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回 狄王府真訴衷情(2 / 2)

餘、鮑二人行至王府大門,問道:“那位老爺在此?”王府乃封鎖衙門,雖有看門者,卻封在裏麵。聽得外邊有人相問,門裏問道:“何方來者?”

餘千答道:“我乃誣良案原告餘千,奉千歲差,同旗牌董超趕江南提拿鮑福,今日才到。望老爺通稟,鮑福現在府門伺候。”那人道:“誣良人犯被劫,董超已來兩月,說你們後邊即到,怎麼此刻才來?在外等候,待俺稟報。”

不一時,隻聽得“咕通”一聲響亮,府門大開,旗牌董超走出,向餘、鮑二人見禮,說道:“老爺今日才到?餘大叔怎又與老爺同行?晚生自那日同餘大叔到曆城,與餘大叔約定繳令箭相會。及至進了衙門見堂官大爺,說千歲已經進京,又發一支令箭,吩咐我等到此一同進京。晚生出來找尋餘大叔不見,回家等候,總不見餘大叔駕到。過得三五日後,聞聽得唐老爺於路被殺;內中獨缺駱大爺、賀世賴屍首,又平毀了四傑村一村人家,晚生不解是何人所殺。又候老爺十日之外,亦不見到,恐誤限期,急速趕進京來,見了千歲。

千歲吩咐晚生在此等候,已經兩月有餘。千歲無日不問,今來甚好,千歲已在大堂傳見。”鮑自安、餘千跟了董超進內。

來至大堂,隻見兩邊列了有幾十個內監。二人向王爺叩頭。狄公問道:“餘子,你與董超同去,怎麼不與他同來?你主被誰劫去?殺死解宮解役係誰?你必知情了!”餘千將茶館等候董超,適遇唐老爺押解主人進京:“小的不及通知董超,隨後暗護,四傑村遇仇人朱氏之劫,央求五台山和尚肖安放火相救,越房而出,小的舍命救主,偶遇鮑福搭救,小的同主人受傷過重,至今方好,特同鮑福前來叩見千歲”說了一遍。狄公方知唐建宗被害之故,又深幸駱宏勳不死,無愧見伊兄駱賓王也。又向鮑福問道:“本藩久聞你的惡名,你在江湖上共做了多少年的大盜,殺害了多少客商?從實說來。”鮑自安道:“小人自二十歲上起手,今已六十二歲,在江湖上做了四十二年,所殺客商、過路官員也不少,那裏還記得數目。”狄公又問道:“每聞得有官兵官役前去捉你,你怎敢大膽前來,莫非輕本藩之刀不利乎?”鮑自安道:“小的流落江湖,亦非樂意為盜,處於奸讒得誌之時,不敢出頭,無奈埋沒耳!千歲於國之名素著天下,非鮑福一人知之也。久欲謁見,吐小人不得已之愚衷也,實無引而前。今蒙拘提,冒死前來見駕,乞賜誅戮,死得其所,又何懼焉!”狄公道:“有道則仕,無道則隱,此係聖賢之高誌也。你既不肯出仕於無道之秋,亦當務田園埋名耳,因何截劫江湖,殺之無厭,而為強盜乎?”鮑自安道:“小人雖截江劫湖,殺人無厭,亦非不分賢愚而盡圖其財殺之也。凡遇公平商賈、忠良仕宦,從未敢絲毫驚恐。而小人斬殺者,皆張、欒、王、薛等黨中之人耳!”狄公聽他說出張、欒、王、薛等黨中這些人的名姓,將驚堂一拍,“呀”了一聲,便立身起來,吩咐左右:“將他們帶進二堂,待本藩細加鞠問。”說罷,往後去了。鮑自安心中暗想道:“此心是大堂不便拿捉於我,恐有處逃脫,帶進二堂,閉上宅門,方拿個穩當的哩!”聞得兩人催促。正是:

法令已催難久立,欲從再訴苦中情。

話說狄千歲在後堂專候複問,鮑自安、餘千被催,二人隻得隨進二堂。

真個好不威風赫赫!正是:

提出賣法奸讒姓,打動幹國忠良心。

畢竟鮑自安進了二堂,不知吉凶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