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屬區第一幢樓,緊挨路邊,是過往行人必經之路。
二層小樓(火炕樓),青磚砌的,沒鑲牆外磚,光禿禿的,陰森森的,每每路過這裏,都有一種不爽的感覺。李貞問司機,這樓有多少年了?司機跟他一樣,年紀都不大,那裏知道小樓的底細呢!
李貞做夢也沒想到,一個出校門沒幾年的大學生,被公司委派到年產150萬噸淩山礦當礦長,挑起這麼重的擔子。
這個礦原有三對斜井,後鑿一對千米豎井,聞名於全國。但誰當礦長都有難心牌,井下瓦斯大,光治理瓦斯,就投了很多錢,仍效果不理想。
李貞接任礦長前,曾發生了一次瓦斯爆炸,死了8人,老礦長被一擼到底。這回輪到他了,如不把瓦斯治理好,再發生類似事故,他有可能是“短命礦長”。
李貞接到調度電話,說三采場瓦斯時高時低,如不想轍,再發生煤與瓦斯突出,春節都過不消停!他下車後,直奔調度室,詢問三采場瓦斯情況。他對調度說,調節風量,注意觀察,有情況火速彙報。
剛邁入辦公室,呼啦啦旋進幾位家屬。他本想發脾氣,但轉念一想,不行,初來乍到,就訓人,惹人不高興。這兒是礦上,不是他工作過的瓦斯研究所。
“你們有什麼事嗎?”李貞關切地問。
張嫂是家屬中年紀最大的。沒到50歲,頭發卻全白了,眼睛摳瘺著,說話慢聲細語的。她苦笑著說:“李礦長,我們求你一件事,能把我的兒子從采區調出來?”
李貞剛想說,這事別找我。但他看了張嫂一眼,笑笑說:“井下工人不少開呀,到地麵能掙這麼多嗎?”
張嫂搖了搖頭,用衣袖擦著淚水,睃了李貞一眼,意思說,我兒子如再像他爸爸一樣,那我可咋活呀!
接著,胖嫂、高嫂、李嫂都是為兒子調工作而來的。
邪了,怎麼都來調工作?李貞心裏畫魂,臉頓時陰暗起來。
正在這時,公司來電,瓦斯研究所來三采場“會診”。
李貞對眾家屬報歉地說:“對不起,我要下井了,改日再談!”
采場瓦斯時高時低,由來已久。這成了李貞一塊心病。
李貞博士,曾擔任公司瓦斯研究所所長。前來“會診”專家,自然要聽他的意見了。他正了正近視眼鏡,細聲慢語地說:“開采解放層,瓦斯抽放……”
公司老總接過話茬問:“那得多少資金?”
“我大致估算了一下,沒有5千萬打不住。”李貞說。
“將你的創立的《礦井通風網路線性圖解法》派上用場,提高風量利用率,不就省下這個數嗎?”公司老總伸出一隻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