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間有一副對聯,上聯是“尚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下聯是“是藥能活人也能殺人”,橫批是“是藥三分毒”。這副對聯通俗地說明藥的兩重性,它既能救人,也能殺人,也說明吃多了藥,吃錯了藥,能招殺身之禍。常言說“庸醫殺人不用刀”就是說藥物副作用的厲害。所以求醫吃藥一定要慎重,更不能上癮。
現代醫學研究還表明,有些藥物甚至還可損傷正常細胞,並影響這些細胞的正常功能,造成DMA突變並引起暫時性或永久性的遺傳缺損,從而致癌。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對數百種化學物質和藥物進行過評價。結果發現其中數十種對人類有致癌,數百種在動物中誘發了癌症。例如治療婦女絕經前症狀的雌激素,會導致子宮內膜癌;用於治療婦科病的乙烯雌酚,會導致陰道腺癌;抗生素氯黴素可能會導致白血病;治療陰道滴蟲的硝噠唑可能會誘發淋巴瘤和肺部腫瘤;治療癲癇的乙內酰脲衍化物與惡性淋巴瘤及假淋巴瘤有關;苯異丙胺與何傑金氏病有關等等。
最難辦的是,一種藥物可以治療某種癌症,但幾年後卻發現它又引起另一種癌症。如某些骨髓淋瘤病人用左旅苯丙胺酸氮芥進行治療,卻又可能患上急性白血病;百氨甲喋呤、唑嘌呤、環磷酰胺等抗瘤藥物也會抑製人體免疫功能而導致其它癌症。臨床上為了防止原發的癌症繼續發展並引起死亡,開始時用這些冒風險的抗癌藥物還是必要的,而且其療效無疑要遠大於風險。
目前,國內外有關藥物致癌危險性研究正在繼續深入,一方麵進行動物實驗,同時也在作一些流行動物實驗,同時也在作一些流行病學方麵的研究,以使確定在使用某些特殊藥物,是否會引起新的癌症。為此,專家對醫生和患者特提出如下忠告:
(1)患者不要隨便亂用藥,並盡可能減少藥物的使用。一切應遵守醫囑。
(2)孕婦不要服用藥物和激素。除非是醫生特許的藥物,而且要在醫生監護下服用。
(3)有乳腺癌或宮頸癌的婦女禁忌用激素藥。
(4)當醫生開藥時,患者可向醫生詢問了解該藥物的有關副作用及注意事項,並詢問是否一定需要服用這種藥。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有的人一看病,就要好藥,“洋藥”,好藥服多了、洋藥服多了,也是有害無益的。吃藥為治病,擇藥的首要條件就是適合自己病情,並能盡快把病治好,而不是看它是“洋藥”還是國產藥。但是,就是有那麼一些人,或是認為“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或是急於顯示手裏的幾個錢,一味地索要“洋藥”。其實這樣做,除幾個藥滿足一下所謂的“麵子”、“虛榮心”以外,對自己不會有什麼好處,弄不好還會帶來禍害。一位患者從醫生那兒爭取來了進口抗菌素,開始感覺不錯,心想到底從醫生那兒爭取來了進口抗菌素,誰知過兩天後起了一身藥疹,隻好改用國產的。
尤其要高度警惕庸醫假藥。庸醫與假藥往往是一對結伴而來的幽靈,四處為虐。一些個體醫生開辦的門診,進藥渠道多是從藥販手中購進的偽劣假冒藥品,而那些江湖遊醫的秘方,而多是自己胡亂配製的假藥。某縣一個個體門診,出售的藥品相當便宜,引起附近的一家國營藥店的懷疑。舉報後,當地藥檢所對其藥品進行抽樣化驗,發現該門診出售的多種片劑都是同一種成分——澱粉,而有兩種針劑則是毫無藥效的蒸餾水。衛生部門對其進行處罰時,發現這位個體行醫根本沒有從醫資格,是在農村幹了多年獸醫的農民。一位受騙的患者說,他曾因發燒感冒在這裏就診,吃藥、打針、輸液花去他80多元,卻絲毫沒有好轉,反而引起了急性肺炎,險些喪命。有些個體為醫根本不具備外科手術技能,卻利用人的愛美之心,大張旗鼓地開起了美容門診,使一些豆蔻年華的姑娘美容不成,反而毀了容。一家個體美容門診為一位姑娘割雙眼皮時,因用麻藥劑量過大,使麻藥滲入眼四周,造成眼圈青紫。據專家講,麻藥滲透形成的色痕,一般終生不褪。而在美容手術中,因手術感染造成疤拉眼、疤拉耳的事例更是屢見不鮮。
在眾多江湖遊醫中,專治花柳病的名醫占了相當大的比例。他們抓住患者醜事不願公開就醫的心理,胡亂治療,大發其財。有位剛放下鋤頭的浙江農民,一夜之間成了“治療”性病的“名醫”。他的手法是先用假藥騙錢,最後用真藥治療。一次給一名患淋病的供銷員治療時,前幾個療程用假藥騙取了幾千元後,最後給他一次注射了8支青黴素,致使患者藥物過敏,後經醫院搶救才脫離危險。
