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大事源於小事(1 / 1)

小事能成就大事,凡事不會一蹴而就。

——埃利·奧特,美國化學家、哈佛大學1869~1909年校長

哈佛現任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在2008年學生畢業之時說道:“你們的道路還很漫長,還有很多選擇的機會,但不能現在就要成大事業。要有個很好的定位,我把這個稱之為選擇中的停車位理論,我一直強調著這個停車位理論,人要做大事,就應該在二十個街區遠的地方停車,然後再決定自己的何去何從。記住,人不可能一步登天,也不必要總去設想著未來,眼下的小事才最為重要。”

我們也會深知校長的這一段談話,我們在將來會需要很多外在的東西,例如金錢、地位、名譽,這會讓我們有一種相對應的心態。當位居其上之時,會努力地表現謙恭,這樣是在壓抑自己的個性;當不能夠進入到著名的公司之時,便會覺得得不到尊重。這樣的外在的“掛飾”越來越多,就會讓我們越來越活得疲憊,稍微有些不留神就會鑽入牛角尖,使得那些外在看起來美好的飾物變成累贅了。我們有必要堅強起來,來看看哈佛的一位學長,他是如何取得了成就。

史蒂芬畢業於哈佛大學機械製造係,他很想進入馳名的維斯卡亞公司。當時,維斯卡亞公司是美國最著名的機械製造公司,它在全球同行業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很多人都想進入這家大公司,但很多人都被拒之於門外,原因很簡單,這家大公司的技術人員已經招聘圓滿,不過,它的榮耀和待遇仍然吸引著很多有誌青年。

史蒂芬能夠進入這家大公司,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原來,史蒂芬並不是到維斯卡亞去當技工,他是到裏麵做著打雜的工作。不過,斯蒂芬並沒有小看這一份工作。他認認真真地工作,雖然既辛苦又簡單又累,史蒂芬還是很好地做好了自己的工作。同時,他觀察著生產部的每個詳細情況,他發現了一些技術性的問題,並通過研究尋找到了解決的辦法。

在多年之後,維斯卡亞被退回了很多訂單,原因在於產品的質量不過關,為此,使得公司遭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在這種情況之下,公司召開了緊急會議,以便找到解決的對策。就在所有人一籌莫展之時,史蒂芬這時來到了會議室,他說他有辦法解決眼前的難題,於是史蒂芬被請進了會議室。在會議室裏,史蒂芬對這個問題做出了深入的剖析,也因此讓在場的人信服。接著,史蒂芬拿出了自己對產品的改造設計圖,並指出了這個設計圖能夠運用的好處及價值。

在場的人都驚呆了這個清潔工有如此的精明之處,總裁也詢問史蒂芬的背景,史蒂芬便說他注重於做小的事情,深刻地明白大事成就於小事。史蒂芬因為他獨到的見解,被提升為負責技術生產問題的副總裁。

通過這個故事,哈佛的學子會深知這個道理:要想做大的事情,得從小的事情做起。隻是現在的很多人年輕氣盛,總想做大事。哈佛的教授們提醒這些人,要能耐得住性子,凡事應該一步一步地做起。

其實,成功與失敗的差別往往就在於一些小事,做好小事會讓人生更為充實。能把小事做好的員工會受到老板的重視,不然老板是不會歡迎這樣的員工的,最終隻能把職場的路走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