生茶葉、生花生仁、生綠豆、野生青草等倒進缽頭,有時還加一小段豬小腸或幾滴麻油,再用一根樟木棒不停地攪拌,攪爛了衝入滾開水後飲用,有清涼、散火、解毒的功效。

劉寶瑞平時還自己打擂茶,既是運動,又能帶來快樂。她手中的那根樟木棒原來長1米,現在隻剩0.8米,樟木粉也成為擂茶的一部分,喝起來可香呢!土辦法見高效,老人平時不吃藥,愛喝擂茶,百病不生。

老人養生的第二高招是喜清潔,不忘每天早晚刷牙,經常自己洗澡、洗衣服,外出時一定要裝扮齊整才出門。老人本來還會做飯煮菜,隻是現在視力差了,鹽巴、味精分不清,隻能遺憾的“下崗”了。不過,她有時還搶著在灶前燒火,說忙一點更開心。老人腿腳還不錯,她住在二樓,上下樓梯挺利落的,抓著扶梯自己走,不用別人扶。

不急不躁、鄰裏和睦、祖孫情深,是劉寶瑞老人養生的第三高招。店上村是一個移民村,全村300多戶,姓張的人口達80%,周圍大多數是本家親戚,多年住在一起,互幫互助,不爭不吵。劉寶瑞是村裏的老壽星,走到哪裏都有人尊敬。

3、勤勞平和的百歲壽星

濟南平安裏社區的段學禮老人已經103歲了,現在看起來氣色不錯,非常開朗。段學禮老人的女兒姚克琪告訴記者,段學禮老人的長壽秘訣有兩個,一個是心態好,一個是勤勞。

兩年之前老人還能做針線活

段學禮老人1910年出生,現在住在濟南經四路路邊的一間平房中,她的老伴早已過世。每天下班時間,老人的5個兒女就過去陪她,一到周末家中來了老老小小,更是熱鬧。

9月30日中午,平安裏社區居委會主任朱彤送給她一副大大的“壽”字。“送給我的啊。”老人很開心的接過了這幅“壽”字。

老人心胸非常寬闊,從不計較小事。

“她能夠長壽,第一是心態,第二是勤勞。”姚克琪說,老人心胸非常寬闊,從來不計較小事,兒女在工作上遇到不順心的事時,老人總是勸說:“過去了的事就不要後悔。”教育兒女要向前看。女兒、孫女找對象,老人也從來不看重對方的錢財,“兩個人合得來就好”。

姚克琪說,母親非常喜歡接受新鮮事物。小時候沒有上過學,四五十歲的時候開始學習,還認得不少字。老人最喜歡看足球和排球,很喜歡郎平。

此外,段學禮老人還非常勤勞,在家中幾乎沒有空閑的時候。“兒女的衣服是她做的,兒女生了孩子,孩子的衣服還是她做的”姚克琪說。

老人喜歡吃炸饅頭片和五花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