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慶元新宋街
宋朝立國之初,曆代皇帝便有"多積金、市田宅以遺子孫,歌兒舞女以終天年","政事之先,理財為急"的係列詔令,直接促進了商業大潮興旺,製造業,商業,海運業高速發展,讓這個不抑商的王朝經濟走向了封建王朝的巔峰,而陸青《新學》則進一步擴大了宋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時人勇於出海,敢於探索,又經流求拓荒,往來慶遠的船舶日益增多,此地地理位置極其優越,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之一,如今各行各業極為興盛,造紙,冶鐵,絲織工坊遍地開花,大有產業燎原之勢。
早在流求開荒之前,慶元商坊已突破了城牆限製,熙熙攘攘的街道坊間延展到城郊十裏,店鋪林立,商賈雲集,實乃生意隆興之地,至如今,這慶元產業更是壯觀,隨著江南雇工收入日漸富足,社會上流通供買賣產品種類日益豐盛,這海外出口量與日俱增,工廠越來越龐大,出城二十裏,田間,河道邊,山腳處處不乏工坊,世人無不喟歎世間萬物滄桑巨變,實乃不曾料也。
古往今來,這有利益的地方,總是衍生出無數的行業,這工廠星羅棋布,建廠的商賈多了起來,甚至出現了專門為人家蓋房建廠的商行,從選址,布局,風水,到裝飾各個環節均能代辦。如今慶元府城門之一“望京門”已經被這城郊四起的工坊包圍,那塊題為“明山”的匾依然掛在慶元城門之上,赫然見證這個即將到來的時代巨變,當地衙門為了方便征收商稅,鼓勵出海貿易,不僅在慶元老城廣設客棧商旅驛館,一年之前還在海邊地質牢固之地,海水較深之岸邊,規劃了新街道。
這沿海一帶,原非商賈必爭的買賣之地,實乃荒蕪之地,沙田,鹽堿地,無法種植糧產,隻能落荒。而如今來往船舶多了起來則在這海邊鋪就了一條新街,慶元府號召巨商富賈,許以此街黃金地段屋舍,集資所建,不僅僅整平了大道,還花費巨資由那數十裏外地裏運來石板,由那能工巧匠仔細鋪設,建成後,寬二十餘丈,長三百丈,謂之慶元新宋街,此路之東是諸多海港碼頭,此路以西則是巍峨商鋪。此街布局,一則便於商賈洋商貿易買賣,二則為了便於市舶司征收各種商稅,至如今,建成已有一年之多,各家巨商早已在此開設門市,為彰顯這慶元經濟之繁榮,百姓之安居樂業,文化之昌隆興盛,此處屋舍皆是統一規劃,樓層多為二到四層,亭台樓閣遍布其間,紅牆綠瓦,雕欄畫棟,在這新宋街正中好位置,有長洲商行,萬裏商行,瓷王等知名字號牌匾,此等巨商所轄產業極多,雇人無數。
南洋海商,絡繹不絕,來此談生意買賣,人來人往好生熱鬧,熙熙攘攘,一片繁華,這岸邊有沿岸碼頭,運送海商沿河去慶元城,而岸上新宋街人力車比比皆是,凡是有不識路的商賈,隻需買一份慶元商業地圖,向那蹬車的小廝指明所到之地,那蹬車的小廝便熟練的將人載到所在之處,這一來一往亦花不多少銅錢。
“如今這慶元府比紹興還要昌盛,足以見我這宋朝民間繁華興隆”長洲商學院院長魏居正談笑道,如今歲數五十又三,思維卻極其敏捷之人,頭戴著傾城傾國閣牌的一件圓帽,正坐在一輛長洲產人力車,穿梭在新宋街。
在他旁邊是長洲商行陸青,如今陸青麵容之上多了這個時代的沉澱印記,更多的表現出一種沉穩而來。
陸青放眼望去,這人力車由北往南而去,其左手這邊是雄偉壯觀的店鋪商行,右手這邊是停泊有數百貿易船的港口,這些商人有些來自鐮倉幕府統治下的日本,有些來自漠北的蒙古,也有來自占城、真臘、三佛齊的商人,使者,亦有來自大食、大秦、波斯之人,甚至還有那白達、麻嘉之人,陸青竟不禁感慨萬千,心底念道,這人生有如夢一場,想到自己幾年前因那場意外來到這裏,麵對這個陌生環境,曾有過多少的抵觸與憂慮,那陣子,忙於長洲事物之餘,縱然自己千方百計想要回到未來,隻是這時空科學遠非他知識水平所能認識的程度,麵對時空誰都無能無力,種種莫名恐懼與不安時時湧上心頭,而如今這宋朝,這個遠比曆史文獻記載的還要興盛發達的朝代,社會出現了不同於封建時代的緩緩變化,數千年的封建社會不曾出現的變化,出現在了宋朝末年,而他的出現恰恰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他那一係列破天荒舉動的影響之下,一個新的時代即將開啟。可以說他是極其幸運的,他不僅成功的在這個時代生存下去了,而且切實的影響了這個時代,就算此時此刻自己突然從這個時代消失掉,這股趨勢已經形成,縱然蒙古要滅亡宋朝,也要付出比真正曆史上更長的時間和代價,這曆史的河流滾滾,究竟會走向何方?這成吉思汗的子孫們還能吞並這個世界最強大的經濟體嗎?
“二位客官,聽你口音,像是紹興人士,來這慶元,去長洲商行,可是去那談買賣生意。那長洲商行可了不得了,每月皆有神奇物件在售賣,小的聽說那長洲商行下麵一個機械行,新出了一種小型永動機,將來是要用在紹興連接慶元之間的軌道車上,”蹬車的小廝似乎非常善談,畢竟做這個載客行業,每日所接觸之人極多,讓他能夠察言觀色,多數情況下能揣摩出此人來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