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國著名的火箭發射基地—XX基地上,正在進行著第二十五次的載人飛船發射。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零、發射”隨著零一指揮員的口令聲,零一指揮員二崗同樣附和一聲“發射!”火箭噴出巨大的氣流,緩緩地威嚴地直插太空。
此次是我們國家第六次天空站維護。其中飛船上載了五名宇航員,左軒便是其中之一。
此時飛船上的他超重的感覺覺得暈乎乎的,卻帶著淡淡的喜悅,二十多年的夢想即將實現,左軒心中的那份滿足感非常強烈。
從小,他就是在航天夢的陪伴下成長起來的。每當電視上報到衛星發射的情況時,他都十足興奮地要觀看。為了這個夢,左軒從小讀書就非常努力。幾乎每門課程都學的很好。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左軒十九歲那年高考的時候,以優異的成績被XX航空航天大學錄取。在大學四年裏,他不斷鑽研專業知識。要想成為一名航天員,至少對天文、地理、氣象、飛行力學、計算機、無線電、領航、火箭和航天器的構造等理論要努力鑽研。並且在訓練上,秋千,遊泳,滑水,衝浪,滑雪,登山和繃床等體育鍛煉,以及必要的醫學常識和救護技術等一些平常所必須的東西也要涉獵。因此,平時隻要除了吃飯,就是睡覺和訓練時間,
經過了大學四年的刻苦學習,大四那年,二十三歲的他終於以優異的成績被航天大隊選中,成為了一名預備航天員。
此時的左軒知道,自己離真正的航天員距離越來越近了,在航天大隊,平時的訓練比在學校時候更艱苦。航天環境的訓練有飛機飛行,失重和超重,隔離艙抗寂靜,無規律生活適應,彈射座椅及救生塔的救生;森林,沙漠和冰冷海水中的自我生存能力等,而平時的飛行訓練則有低真空艙,離心機,失重飛機,各種飛行模擬器,緊急狀態和故障處理,飛行全過程模擬等。每天的訓練都至少十個小時。最開始的時候,左軒還真的覺得有點不適應,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左軒適應了這單調而又枯燥的訓練生涯。在艱苦的訓練環境下,左軒也在無數次的血的教訓中迅速成長。
終於,經過長達兩年的訓練,終於達到了航天飛行員所要求的標準。而此時的他隻差一點點機會,便可以進行航天飛行了。
此時我國的航天技術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在解決了一個個重大的疑難問題之後,我國終於建成了屬於自己的空間站。而且其對口轉接技術走在了E、M國家的前列。
經過長達三年年的不間斷、不放棄的訓練和等待之後,終於,上級下達了通知他準備起飛的命令。多少年的等待,多少年的夢想,此時此刻,二十八歲的左軒終於如願以償地可以上飛船,參加航天科技任務了。此次的主要任務是
維修空間站。空間站的外層被一太空垃圾劃傷,因此要求此次飛行的航天員在太空中至少要待滿三個月,才能完成此次任務。
“十秒,火箭正常轉彎。一切正常。”
“一百二十秒,逃逸塔正常拋掉,一切正常。”
“一百四十秒,助推器正常拋掉,一切正常。”
“一百六十秒,一級助推器拋掉,一切正常。”
“二百四十秒,整流罩正常拋掉,一切正常。”
“五百八十秒,飛船分離,進入預定軌道,一切正常。”
隨著一個個口令傳遞在大廳內響起,在坐的諸位科學家都鬆了口氣。看來一切都沒有問題了,飛船已經安全地送到預定軌道。
隨後便是太空站的維修工作。在太空中飛行了一天多後,左軒他們的飛船終於跟太空站準確對接,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在太空站裏先適應太空環境,再進行維護任務。
而此時的左軒顯得非常興奮。終於實現了自己二十多年的願望,在空間站裏跟家裏人第一次通話之後,便開始了忙碌的工作之中。
剛到這裏的左軒必須先熟悉空間站的一切工作,比如操作、適應始終條件下的飲食、睡覺。移動、工作等。雖然在地麵訓練的時候,這些項目是通過千萬次的磨練,左軒已經是銘記於心,但是,畢竟跟真的環境相差那麼一段距離。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就一個月過去了,此時的左軒已經基本適應太空站內的生活了,他今天要嚐試的便是出倉訓練。
漫步在太空裏,看著深邃的黑色的汪洋,左軒心中是極度地震撼。如此美妙的太空,失重地在太空中漫步,這一切是如此的不真實,但他又覺得,自己是如此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