庸醫假藥致死人命的事情也時有發生。內蒙古某地的一名個體業醫,四處做廣告,說他能治愈醫學界至今仍未攻克的難關——癲癇病。他把藥品伴在蕎麵餅裏,讓患者服用,其中有些藥物有劇毒。結果有一天治療了3名患者,當天死亡2人。
可見亂求醫藥之害。治病是生死攸關的大事,一定要慎之又慎。
3、盲目進“補”
有的人為了“養養身子骨”,往往無病也要吃補藥補品,有的為了防止體內器管衰老,也大加進補,尤其城市公職人員,離退休老人,都是公費醫療,吃點補藥反正大部分能報銷,人家吃、自己不吃,虧了。如此種種,都是不良的治病服藥習慣,無病進補可要不得。所謂補藥,是指在中藥當中有一類能補養人體陰陽氣血不足,用以治療各種虛症的藥物。比如:人參、黃芪、當歸、鹿茸、枸杞子等等。這些藥物並不是人人皆可享用的,因為它們都有不同的禁忌和適應症。
人參和黃芪,好象特別受人青睞,被人們視為抗癌防老、強身健體的上上品。我們知道,這兩種藥隻適用於肺氣虛和脾氣虛的病症,具有補肺益脾的功效。但若使用不當,反而導致胸悶、腹脹等毛病,人參毒副作用不容忽視。尤其是使用過量,其毒性倍增。有資料表明:成人服人參根粉,每日0.3克以上,連續服用可發生煩躁不安、咽幹、鼻出血、失眠、抑鬱、體重減輕等副作用。劑量再大時,血糖明顯降低,心髒收縮力受到遏製,血壓顯著下降,惡心、嘔吐、麵色蒼白,繼而唇麵發紺,眼向上翻,雙手緊握,抽搐,呼吸急促等。
《澳大利亞醫生》雜誌不久前刊登了一篇研究報告,認為人參和當歸對婦女乳腺癌細胞有著極強的催化作用。報告指出,近年在歐美國家大受推崇的自然療法中常用於幫助婦女緩解更年期症狀的人參和當歸,分別會促進癌細胞生長達27倍和16倍。
當歸是一種補血品,有養血安神的功效。對於婦女月經不調、量少色淡、失眠心悸,麵色乏華等陰血虧損者;其功效尤其明顯。但若一味地將它用來純肉、煮湯,將它當補品來食用,則很不合理,可能會引起食欲不振等症狀。又如枸杞子,它是一種滋補腎、肺、肝陰的補陰藥,適用於頭痛眩暈、口渴津少、發熱盜汗、少痰幹咳、雙目幹澀等陰虛和津虛不足的症狀,但時下不少人喜歡用它來泡酒、蒸雞、泡茶,以為是補品。其實若使用不當,會導致腹瀉腹脹、胸悶納差、痰多稀白等言不由衷症。
總而言之,補藥也是藥,它是用來治病的,必須按醫生的要求進行合理的配用。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反之,濫用補藥,則會適得其反,引發各種病症,得不償失。
很多中老年人認為經常服一些補益中藥或保健品,可以達到“有病治病,無症養生”的目的。其實服用補益中藥在養生保健方法中是屬於最後一位的。養生保健方法中位居第一的是精神養生保健方法,第二位是飲食養生保健方法,第三位的是運動養生保健方法,最後一位才是藥物養生保健方法。
補益中藥主要適用於中老年人中體質偏於虛弱的人群,身體強壯的人沒能必要服用補益藥。
中醫虛證的主要表現有:麵色蒼白或萎黃,精神萎靡、疲倦乏力,心悸氣短,形寒肢冷,自汗,或五心煩熱,口燥咽幹,盜汗潮熱等。
有的中老年人,血壓、血脂正常,能吃能睡,也要每天吃點補藥。人參不吃,還要買西洋參吃,結果舌苔越吃越膩,身體狀況越來越糟。真是可悲。有一首詩寫道:嗜藥成癮實可悲,傷肝損胃還得吃,此習有弊總不悟,公療迷信兩相纏,君欲強身弦得改,少嗜珍丹多鍛煉,笑問世間壽星君,幾個靠藥過百歲。
孩子更不能盲目進補。據某醫科大學附院的一份醫學資料報道,通過16例兒童性早熟史分析,結果表明都是因長期或大量服食人參製品、蜂王漿、花粉食品等而導致兒童的生理性改變,其中女孩14例,年齡為4~8歲;男孩2例,均為10歲,服用上列補品的時間為6個月至1年。女孩普遍出現乳房增大,其中5例出現陰道有分泌物,13例經B超檢查顯示子宮、卵巢已處於青春前期。2例男孩睾丸增大,陰莖發育,喉結明顯凸出,並已長出細細的胡須與陰毛,表明已提前進入青春期,為性早熟征象。盲目給孩子濫用補品、補藥不但無益而且有害,某些補品、補藥對患有營養不良性疾病和發育遲緩的孩子確有一定幫助,但需要經過醫生的診斷和檢測,並在醫生的指導下有的放矢、按規定劑量和療程給予,是有限度的。對於絕大多數身體健康的孩子,則根本沒有必要。關愛孩子,可別隨便給他進補。
4、忽視藥物毒性
