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的醫療資源很缺乏,人本身能夠產生免疫力。就像感冒發燒,如果你沒有用抗生素,就靠喝水靠休息七天到十五天,體內自然產生了免疫力,身體就慢慢恢複了。而我們現在一有病就打吊瓶,過度依賴藥物,就導致了身體免疫力下降。因為擔心生病,家裏放置了形形色色的藥品,每個家庭就像一個小診所——為了尚未生出的病,而預測自己會生病,然後遇到一些小毛病就趕緊吃藥。身體本來有能力去尋找它生存的方式方法,全部被我們抹殺掉了。
我們過度保護自己的身體,反而使抵抗力越來越弱,越來越需要依靠藥物維持;我們現在對小孩的態度也一樣,在他成長環境中,父母代替他麵對困難挫折,就會抹殺孩子對成長環境的抵抗力和適應性。父母跟孩子相伴的時間畢竟有限,不可能一輩子陪伴他。
自古以來,人的生存力是靠自己產生的,而非外力。空氣、水分、陽光供給我們生存的機能,食物也是一樣,我們依賴自然的規律,自然地運用,自然地發展。以前我們吃五穀雜糧,吃自然生長的蔬菜,過了幾年有人告訴我們,這些可以改良的,可以變得更好。大家開始吃改良過的東西,吃灑過農藥產生出來的食品。沒過幾年,我們又恢複吃小時候那些雜糧、原生態裏產生出的那些食品。所以,你就會發現,經過科技進步往前探索,我們自作聰明創造出來的很多東西,負麵的比較多。這些食物,吃了以後,年紀輕輕的人會得上以前老人才會得的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中風等等。
我們在生活中攝取了過多的精華,過多把健康建立在所謂的改良上,食品反而成為傷害生命的元素。醫療本來是在最沒有辦法的情形下改變我們的狀況、延續生命的方法,現在反而變成傷害我們的因素。我們高度發達的工業,包括高科技產品,是為了讓人類活得更有價值而產生出來,現在看來,工業文明有時反而成為傷害我們的來源。
短短的三十年裏,我們用大量的辦法改變生活品質,提高生活質量,看起來也健壯了,但負麵效果也開始顯現出來,人類的生存成本日趨昂貴。我們賴以生存的外在環境,山川、江河、森林、空氣、水分,我們生活起居所有的一切,讓我們的生命能夠延續的依賴品,現在反而是傷害我們的來源。我們發現,生命這最貴重的財富,越來越脆弱,越來越容易被剝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