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業務員李娟在接待一位女顧客時對方挑得相當仔細,足足用了幾十分鍾還沒有挑好。店內客人比較多,李娟就去接待其他客人。這時,這位女顧客把臉一沉,大聲指責道:“你這是什麼服務態度,你沒看見我先來,他們後來嗎?為什麼扔下我不管了。”
如果遇上楞頭青,肯定會吵起來。然而,李娟走過來和顏悅色地說:“請您原諒,我們店生意忙,對您服務不周,讓您久等了。我服務態度不好,歡迎您多提寶貴意見。”
這話說得女顧客也不好意思了。她麵呈愧色,連聲道歉:“我的話說得不好聽,也請你原諒。”
遇上不講理的事,聰明的女人就能在原則不變的前提下,硬話軟說。軟話往往能為你贏得公眾的理解與支持,這樣你就成功了一半。求人辦事的時候,如果對方說硬話,你也說硬話,那什麼事也不會辦成。聰明的女人要懂得以柔克剛,不妨放低姿態,硬話軟說。這樣以“軟”對“硬”,表麵上“似水柔情”,實際上卻“力勝千鈞”。
俗話說,人心都是肉長的。在求人辦事的關鍵時刻,女人不失時機地滴下幾滴可憐兮兮的眼淚,更可以迅速調動起對方的同情心,使雙方在感情上產生共鳴。其實,眼淚就是一把結結實實的軟刀子。大多數人對這類“軟刀子”往往掉以輕心,總以為它不如“硬刀子”那樣可怕。但事實上卻正好相反,“軟刀子”往往具備相當大的殺傷力。“眼淚”這個東西對於女人來說,常常代表著求憐和示弱,所以成功女人,正好利用它得到別人的同情,讓自己順利地把事辦成。
成功女人知道別人都抵不過女人的三句軟話,因此在說話辦事的時候,女人們就盡其所能地硬話軟說,多說軟話,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實,說軟話,是一種語言修養,也是一種做人的心態。聰明的女人要保持謙和,學會不張狂,具有親和力地說話,這樣你就能修煉自己的“軟話功”。
善於拿捏說話分寸是一種過硬的本事
生活中對於一個女人而言,隻有說話有分寸,別人才能夠接納你、幫助你、尊重你的要求。
一個女人想要在交際中獲得成功,方法有很多種,但是每種方法都要講究“分寸”。無論是說話的分寸,還是辦事的分寸,差不多都蘊含著尺度的玄機。事實上,一個女人在社會中,最不愛把握的就是分寸二字,而若把握不好分寸,無論說話、辦事都無法達到很好的效果,這樣一來,何談人際交往呢?
的確,縱觀社會上有所成就的女人,哪個不是說話、辦事兒很有分寸的人呢?哪一個不是把話說得很得體,恰到好處呢?因為他們知道,這說話的分寸關係著他們的前程。雖然,你的生活中沒有隨時隨地都會冒出來的“狗仔隊”,也沒有人很較真地反複研究你說話的含義,但如果你想要獲得成功,就必須時刻把握好自己說話的分寸。
那麼,什麼是說話的分寸呢?從某種意義上講,分寸與中庸有著類似的意思,不偏不倚剛剛好就是分寸。但事實上,分寸本質的含義卻很深遠,對於現代女性來說,有分寸的語言可不是如古時候的之乎者也,而是指你有沒有說了不該說的話,是否恰當地表達了自己的意思,有沒有畫蛇添足等。
提到分寸,人們也常常聯想到另一個詞語,就是“掌握火候”,那麼,這“火候”與“分寸”之間究竟存在著什麼聯係呢?
一方麵,說話不到位不行,因為說不到位,別人就可能無法明白你的意思,無法理解,甚至會產生歧義,同時也會讓你提出的建議不被重視或接受。這樣非但不利於你辦成事,還可能製造不必要的麻煩,常常給人一種你很弱勢的感覺,無法得到他人的欣賞及好感。
但另一方麵,你若是說得過頭,要求太高,就很容易給人一種尖酸刻薄的感覺,讓人聽了非常不舒服,覺得你這人不識大體,甚至是不知好歹,這樣你就會被大部分人“敬而遠之”,也同樣無法獲得他人的好感,沒有辦法與人開展良好的溝通。
你說得太木訥,人家不懂,還會笑你傻;你說得太透徹,別人又會說你不懂人情世故;你說得太幼稚,人家會看不起你,覺得你的觀點和思想不成熟;你要是說得太煩瑣,人家同樣會覺得你故弄玄虛,不夠真誠……
由此不難看出,說話不掌握分寸是不行的。對於一個女人而言,隻有說話有分寸別人才能夠接納你、幫助你、尊重你並且滿足你的要求。反之,如果你說話不懂得拿捏,隨便亂說,那麼,隻會讓你身邊的人討厭你。試問,有誰願意幫助一個自己討厭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