依賴藥物,一條重要原因,就是對中草藥毒副作用缺乏認識,中毒不知毒。據某醫院資料介紹,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便送走了四位癌症病人,年紀最大的55歲,最小的不過才30歲。翻開病曆,發現他們唯一的共同點是,都曾因受外傷而服用過大量的中藥,難道曆來被認為無毒副作用的中藥也會致癌嗎?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特別是對中草藥研究的深入,這個謎底終於被揭開。據國內最新藥理研究證明,某些中藥對肝髒的毒性確實很大,尤其是此類中藥在未經認真炮製或者給藥的途徑、劑型、劑量等不恰當的情況下,都可招致嚴重的藥原性肝病,其中最嚴重的便是誘發肝癌。專家證實:中醫常用的千裏光、土荊芥、石菖蒲以及既屬藥材又屬調料的八角茴、花椒、桂皮,包括大吳風草的根與葉,它們內部或多或少的都含有誘發肝癌的黃樟醚。而青木香、硝石、朱砂蓮、紫花茄等藥材內,又發現含有誘發動物產生肝癌的N-硝基化合物等物質。因此人們千萬不能等閑視之。
除此之外,中藥也可致中毒性肝炎。如大劑量長期服用雷公藤、蓖麻子、川楝皮、黃藥子等中藥,都可致中毒性肝炎,而使患者發生黃疸,出現肝髒腫大、肝區疼痛等症狀。
桑寄生作為常用的補腎藥,薑半夏作為化痰藥中醫使用十分廣泛。然而根據臨床觀察與實驗證實,長期服用桑寄生、薑半夏、蒲黃等,可出現肝部不適肝區疼痛或肝功能異常。在創傷表麵使用鞣質含量高的中藥,還有可能導致肝小葉較大麵積的壞死。這些都值得人們提高警惕。
根據有關專家的意見,為了防止中藥對肝腎功能的損害,在使用時應注意合理用藥,合理配伍。即使肝腎功能正常的人也應注意合理用藥。素來就患有肝腎疾病或有相關病史者,就診時應主動向醫生說明。其次,患者的處方應拿到正規的大型或老字號中藥房抓配,以防止假藥及黴變腐爛的劣質藥物混入其中,不治病反致病。所以每一個病人在治病服藥過程中應高度重視中草藥的毒副作用。
有的人活得好好的,由於怕衰老,總想多吃些抗衰老藥,可是事物總是兩麵性,吃多了,或吃的不當,可引起藥物中毒,反而使疾病纏體,提前衰老。據資料報告,有的人服用維生素E後不久便出現嘔吐、惡心、消化道出血等症狀,或經過一段時間後出現性功能減退。國外曾讓100名中老年自願受試者服用大劑量的維生素E一個月,就有人感到全身乏力。據專家分析是維生素E的毒性反應可引起人的骨骼肌細胞萎縮。
許多人認為大量服用維生素C對身體有益無害。其實大量服用後最易產生腹瀉和導致泌尿道草酸鹽沉澱生成。這樣會造成排尿困難。人參作為中草藥的一種,一直被人們認為是不可多得的補藥。但有資料報道,每天服用人參3克以上,可引起“人參濫用綜合征”,主要表現為高血壓伴隨神經過敏、不安定、精神錯亂或失眠。
因服用蜂蜜而中毒的事常有發生,中毒症狀為發熱、頭痛、頭昏、乏力、腹瀉、惡心嘔吐、肢體麻木、食欲減退、心慌氣促等。
營養學家認為,人體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在飲食當中都能取得。如果需要選擇抗衰老藥物,一定要根據自身狀態,掌握對症下藥,適量使用的原則,並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切不可濫服。以免藥用中毒。
5、中藥充當火鍋料
有的家庭和飯館在吃火鍋時,愛將一些“補藥”放進火鍋作料,以求補身益壽。這可不是好習慣。國家規定食品裏不得加入藥物,但有些人潛意識裏還是認為人參、當歸、天麻、五味子、三七等保健食品是好東西,尤其是加在火鍋裏特別滋補。而根據衛生部調查規定,隻有山藥、百合、佛手、藿香、肉桂、青果等87種既是食品又是藥品可以加入,其餘必須經衛生部批準或禁用。10月29日大連市衛生監督所在檢查中,發現仍有部分飯店違規操作。有個別火鍋店不但門口公然寫著“軟化血管”、“降血脂”等誇大宣傳的字樣,還將人參、黨參、黃芪、三鞭等加入鍋底。執法人員問其是否知道食品裏加入人參等應報衛生部批準,否則不準加入時,負責配料人員表示根本不知道,並說立即將這些東西拿掉。檢查中還發現有些飯店不但在菜單上寫著明令禁止銷售的藥酒,而且擴大療效宣傳,並在每張桌子上都放有宣傳單。吃火鍋又吃補藥,作為飯館是為吸引顧客,作為家庭為了求壽,殊不知亂吃補藥是有害的,應該革除之。
6、睡前服降壓藥
有些患高血壓的病人,擔心晚上睡眠中會突然發生意外,或以為服藥後血壓下降,可以舒舒服服睡覺,所以總是在臨睡前服用降壓藥物。這樣做更易發生意外。
高血壓病人服用降壓藥的目的,是為了控製血壓過高,減輕心髒負荷和高血壓對血管壁的壓力。由於人體有晝夜節律的變動,當人體處於睡眠狀態時,血壓多可自然下降20%,而且以睡後2小時最明顯。許多降壓藥物的血液濃度是在服藥後2小時達到高峰期,若病人在臨睡前服藥,兩者的作用合在一起,就容易導致血壓驟然下降,並出現腦血流量減少。對中老年人而言,易使血液凝集成血栓,加上血管硬化、管腔變窄,易出現腦血栓(腦梗塞),導致病人出現失語、失明、偏癱等腦血管意外症狀,以及心絞痛、心肌梗塞等。
