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對待金錢的態度(1 / 1)

在衡量商業的成就時,錢是標準。人們會用錢評價資產、虧損、利潤和債務,那些和錢沒有關聯的不會被考慮進去。人生與商業也存在著相同,也會具有盈利和虧損。

——泰勒·本·沙哈爾,哈佛大學博士

哈佛大學財富課給很多人帶來了深刻的啟迪,讓學子們對財富有了更全麵的認識,並使得成千上萬個家庭從中獲益匪淺。哈佛大學的財富課是很有特色的,也很受歡迎,被人們稱之為“二十一世紀的必修課”。

主講財富課的教授們會讓學子們得知:“可以繼承財富,但無法遺傳創造財富的技能。”“人會有創造財富的潛能,也都有著擁有財富的夢想,關鍵在於行動。”這就讓人們深知,要有正確的財富理念。

哈佛大學不會排斥財富的,不僅會鼓勵學生們追逐財富,還會以這種理念要求自己。哈佛曾經因為獲得了捐贈基金得到了一百多億美元的收入,這與排在亞軍的耶魯大學的所得相當。

哈佛會很好地運用投資策略,會采用優秀的投資組合模式,在其中會少有簡單的常規項目。在衝基金方麵,哈佛管理公司買到了最優秀的,對衝基金的投資占到了總投資的12%。哈佛管理公司希望股市無論是漲還是落都會給自己帶來利潤。

而我們得知,貧窮是不好的,如果一個人貧窮著,人生算不上是完美的。在貧窮的時候我們沒有錢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即使是有遠大的夢想,也會因為經濟上麵的不足擱淺。很多時候,一個人無法實現願望,最首要的障礙是金錢。缺錢還會產生不和諧,大部分人與人之間的爭吵,金錢占據著一定的要素。

哈佛的人士認為,崇尚金錢要有一定的積極態度,要知道獲得經濟來源是一種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素質。而古語說“君子愛財取之以道”,這也就更讓我們明白,賺錢要有光明的道路,要憑著自己的智慧和勞動,讓家人、朋友、自己過上好的生活。也要意識到,金錢是沒有生命的,它也沒有感情的色彩,並不會本身對人產生有利或不利的影響。要正確地看待金錢,致富的觀念才顯得水到渠成。在哈佛大學之中,致富的榜樣要說比爾·蓋茨了,他曾經十三年蟬聯世界財富冠軍的寶座。他的一生也可以算是製造財富的一生,他在財富上付出了很多精力和時間。比爾·蓋茨在財商方麵說:“沒錢的時候追求財富,當有一億美元的時候,才發現金錢隻是一個符號,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雖然比爾·蓋茨財富很多,但是他在平時卻很節儉。他穿衣上不多麼地講究,隻要合適就可。有一次,比爾·蓋茨參加有很多國際知名企業舉辦的“夏日派對”,在那種環境與氛圍之下,他穿著前些年在泰國旅遊時的那些衣服,雖然款式不錯,但是價格上卻是其他的參會者穿著的百分之一還不到。

便可以得知,有錢的人會節儉,這樣財富才會越來越多。每一個富翁都會追求財富,但卻不會迷戀財富,他們認為,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必要,這樣才能花得有價值。

2008年6月,比爾·蓋茨從微軟公司退休了,將接近六百億美元的財產捐給了慈善事業。在此之前,他曾經為各地的慈善事業捐了近三百億美元的財產。比爾·蓋茨可以算是全球捐款最多的人,他和他的妻子梅琳達命名的“比爾——梅琳達基金會”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私人慈善組織。

比爾·蓋茨有很多的財富,卻用金錢為天下做善事,他對金錢的態度,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我們也要在金錢上不僅取之有道,而且要用之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