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別人的看法左右了自己的言行,在社會這個統一體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處世原則,要想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你必須先是一個不盲從的人。
沒有獨立的思維方法,生活能力和主見,那麼,生活、事業就無從談起。眾人觀點各異,欲聽也無所適從。隻有把別人的話當參考,按著自己的主意走,一切才處之坦然。
成熟的性格能增進人們的信念,也能驅使人們去遵守這些信仰。每個人對自己、對全人類都有一種責任,就是好好地運用自身所有的各種能力,來增加全人類的福祉。愛默生在這方麵所采取的堅定立場一向贏得人們的尊敬。他在世時,很多從事反奴隸或其他各種改革運動的人都希望得到他的支持,但他都拒絕了。他當然也很同情這些運動,也希望他們能做得更好。因為那並不是他的專長,所以他認為不應該把自己的精神和能力運用到這些運動上麵。雖然因此而遭人誤解,但他仍堅持這個原則,並在所不惜。
美國人曾經必須靠個人的決斷來求取生存。那些駕著馬車向西部開發的拓荒者,遇到事情時並沒有機會找專家來幫忙解決問題。不管是遇到緊急情況或任何危機,他們也隻能依靠自己。印第安人來攻擊的時候,沒有警察,他們隻能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要想安頓家庭,沒有建築公司,完全得靠自己的雙手;生病時,沒有醫生,他們便依靠常識或家庭秘方;想要食物,更是靠自己去耕種或獵捕。這些人,每當遇到生活上的各種問題,都得立即下判斷、作決定。事實上,他們也一直做得很好。
現在人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專家的時代。由於人們已十分習慣於依賴這些專家權威性的看法,所以便逐漸喪失了對自己的信心,以至於不能對許多事情提出自己的意見或堅持信念。這些專家之所以取代了人們的社會地位,是因為是人們讓他們這麼做的。
有許多小兒科醫生會告訴父母如何喂養、撫育和照顧孩子,也有許多幼兒心理學家告訴父母如何教育子女;經商時,有許多專家會告訴父母如何使生意成交;在政治上,人們投票很少是因為個人的選擇,大部分人是盲從某些特定團體的意見;就是人們的私生活,有時也要受某些專家意見的影響。很多人都沒有想到,其實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專家。
普林斯頓大學校長哈洛·達斯,對順應群體與否的問題十分關切。他在1955年的畢業生典禮上,以《成為獨立個性的重要性》為題發表演講,他指出:無論人們受到多大的壓力,使他不得已改變了自己去順應環境,但隻要他是個具有獨立個性氣質的人,就會發現,無論他如何盡力想用理性的方法向環境投降,他仍會失去自己所擁有的最珍貴的資產——尊嚴。維護自己的獨立性,是人類具有的神聖要求,是不願當別人的橡皮圖章的表現。隨波逐流,雖然可得到某種情緒上的一時滿足,但人們的心靈定會時時受到它的幹擾。達斯校長最後做了一個很深刻的結論,他指出:人們隻有在找到自我的時候,才會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到這個世界上來,要做些什麼事、以後又要到什麼地方去等這類問題。
不要讓別人的看法左右了自己的言行,在社會這個統一體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處世原則,要想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你必須先是一個不盲從的人。你心靈的完整性是不可侵犯的,不要為了迎合外界的主張而放棄自己的立場,因為你有限的世界根本無法滿足外界無窮無盡的豐富。
§§第五章 不模仿別人,活出自己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