據臨床觀察發現,多數老人出現腦循環暫時性缺血與低血壓有關,在致命性腦血管意外中,有40%與低血壓有關。又據臨床大量24小時連續血壓監測觀察的結果表明,人的血壓是不穩定的,每天以上午8至11點、下午15點至18點血壓最高,故服用降壓藥物的最佳時間是上千7點半和下午14點半,也就是血壓高峰期前半小時,可有效控製血壓的升高。有關試驗證明,采取上述時間服用降壓藥比1日3次服藥的病人,腦卒中的發生率可減少1至2倍。
7、常服速效救心丸
很多老人都想信中藥的療效,覺得中藥副作用小,長期吃也沒什麼,甚至連緩解急性胸痛的速效救心丸也被當成了日常的必服之藥。專家認為這樣不僅沒好處,反而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
北京市中醫醫院科研處處長易京紅副主任醫師介紹,老百姓認為中藥沒有副作用其實是一種誤區。俗話說得好:“是藥三分毒”,所有的藥包括中草藥都有毒副作用,古代醫書裏記載:神農嚐百草時“日而遇七十毒”,就是一種側麵的證明。
其次,中醫的診病方法同樣講究因人而異、辯證施治。隻有看過病人的狀況後才能開出方子。即使同樣的病,每個人的方子也是千差萬別。所以有冠心病的老人靠長期吃速效救心丸防病是不對的,速效救心丸的主要成分包括川芎、冰片、藥物本身的性狀就會讓長期服用的老人消化道最先做出反應,出現肚子不舒服、愛拉肚子等現象。
速效救心丸在胸痛時偶爾吃一下,可以緩解疼痛,這為來不及就醫的患者提供一些保護。但是,有些病雖然表現為胸痛,但事實上並不是心髒的問題,肺部疾病、氣胸、肺栓塞、胸膜炎等都可能有這樣的症狀。所以,如果吃了這種藥之後,胸痛症狀仍未緩解,就要盡快就醫,免得吃錯了藥而耽誤了診治的時機。另外,即使是冠心病,在長期吃藥的過程中,病情也有變化的可能性,這種變化是難以察覺的,病情變化了卻還按原來的老方子吃藥,可能會出現問題。所以治病服藥要辯證一點好。不能教條,更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
8、盲求“時髦療法”
時下,隨著改革開放,醫療上也放開了,一些“江湖郎中”為了賺大錢,胡吹亂擂一些時髦療法。不僅亂了醫道,也害人不淺。有些人也真信了,趕時髦,求時療,受害韭淺。
俗話道:“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生了病便去求醫問藥,希望能夠早日康複,這種“有病投醫”作法本屬正常。但其中的問題是,由於人體自身差異和醫學科學發展水平所限,一些病又不是一“投”就能醫好的。於是乎,一些人就著急了,一急便到處投醫,見醫就投,成了“有病亂投醫”。社會上一些人便利用這個“亂”字“發明”了些“時髦”療法,吹得天花亂墜,使一些“有病亂投醫”的人上當受騙。我的一位鄰居老太太,前不久,買了一個什麼能治百病的最新電療磁療儀,在家“儀”了二十來天,也沒有醫生指導,“儀”來“儀”去,使原來就不好使喚的雙腿更不聽使喚了,想下樓活動一下,突的就站不穩,邁不正步,東晃西歪,結果隻好扶著樓梯爬回家,鬧得一個多月不敢下樓外出,悔之不得。不過,幸虧刹車刹得早,隻是下不了樓,否則就可能下不了床了。無獨有偶,早些年曾有一種“打雞血”的“時髦”療法,謠傳也能包治百病,返老還童,使當時小公雞身價百倍。結果不但使患者沒治好病,反而添了不少病,流行了一陣便銷聲匿跡了。
後來,又出現了“喝鹵水”的“時髦”療支,聲稱能治癌、治風濕病等等,總之,凡是目前醫學界難於治愈的病,本療法全能治。所謂“鹵水”就是《白毛女》中楊白勞自殺時喝的那東西,其治療結果可想而知。這種例子,中國有,外國也有。例如國外曾經一度流行用X線射治療高血壓病的“時髦”療法,並有統計數字說明其有效率達多少多少,以證實該療法的療效。後來,有人對此表示懷疑,他們在醫療部門的支持下進行了這樣的試驗:X光機醫師正常操作,而X光機電源由試驗負責人控製。通過他們的控製,讓一半患者照射X線,另一半患者則沒有照射,但醫師和患者都不知道是誰真的照了X線。觀察數百例後,得出的結論是照射和沒照射的患者有效率沒有明顯差別。這項試驗說明血壓的下降是由於心理因素造成的,與X線照射無關,於是乎,這一療法也隨之宣布結束。六十年代歐洲一地曾風行用“反應停”治療孕婦娠反應,服用後效果也確實很好,但幾年之後,該藥卻造成了近萬名無四肢的“海豹樣”畸形嬰兒,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掠,各國紛紛加強了對藥品毒副反應的研究和管理。
