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七十七章 出擊(1 / 2)

崇禎七年七月初七,鎮羗所大校場。

雖然七夕節是國人的一個重要節日,但是在建奴的威脅下,也是讓人意興欄珊。校場柴榮一直沒有足夠的勞力修善,柴榮也隻是動員常備軍將原本叢生的雜草撥掉就立即投入使用。

唯一的更換就是操場上的那麵破爛的大鼓,而今日,這麵通常不用的牛皮大鼓此時響徹全城!這是柴榮的集合號,大明律,三通鼓也就是三刻鍾時間內不到場者全部誅殺!

而柴榮苦心訓練而來的新軍們並沒有用這麼長的時間,一通鼓沒敲完,除了按規定巡邏守城的部隊外,其餘新軍已經全部到場,而且排列好了隊列。

柴榮站在高台上,按劍緩緩掃視過左邊一排排,一列列整齊肅立的新軍,也是滿意的點點頭。在這個時代,不是柴榮誇口,除非戚家軍再生,否則任何一支軍隊都做不到這一點,包括如日中天的滿州大兵!而右邊的隊列就要差的多了,左邊三百人已經列隊完畢良久,右邊還是亂哄哄的一片擁護,不時有軍官的軍棍聲和喝令聲傳出,良久才終於排好隊列。

柴榮目前的兵力大概為一千二百餘人,六裏堡和胡家堡各自駐紮百人左右。在場的其中三百人已經接受訓練半年有餘,其餘六百則是剛剛征召入伍。柴榮在鎮羗所實行了嚴厲的保甲製度,一戶抽一丁,抽其青壯者編入伍,共得近六百人。這也是柴榮根本養不起太多的人的緣故,否則數字還能再翻一番!

而這六百人隻是粗加訓練,根本不堪大用,用於守城或許還能發揮點作用。但若是用於野地浪戰,那就不是去打仗,根本就是讓自己人送死而已!有點可歎的是,大明如今大部分軍隊都是如此,軍官的家丁都是最精銳的,訓練夥食糧餉都是充足,作戰也是最為強悍,而其他的兵卒根本連基本的訓練都保證不了,則是軍官們用來加空餉和戰場上當炮灰的而已。

而隊列中央則是一個個騎著高頭大馬的騎兵,他們於六裏堡一戰取得蒙古人的戰馬數百匹,這些都是良馬。而騎兵們在野地浪戰之中以劣勢人數大敗蒙古騎兵也大漲了他們的士氣,這時一個個顧盼自雄,雖然披甲者很少,但是一種強軍的氣勢已經隱隱透露而出,軍容十分威武。

最前方也是柴榮最為終愛的火槍隊,來自後世的柴榮自然明白火槍的意義,一直所有資源都是優先傾向與其。如今的火槍隊也是鳥槍換炮,人數雖然隻有數十人,但是人人都是換上鳥銃,畢竟鎮羗所庫房中的火銃十分的多,雖然不合格的更多,但是挑選出來數十把還是比較輕鬆的。

上官的重視,充足的火藥和彈藥,讓火槍隊的實彈訓練充足。雖然時間隻是過去短短的十數天,但是這支火槍隊已經隱隱換了個模樣。

近千人鴉雀無聲,安靜的看著柴榮,雖然不太明白為什麼柴榮突然召集他們。但是對於這個讓他們感激和敬畏的真正為他們著想的千戶大人,他們全部都是投以信任的目光!

“嗵……”

這時一陣沉悶的聲響遠遠的傳了過來,而與此同時,三道黑色的烽火也是筆直衝天而起!

“韃子真的來了!人數也不到三十人!”

柴榮心中一陣莫名的興奮,這是他提前與孫華定好的信號,不同於大明軍中規定的烽火。因為柴榮料定建奴來的人不可能超過一百,畢竟六裏堡一個小小的堡壘,還不值得建奴投入過多兵力!於是定下一道烽火為十人以內,兩道為二十人以內,隻有人數在百人以上,則點燃五道烽火,那說不得柴榮也隻有在傾巢而出往援和馬隊偷襲騷擾之間做選擇了。

“弟兄們!你們知道這烽火意識著什麼嗎?”柴榮定了定神,高聲的喝道。

“建奴!”

很多人都開始有些慌亂了起來,畢竟這些建奴的名聲太大了,由不得不讓這些前不久還在土裏刨食的軍戶們驚慌不已。

柴榮滿意的看了一眼自己帶過來的老兵們,他們雖然也是有些神情不自然,但是卻沒有一人慌亂。此時他們更是不斷喝令著,讓這些軍戶們慢慢平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