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對我而言,寫這樣的一部書,似乎是在第一次近距離地麵對讀者,是嚐試,更是一次愉快的傾訴。它集中了我多年來對於人生諸多命題的感悟和思考,關於自衛、關於人性、關於行為、關於愛情、關於友誼,關於浪漫心境、以及關於時光與覺悟,等等。在行文過程中,我力求與讀者能夠進行一種朋友式的坦誠交流,以及運用樸素的語言談出悟性之核,至於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則需要讀者挑剔目光的檢驗。
為避免空洞的議論和批評,除正麵切入話題外,我還搞了一次社會調查,最後又采用對話的方式談了一些觀點,這樣一來,使這本書在整體看來顯得層次豐富一些,色彩斑瀾一些。我知道,對於人生和活著種種,其實是有著多樣性的,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可一概而論。而我不過提供了一些個人想法而已。
因此,我可能說了許多無用的廢話,它甚至像個饒舌的老太太般瑣碎。她在反複強調:我們活著——在時光裏———煩惱和喜悅———遭遇同類———被誤解和傷害————反過來也讓別人難受———能否成為一個善於覺悟的人———在自衛的前提下————因為我們不一定馬上但卻一定會死去——所以要活得有品位一些————盡早告別壞心情———成為時光中的自由人————健康、活潑、熱情、開放、閃著強勁光澤的博大生命。
我想,隨著時光的推移和生活的遞進,我關心的問題會更多一些也更具體一些。做一個會思索的地球人,是我一生努力的目標。當然,無情的時光之水會一天天退去,它將會暴露我的淺薄和無知。那也不要緊,從某種角度講,這是一樁好事情,因為隻有我意識到了這種淺薄和無知,才能重新校正思維的羅盤,不斷地告別小聰明,朝著更高遠的精神境界加快前進的步履。那時的我, 一定不是今天的我了;那時的你,也不再是今天的你。
而眼下這本書,則是從身邊的困惑說起。我在暗暗祈望:無論誰讀了她,我們就有了美好的友誼與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