對於以前的“時髦”療法,人們已經有所認識,自然不會再上當受騙。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新的“時髦”療法還以各種方式不斷出現,所以人們要提高警惕。例如有的刊物曾報道“冶癌仙姑”治癌如何有效,結果使不少人既耗費了錢財,又延誤了治療。近年也有某某治療癌症有奇效,有效率達百分之九十幾的報道,其真實性就得值得懷疑。
所說,有病投醫不能亂。特別是不要相信那些不著邊際的宣傳,切不可抱著僥幸的心理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趕“時髦”。
9、輕信偏方
有些人看病愛尋偏方,輕信偏方,這也是一種不好的治病服藥習慣。搞不好會損害身體健康。在祖國醫生寶庫中有許多簡單易行而行之有效的單方、驗方,雖名不見經傳,但能有效的防治一些常見病症,故稱其為偏方。這些偏方千百年來為廣大勞動人民防病治病起了很大作用。但是,由於使用不合理的“偏方”或偏方使用不當而延誤病情使病情加重或誘發嚴重並發症的現象也時有發生。一次王某午餐時由於魚刺卡在喉嚨而叫苦不迭,本應及時到醫院喉科治療,取出異物,但他卻聽信了喝醋可軟化魚刺的偏方,餐後兩小時分兩次喝下食醋就診時250毫升,一小時後腹痛發作,伴反酸,惡心、嘔吐。王某的心率達到128次/分鍾,血壓80/40毫米汞柱,神誌恍惚,皮膚蒼白濕冷,後經醫院積極搶救而脫險。醫院在給王某做胃鏡檢查時發現血刺仍卡在其咽喉部,取出後觀察並無半點軟化。
還有一名40歲左右的男士得到一個專治皮膚病的偏方,服用後身上的皮癬果真有所好轉,可時間不長又複發了,他便繼續服用,半年後因腹瀉、失眠、多夢、肌肉震顫及口腔潰瘍到醫院就診,經化驗檢查證實為汞中毒。查其偏方,發現每劑方藥中輕粉含量達0.6克之多。有些民間流傳的偏方是某些人杜撰的,表麵上看可能有某些合理性,但缺乏理論基礎與臨床實踐的檢驗。比如,食醋是一種弱酸性液體,長時間浸泡魚刺、蛋殼等物可使其脫鈣而軟化。可是魚刺卡在咽喉部,飲用食醋時,醋在咽喉部停留的時間很短,不可能達到軟化的目的。反而大量食醋對消化道潰瘍患者可使病情加重,甚至誘發上消化道大出血。所以,人們在使用偏方前必須了解偏方的科學性,隻有那些理論機製明確,臨床效果良好的偏方才能應用。
有些偏方之所“偏”,就是因為藥物成分不合理,有較大的毒副作用。這類偏方用起來可能有些效果,容易使人相信,但是這些偏方毒性很大,弊大於利。如輕粉大劑量使用能抑製真菌生長,對一些皮膚病有效,但大量無機汞(輕粉)在體內蓄積可造成汞中毒。所以選用偏方一定要慎之又慎,切不可輕信。
10、常作CT檢查
時下,不少人非常迷信CT,濫用CT檢查者比比皆是。這也是一種不好的治療習慣。為此,專家提醒,濫用CT檢查不僅浪費了醫療費用,而且一次CT檢查,人體所接受的X線量大約為一次X線檢查的5~10倍,對身體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視。CT檢查是診斷某種疾病的一種手段,且具有嚴格的適應症,並非萬能。如對胸部疾患,普通X線檢查價廉而有效,就不必勞神CT;肝膽及腎結石,B超和普通X線檢查效果較好,而且做腎分泌造影時可判斷腎功能情況,這是CT所不及的,盆腔病變,B超效果不錯,亦不必勞CT的大架。患者不要因治病心切,忽視常規診療技術。
常見的一些病人,動不動就主動要求醫生開申請單位進行CT檢查,其實CT檢查多了也有害。CT檢查是通過X射線穿透檢查的部位來完成的,這種高速微小的X線光子束流,對於人體細胞具有一定的殺傷作用,對人體健康會造成一定的危害,特別是照射時間長、劑量大或短期時間內多次做CT檢查者,可引起白血球減少,機體免疫功能降低,產生頭昏、頭暈、倦怠乏力、食欲減退甚至嘔吐等不良症狀,更有甚者還可能造成組織細胞癌變,孕婦腹中胚胎畸形等嚴重結果。
醫學專家提醒患者,如不要隨便去做CT檢查,更不可在短期之內連做數次。身體原本就虛弱多病的患者以及孕婦和小孩,更應當慎之又慎,不到萬不得已時,最好不做CT檢查。再說,CT也並非就是萬能的查病器械,對於有些髒器如胃部、膽囊及泌尿係統疾患,不妨去做纖維胃鏡或鋇餐X射線檢查、膽道造影、泌尿道造影攝像拍片或B超檢查,這些手段會使圖像更加清晰,診斷效果更佳。新技術要用,但濫用了就走向反麵,危害人體健康。
