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一定要找到最合適於自己體質的,適於自身老化順序的形式。那麼,什麼樣的體育鍛煉最合適老年男性呢?第一種是遊泳。遊泳鍛煉人的協調能力,吞吐自如的口乎吸對肺部也大有裨益,對老年男性的皮膚亦有“改良”作用。不過,老年男性的遊泳決不能是競技型的,而應屬於保健的範疇,以水溫適中,悠然自得為好。第二種是打牌。打牌可以鍛煉人的大腦。這種娛樂型的活動,最適於老年人。第三種打台球。台球可以鍛煉老年男性心與手的協調力。從目測到擊球一一既增加了大腦的感應力,又活動了上肢。台球是非常適合於老年男性的體育形式。除了遊泳、打牌、打台球外,太極拳、下棋也比較適合於老年男性,總之,體育鍛煉一定要注重自我感覺,切勿隨波逐流。
專家們還認為老年人應多做“腦力操”,因為老年人離退休後,離開了自己長期工作的崗位,費心思、用腦子的事情少了,大腦容易產生“失用型萎縮”。大腦細胞的萎縮、老化,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極大的影響,尤為明顯的是導致心理上和精神上的衰退。
有的科學家曾經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即讓受試者仰麵平臥在一個大型平板天平上,然後請他做一道數學題,結果發現天平秤很快地沉向頭部的一端。這個實驗表明,當人們在思索、用腦時可促進腦部的血液循環,使流向大腦的血液量增加。再從人的大腦精神細胞的再生規律來看,一個人從40歲開始,到70歲為止,這30年之間,腦細胞的數量會減少20%~30%左右。
那麼,老年人怎樣才能防止腦細胞的衰老和減少腦細胞的死亡呢?
實踐表明,經常有意識地做“腦力操”是行之有效的辦法,所謂“腦力操”就是指經常開動腦筋,思考一些有益的問題。譬如,讀書,閱報、寫字、繪畫、吟詩、集郵、下棋和欣賞音樂等等。最近幾年來,我國各地“老年大學”層出不窮,為老年人開設了許多適合老年人學習的專業,這是老年人進行“腦力操”的最好場所,也是防止腦細胞衰老和死亡的有效措施。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創辦了老年大學。當然,老年人也應當講究科學用腦,要多想一些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要防止老是沉湎於對往事的回憶,回首前情,不勝依依。倘若這樣,往往會使老年人感到“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從而增加“老境淒涼”之感或自認老朽。為此,老年人應多朝前看,多想未來美好的生活,多考慮如何在自己的晚年做些有意義的工作,要有“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的淩雲壯誌。同時要保持樂觀的情緒,培養廣泛的興趣,並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有益的社會活動,這樣,對歡度晚年,延年益壽是頗有裨益的。
4.因體質而異
人的體質幹差萬別,不僅因年齡不同而體質不同,目口使是同樣年齡的人,體質差別也是很大的,所以運動一定要根據自己體質去進行,不能教條地照搬別人的運動方式或運動項目,不能超過自己體質所能承受的限度。美國有關專家提出,不明顯增加脈搏的“最輕微運動”,也能達到奇跡般的健身作用。美國有人對13000名體質強弱不等的健身者進行長期跟蹤調查,結果證實,長壽者大多數並非是常年累月熱衷於劇烈運動者,相反都是經常參加“最輕微運動”的人。國外有人研究表明,每天工作之餘抽出半小時集中鍛煉的人,與每天分3次運動,每次僅鍛煉10分鍾的人,其健身效果基本相同。也有一些體育運動愛好者,在嚐到運動的甜頭後,鍛煉的勁頭越來越大,乃至超過自己身體所能負荷的界限,釀成悲劇。
美國《跑步全書》的作者費克斯在跑步時,突然猝死在跑道上,使美國的跑步熱驟然降溫。隨之“輕體育”逐漸興起,運動者可以無拘無束、輕鬆愉快地從事自己所喜愛的運動。跑步也可以隨心所欲,慢慢地跑,絕不“勞其筋骨”,氣喘籲籲。
運動越限可能帶來麻煩,除了對肌肉、肌腱、關節和內髒造成損傷外,更主要的是可能使機體內分泌係統發生連鎖的不良反應。運動生理學家的研究表明,苛求運動量越大越好的人,運動之後,體內某些激素的分泌量隨之下降,會“株連”免疫係統,導致“負性”反應。造成在運動後的一二小時內,血清裏的某些免疫球蛋白會突然消失,這時運動者容易感染各種疾病。
經常從事體育運動的人,每當運動時會產生一種“欣快”感,是運動時大腦分泌的一種能使人“愉快”的生化物質所“釀造”的。一旦終止運動兩天,這種使人“愉快”的生化物質便會驟然減少,於是運動者就可能產生內疚、抑鬱、易激動和焦慮不安等症狀。而運動一旦成癮,就會迷於某項運動,久而久之,運動愛好者便會自食超越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