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戒過度緊張(3 / 3)

(1)家務疲勞症:

居家過日子,每天少不了有家務勞動。尤其孩子多,生性又愛幹淨、勤快。家務活就更多了。一個人如果家務活多,如搓洗衣服,煮飯,炒菜,拖地、縫紉衣褲等,時間長了,由於局部肌肉始終處於緊張狀態,人就會感到十分疲勞。另外,這種疲勞程度不僅跟家務活多少有關,而且跟其單調性也有關。科學研究證明:一個機械地重複單調乏味的同一動作會得一種“單調綜合病症”。生理學家還發現,長期從事單調的家務勞動還會在心理上產生厭煩,逐步使人注意力不集中,並產生埋怨的情緒(如愛嘮叨等),這就容易引起疲勞症。

(2)母親疲勞症:

現代母親更容易患疲勞症,從前幾代同堂,老人家可以分擔照顧孩子,但現代多是核心家庭,母親往往要獨立照顧孩子。另一方麵,從前婦女較少出外工作,多是留在家中料理家務;但是如今,很多婦女需要出外工作,但在家中仍肩負責任,再加上現代的兒童似乎較早熟,在管教方麵也特別吃力,難怪不少母親感到壓力重重。同時,母親望子成龍的心非常普遍,很多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業方麵有優良的成績,所以不斷用各種方法去督促孩子的功課;但結果孩子的學業成績卻未如理想,或是時好時壞。於是,母親們就會自問是否自己未盡全力,或是孩子太懶惰。無論哪一個原因。作母親的都會花很多的精力和時間去督促孩子學習,壓力自然也會產生。其次是否稱職的心理,傳統的中國社會男主外,女主內。今日的香港,雖然在職的母親增多,可惜女主內的觀念似乎仍未改變,婦女除了日間上班外,放工後仍要主理家中大小事務和相夫教子,所以壓力也特別重。

3、學習疲勞症

現代學習,競爭很激烈,家長要求也很高,加重了青少年的學習負擔,壓力很大。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包括學習、勞動、娛樂都應有一定限度,超過限度就會產生疲勞。對於青春發育期的青少年來說,“陽氣”旺盛,而“韌性”不足,尤應注意避免過渡疲勞。從11、12歲到17、18歲屬於青春發育期,是人兒童到成人過渡階段。最大特點是身體、心理和智力每天都在發展變化,可塑性很大。譬如在體質上,大多數青少年都可以發育得健美強壯,而一部分則可能衰弱多病。所以青少年要有科學的學習時間,建立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初中學習每天學習時間不能超過8小時,高中生不超過9小時。尤其高考時更不能拚命,要利用課間或課餘時間,積極參加體育鍛練,每天不少於1小時。否則學習時間過長、學業過重,就會產生疲勞反應,出現頭痛、頭昏、失眠、食欲不振,記憶力減退,全身疲勞及消極的心理現象。長此下去,可危及身心健康。不但學習上不去,而且影響身體的發育成長。

5、“過勞死”

長期精神緊張,工作擔子重,各方麵壓力大,容易“過勞死”,日本醫學專家指出:“疲勞過度的人是追逐死亡。”“過勞死”是一種未老先衰、猝然死亡的生命現象。日本“過勞死”預防協會向社會公布了“過勞死”的十分危險信號以提示人們。

①“將軍肚”早現。30~50歲的人,大腹便便,是成熟的標誌,也是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壓、冠心病的伴侶。

②脫發、斑禿、早禿。每次洗桑拿都有一次大堆頭發脫落,這是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所致。

③頻頻去洗手間、精神緊張所致。30~40歲之間,排泄次數超過正常人,說明消化係統和泌尿係統開始衰退。

④性能力下降。中年人過早地出現腰酸腿痛,性欲減退或男子陽痿、女子過早閉經,都是身體整體衰退的第一信號。

⑤記憶力減退。開始忘記熟人的名字。

⑥心算能力越來越差。

⑦做事經常後悔、易怒、煩燥、悲觀,難以控製自己的情緒。

⑧注意力不集中,集中精力的能力越來越差。

⑨睡覺時間越來越短,醒來也不解乏。

⑩經常頭疼、耳鳴、目眩,檢查也沒有結果。

具有上述兩項或以下者,則為“黃燈”警告期,目前尚無擔心。具有上述3—5項者,則為一次“紅燈”預報期,說明已經具備“過勞死”的征兆。6項以上者,為二次“紅燈”危險期,可確定為“綜合疲勞症”——“過勞死”的預備軍。

另外,有上述表現者,且屬於以下情形的三種人更應警惕“過勞死”。

①有錢的人,特別是其中隻知消費不知保養的人。

②有事業心的人,特別是稱得上“工作狂”的人。

③有遺傳早亡血統又自以為身體健康的人。

以下一些人也容易過勞死,即有事業心的人,特別是稱得上“工作狂”的人;超時間的工作者;夜班多,工作時間不規則的人;長時間睡眠不足者;自我期望高,並且容易緊張者;幾乎沒有休閑活動與嗜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