11、輕信保健儀器
為適應老年人保健心理的需要,市場上保健儀應運而生,花樣繁多,有的已近入社區,進入家屬院,不少老人爭向購買之,在家儀來儀去,保健一翻,有的是親戚朋友和子女送的。可儀出什麼結果呢,值得警覺。據資料介紹,前不久,郭先生的母親脖子“落枕”了,頭都不能轉動,於是郭先生買了一台小型電了振動按摩器孝敬母親。拿回家後母親高興地躺在按摩器上,邊按摩邊說:“舒服”。可是用了沒多久,郭大媽就滿頭大汗、麵色發白、心慌、心悸、呼吸困難,家人見狀馬上把她送到醫院急救。醫生診斷是由於使用電子振動按摩器引發了心髒病,險些釀成大禍。北京某醫院大夫指示,這種按摩器可不能隨便使用。
(1)心髒病患者不適宜使用電子按摩器。高血壓、貧血症患者使用時不能在頸側動脈處按摩,以免血流加速,發生意外事故。
(2)孕婦不宜使用電子按摩器,否則會嚴重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少年兒童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為防止按摩不當產生副作用,以不用電子按摩器為好。
(3)在骨折和關節脫位的早期,不能使用電子按摩器,因為骨折或關節部位受損會造成骨移位,而過早進行電子按摩,會使骨移位加劇,反而不利於康複。
另外,在空腹、飽食、醉酒和劇烈運動後,嚴禁使用電子按摩器,因為此時進行按摩,會造成惡心、嘔吐、胸悶、氣促等不適。
老年人隨便在家使用保健儀器,可不是一個好習慣,弄不好,不僅不能保健,反傷害身體。有的保健儀言過其實,更不能信之。如某仿生治療儀宣揚其通過模似氣功師發功時發放外氣原理,利用地球磁場與微量元素及中藥氣化的原理,巧妙地把氣功、針灸、中醫結合在一起,以機代人發出人造氣引發磁場,自動追蹤病社,自動為人診病、治病、保健、輔助練功,達到通經活絡、調整功能、排出病氣等等作用,還稱該治療儀對人體神經、免疫、呼吸、生殖等八大係統等100種疾病都有顯著療效。而其被批準的隻有鎮痛、消腫、促進血液循環等幾種功能。還有某品牌的針灸治療器,其厚達300多頁的產品說明書中,幾乎全是原樣照搬了中醫針灸教科書中的穴位和數百種適應症。中醫裏的針灸療法是極為嚴謹和深奧的一門科學,短時間內一名普通的消費者是難於掌握的,像這樣不負責任的大肆宣傳推銷,標注幾百種可以治療疾病,雖看似可信,其實是屬於誤導消費者的行為。
為此,專家提醒消費者,保健儀隻能用鍛煉身體或對一些慢性疾病做輔助治療,並應具有針對性。它替代不了藥品,更不能根治疾病。
12、胡亂按摩
按摩是我國傳統的保健和治療疑難病的比較安全的療法,有一定的療效,但是時下卻到處可見,亂按亂摩,給患者造成傷害和痛苦,應引起警覺。據資料介紹,某單位楊先生今年3月扭傷了左腳腳踝,當時拍片無骨折,但是被朋友誤導,他特地到足浴城做了重手法按摩加刮痧。結果,病情急速惡化,第二天整個左腳淤青、腫脹,寸步難行,後來經過多次換藥和打封閉等治療,才慢慢有了好轉,但是至今踝部腫大,不能長久走路。有一位陳先生最近老覺得脖子痛,他以為按摩可以解除疼痛,於是在家附近找了個按摩店,沒想到,連按幾天後,脖子痛不但沒好轉,還加重了!一天,陳先生起床後覺得雙手麻木、腳下無力,於是到醫院就診,檢查後被診斷為“頸椎間盤突出”並脊髓損傷、不完全性四肢癱瘓。還有的病人本來隻是落枕,可是胡亂按摩後落了個“寰椎半脫位”,脖子三、四個月都不能動。可見胡亂按摩之危害。
眼下,按摩在全國已成為一種常見的保健方式,在許多人心目中,按摩百分之百安全。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能看到許多洗浴城、健身會所、美容院等都掛出了“保健按摩”的招牌,加上按摩醫院、盲人按摩店,一時間按摩場所遍地開花。對此,不少專家深感憂慮,並指出:按摩本身是一種有效的傳統療養方式,可是胡亂按摩帶來的健康問題絕不可小視!中老年人在保健按摩上可要慎之又慎。
13、常用中藥泡茶
近年來,中草藥當茶飲也成為一種時尚,但是藥學專家提醒人們,有些幹花、中草藥當茶飲用對身體並無大礙,但有些卻不宜飲用,飲多了是有害的。
如胖大海是純粹的中藥,隻適於風熱邪毒侵犯咽喉所致的音啞,而因聲帶小結、聲帶閉合不全或煙酒過度引起的嘶啞,用胖大海卻無效。而且,飲用胖大海會產生大便稀薄、胸悶等副作用,特別是老年人突然失音及脾虛者更應慎用。
決明子雖然有降血脂的作用,但同時可引起腹瀉,長期飲用對身體不利。
