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居家自療手冊01(1 / 2)

第一章 聽說不等於認識,高血壓離我們有多遠

高血壓痛並不是全球性血壓升高的簡單疾病,它是全球腦卒中、心髒病和腎髒病死亡的最大獨立危險因素,嚴重地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和健康,並被形象地稱為當前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

目前中國約有2億多高血壓痛患者,患病人數正呈逐年增長的趨勢。衛生部將每年的10月8日定為“全國高血壓日”,旨在提高國民對高血壓病危害的認識。那麼,大家到底對高血壓病了解多少呢?正所謂“聽說不等於認識”,要想遠離高血壓,就必須從“認識”我們的血壓開始。

認識潛伏在我們身邊的“第一殺手”

高血壓已經成為當前人類的最大殺手,在我國,高血壓發病率從20世紀50年代的5.1%上升到70年代的7.73%,從90年代的13.6%,上升到2002年的18.8%。由此伴發的心腦血管疾病發生和死亡的人數不斷上升,目前心腦血管病的死亡率已達到總死亡率的40%。

如果從表麵上看,高血壓似乎隻是一種血壓升高的簡單疾病,但實際上,在血壓升高的背後潛藏著許多隱秘的因素,忽略了這些因素,我們就會為此付出沉重的健康代價。同時,血壓升高,還會引發一係列的問題,比如,對心腦血管的進行性損害,引起心腦血管疾病。因此,我們不能孤立地看待血壓升高這一表象,既要注意引起血壓升高的諸多因素,更要注意血壓升高可能導致的嚴重後果。這是預防和控製高血壓的著眼點和突破口。

1.什麼是“血壓”

血壓是指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對血管壁產生的單位麵積的側壓力。由於血管分為動脈、毛細血管和靜脈三大類,相應地,血壓也分為動脈血壓、毛細血管壓和靜脈血壓三類。我們通常所說的血壓是指動脈血壓。

血壓通常以毫米汞柱(mmHg)為計量單位,近些年,我國曾一度實施法定單位千帕(Kpa),1毫米汞柱=0.133千帕,也就是7.5毫米汞柱=1千帕。簡便的換算口訣如下:

千帕換算成毫米汞柱,原數乘以30除以4;毫米汞柱換算成千帕,原數乘4除以30。

2.血壓是怎樣形成的

人體的循環器官包括心髒、血管和淋巴係統,它們之間相互連接,構成一個相對封閉的“管道係統”。正常的心髒是一個強有力的肌肉器官,就像一個水泵,日夜不停、有節律地搏動著。心髒在張縮之間,血液得以在循環器官內川流不息。

血液在體內流動時,對血管壁造成的壓力,好比是水在自來水管流動時,對水管造成的壓力。水的壓力取決於水塔裏水的容量和水管的粗細,水塔裏的水越多,水管越細,水對水管壁的壓力就越大。血壓也是如此,當血管擴張時,血壓下降;血管收縮時,血壓升高。動脈血壓調節係統,主要通過增減血容量,或張縮血管,或是兩者兼而有之,來影響和調節血壓。

當心髒收縮時,大動脈血管內的壓力最高,我們將此時的壓力叫做收縮壓,也即平時所指的“高壓”;當心髒舒張回血時,動脈彈性回縮所產生的壓力稱為舒張壓,因此時大動脈裏的壓力最低,故又被稱為“低壓”。平時我們所說的“血壓”,實際上是指對上臂肱動脈即胳膊窩血管的血壓測定,是對大動脈血壓的間接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