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選擇自己喜歡的(1 / 1)

在我們周圍可以看到許許多多匆匆忙忙的人,可是想找到自己在各方麵都比較滿意的人卻很難。文明中的男女都不得不發揮才能,並且在各種各具功用卻又彼此有所衝突的觀念中作出選擇:既希望保持人際間的感受,又不能放棄積極進取、事業有成;既希望自己感覺機敏,同時又要不失堅忍自若。說白了,這也是一種虛榮心,想讓自己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卻常常忽略了自己的感受。

社會生活就是一出戲,每個人都扮演其中一個角色。扮演者的行為舉止應和角色相符,但往往做不到,因為常常會遭到旁人的排斥,受到譏笑。

王亮原來是某公司銷售部的職員,銷售工作很有挑戰性,這正符合他的個性,他也非常喜歡,工作成績一直不錯。結婚後,他的妻子不喜歡他整天東顛西跑的,就希望他換個穩定點的工作。他嶽父嶽母也常常嘮叨說:“本科畢業什麼工作不好找,偏偏要做什麼銷售人員,有什麼出息,還是找機會調調吧。”他本不想換工作,他想在銷售領域做出點成績。但是經不住親人的軟磨硬泡,他終於答應換工作了。

在一位朋友的幫助下,王亮在一家公司當上了總經理助理,家人都為他高興,不住地稱讚他。可是他開始變得不快樂,對自己沒有信心,很簡單的事情也感覺自己不能勝任。尤其是工作的煩瑣更讓他頭痛,每天上班就像例行公事,他不知道自己工作的意義何在,再也找不到當初工作的成就感和愉悅感。於是,他開始不喜歡上班,下了班心情也不好,整個人都變了。

終於有一天,他想明白了,要做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否則就會陷入痛苦的泥沼。他毅然辭去了安逸的總經理助理職位,回到了原來的工作崗位上,馬上就恢複了原來的信心和鬥誌,不久就被提升為銷售部經理,人也變得意氣風發起來。

在生活中,親人和朋友總是會出於好意建議你找份好工作,可是工作原本無好壞之分,重要的是是否適合你,別人並不知道你最適合什麼樣的工作。所以,如果你不能清醒客觀地看待自己的天性,盲目地追隨了他人的想法,最後苦的是自己。

人生中很多事,並不像選擇工作一樣,如選擇錯了,還有重來的機會。也許,你一生就這麼一次機會。如果你要的是金子,你不妨就去撈錢。要不然,你就會總處於失望之中。因此,如有必要,就得準備置身於“角色”之外,這可能會讓你不舒服,但會讓你覺得自由。不要考慮劇情的壓力,自己決定你所需要的,必要時換一個角色,但要始終如一。沒有人會接受一個變化無常的人,或一個變來變去又變成老樣子的人。

47歲的南希在眾人的眼中是一個成功的職業女性,可是她卻總是覺得找不到自我。她說:“雖然我的一些成就讓人刮目相看,我卻想不透大家誇讚我什麼。我這輩子一直都在努力成就這樣或那樣的事,可是現在我卻懷疑‘成就’究竟是指什麼?我永遠在壓力下生活,沒有時間結交真正的朋友。就算我有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結識朋友了。我一直用工作來逃避必須解決的個人問題,所以我一個任務接一個任務地去完成,不給自己時間去想一想我為什麼要工作。這真是瘋狂。假如時間可以退回去10年,我會早一些放慢腳步考慮一下,那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感覺匱乏了。”

一位作家指出:我們此生不一定要成大名,立大功。可是,我們一定要明白自己的夢想,並把它具體起來,使它成為可能,然後去追求它,去實現它。追尋一個夢想是一種絕大的幸福和快樂。你是否體會過這種幸福和快樂呢?

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不是因為自己喜歡而選擇了現在的生活模式,而是迫於別人的意誌去演那個大家喜歡的“角色”。忙的時候就像陀螺,一旦停下來,就會覺得空虛,不知道自己生活的目的是什麼。生活成了為“演戲”而“演戲”,不但沒有幸福和快樂,還讓人感到痛苦不堪。

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方式被大家羨慕,但有些人卻忘記了自己是不是真的快樂;所有的人也都希望自己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被大家喜歡,但有些人卻忘記了自己是不是真正的喜歡。他們選擇了別人喜歡的,而不是自己喜歡的,所以注定要忍受更多的寂寞、痛苦和空虛,這就是虛榮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