甘草長期服用會引起血壓升高。雖然甘草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等功效,但長期飲用能引起水腫和血壓升高。
銀杏葉含有毒成分,用其泡茶可引起陣發性痙攣、神經麻痹、過敏和其它副作用。銀杏葉有毒,不可泡茶飲用。
幹花泡茶也不是絕對安全。如飲用野菊花茶後,少數人出現胃部不適、胃納欠佳、腸鳴、便溏等消化道反應,脾胃虛寒者、孕婦不宜飲用。專家指出,不要將幹花、中草藥當補品飲用。另外,無論劑量過大還是服用時間過長,都可能發生毒副作用。正在服用西藥的患者飲用中草藥茶更要注意,因為不適當地與西藥聯用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
14、長服維生素C
有人認為維生素C可以軟化血管,增加抵抗力,所以長期服用之,主要服的是維生素含量的泡騰片。這也不是一種好習慣。因為,如果長期吃維生素C泡騰片,會給人體帶來隱患。人體具有生理調節作用,會逐漸適應高劑量的維生素C,一旦不吃維生素C泡騰片,三天後就可能出現維生素C缺乏的症狀。輕者晨起有牙齦出血,重則有皮下出血,甚至瘀斑。此外,長期過量服用維生素C泡騰片還有以下三個弊端。
首先,過量服用維生素C是尿路結石的誘因之一。大量維生素C進入人體。絕大部分被肝髒代謝分解,最終產生為草酸與二氧化碳。其中,草酸自尿中排泄成為尿酸鹽,極易形成結石。而且維生素C呈酸性,大量服用後會導致尿液酸度增高,對形成結石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其次,大量服用維生素C可能加速動脈硬化的發生。研究發現,定期服用維生素C的人,其頸部大動脈壁的增厚速度比一般人快。事實上,服用維生素C的劑量越大,動脈壁增厚的速度越快。每日服用500毫克維生素C,並且至少連續服用一年的人,動脈壁增厚的速度是那些不服用任何補充營養製劑的2.5倍,如果這些服用維生素C的人同時又是吸煙者,那麼,其動脈壁增厚的速度是正常人的5倍。
第三,過量服用維生素C不但不能增強人體的免疫能力,反而會使其受到消弱。英國生物化學家最近進行了一項有關維生素C用量的對比實驗,受試者每日服用500毫克維生素C,然後測量體內淋巴細胞遭受破壞的情況,結果發現服用維生素C過量也可以破壞免疫細胞。所以服用維生素C也要適量。不是越多越好,好藥也能把人吃病、吃死,這就是辯證法。
15、濫用感冒藥
一有感冒,就要吃藥,這是很多人的習慣,其實濫吃感冒藥,可引起白細胞減少,導致防病能力降低,發熱不退等,甚至危害及生命。尤其家裏備用的抗生素,板藍根等抗感冒藥更不能亂用多用。據資料介紹,有一位5歲女孩,連續二天高燒不退。臉蛋燒得紅通通的,有時甚至胡言亂語、噩夢連連,急壞了媽爸爸媽媽!到醫院血常規檢查發現,體內的白細胞數目向乎為零!經過一翻病史詢問,並進行了一係列檢查,醫生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患的是“白細胞缺乏症”已經處於“敗血症”階段,病情危險。
這個孩子的白細胸數目怎麼會如此之低?醫生經過分析,認為很有可能是濫吃感冒藥引起的。原來,孩子前不久受涼了,出現了流鼻涕、打噴嚏等感冒症狀。爸爸媽媽就自作主張,給她吃了一種家裏儲備的感冒藥,爸爸媽媽認為,自己吃這種感冒藥效果特別好,孩子吃了準沒錯?感冒藥吃了好幾天,孩子的感冒症狀的確有好轉,爸爸媽媽為了鞏固“療效”繼續喂孩子吃藥,不久後就出現了述發熱不退的症狀,爺爺媽媽又擅自加大了感冒藥的劑量!濫吃感冒藥害了孩子。
還有的一感冒就服板藍根,這已成為很多家庭的習慣,有的沒病,為預防流感、也經常服用板藍根,一到冬末春初,藥店裏板藍根就脫銷。其實板藍根服用過量或長期服用也有害。專家指出:板藍根是抗病毒的清熱解毒藥,本來毒副作用很小,但是用的時間長了,就會積“毒”成疾,釀成後患。臨床中使用板藍根衝劑造成小兒過敏反應、消化係統和造血係統損害的病例屢見不鮮。此外,有過敏史者一定不要輕易服用此藥。小兒千萬不能用成人劑量,更不能長期、大劑量服用此藥。如果在用藥中發生了過敏反應,首先應立即停藥,並迅速送往醫院;如果上消化道出血,除立即停藥外,還應禁食,並盡快送醫院處置。
臨床中發現的一些不當服用板藍根後產生的毒副作用,正好證明了中醫對板藍根的藥性、功效的科學認識,長期過量服用板藍根會出現過敏反應和消化係統、造血係統的不良反應。過敏反應主要表現為頭昏眼花、胸悶、氣短、嘔吐、麵唇青紫、結膜充血、兩眼脹痛、心慌、煩燥不安、呼吸急促、四肢抽搐等,甚至危及生命。消化係統的不良症,可能會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對造血係統,可能會產生溶血反應。之所以產生這些毒副作用,就是因為“寒涼攻伐過度”。所以,無論是臨床工作者,還是普通民眾,在感冒時,需服用板藍根,都要在醫師指導下辯證使用。
16、過於怕病懼病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人生在世,沒有不生病的,有小病、也有大病,有一般病症,也有絕症。不管得什麼病,應不懼不怕,首先要在思想上和精神上戰勝它,一旦精神上解除武裝,就不病自垮,尤其患了絕症的人,更要有堅強的毅力與疾病抗爭。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馬丁·加德納指出,80%的癌症患者是被嚇死的,而不是病死的。癌症患者不僅自己壓力大,周圍的親人朋友對他壓力也大,更需精神支柱。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馬丁·加納德,原來是位醫生。他竭力反對把實情告訴癌症患者。認為,在美國630萬人死於癌症的病人中,80%的是被嚇死的,其餘才是真正病死的。
他曾做過一個著名實驗:讓一死囚躺在床上,告之將被執行死刊,然後用木片在他的手腕上劃一下,接著把預先準備好的一個水龍頭打開,讓它向床下一個容器滴水,伴隨著由快到慢的滴水節奏,結果那個死囚昏了過去。1988年,他把實驗結果公布出來時,雖遭到司法當局的起訴,但他用事實告訴世人:精神才是生命的真正脊梁,一旦從精神上摧垮一個人,那麼生命也就變形了。
現在,加德納是美國橫渡大西洋——3V俱樂部的心理教練。前不久,在他的指導下,一個叫伯來奧的人一舉成名。這位男子去年8月乘著獨木舟從法國的布勒斯特出發,橫跨大西洋和太平洋,曆時6個半月到達澳大利亞的布裏斯班,創造單人獨舟橫渡兩大洋的吉尼斯記錄,有人懷疑,加德納是不是又在拿運動員做實驗。加德納反駁說:我從沒做過什麼實驗,我隻是在證實精神的作用。從伯來奧的成功經曆,我可向世人宣布,從前橫渡大西洋的人之所以失敗或死亡,他們不是死於體力上的限製,而是死於精神上的崩潰,死於心理上的恐慌和絕望。加德納說:在這個世界上,人所處的絕境,在很多情況下,都不是生存的絕境,而是一種精神的絕境;隻要你不在精神上垮下來,外界的一切都不能把你擊倒。所以,有病首先要不怕病不懼病,既來之則安之,與疾病打持久戰,並戰而勝之。
17、不聽醫囑
有的人看病服藥,自主性較強,隨便增增減減,不聽醫囑,這可是一種不好的習慣,例如,有的為了急於治好病,隨便增加藥物劑量和服藥次數;有的怕藥物副作用又隨便減少藥物的劑量和服藥次數;有的因工作忙,一天該服三次藥,隻服二次;有的隨便在藥方外加藥,等等。這些不好的習性,不僅不利於治病,而且有害健康。曆史上就有這樣一個故事,相傳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曾有一次得了重病,不思飲食,全身燒熱如被火烤,急著要求醫治病,經朋友介紹,到一位頗有名氣的醫生那裏去看病。醫生觀察麵色,詢問病情以後,指出他患病的原因是生活沒有規律,飲食和衣著調理不當而致髒腑功能紊亂。醫生拿出藥丸交給劉禹錫,吩咐說:“藥能給治病,但藥裏有毒,病情好轉後就要停藥,請千萬要記住。”
劉禹錫按照醫囑服藥,兩天後,原來麻痹的雙腿慢慢恢複正常,十天後,全身瘙癢消失了,過了一個月,自覺耳聰目明。登高如走平地,胃口甚好。親朋好友聽到消息,紛紛前來祝賀,並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認為此藥如仙丹一樣。醫生治病,往往留一手,以便勒索錢財。為什麼不再吃一些,能獲得更好的療效呢?
聽了這話,劉禹錫不禁心動,於是照著他們的話,又第二次服藥。吃了五天藥後,果然藥物毒性發作。劉禹錫全身大汗淋漓,如同瘧疾發作一樣,一陣冷一陣熱。這時他才恍然大悟,跑到醫生那裏。醫生非常生氣地說:“這是你不懂得醫學道理而造成的。”並急忙為他調配解毒藥才化險為夷,再給他吃了一些性味平和的藥才慢慢恢複了健康。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用藥治病要按醫生的吩咐去做,切不可擅自行事。如今不聽醫囑,擅自增藥減藥的壞習慣仍有之,應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