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東山再起(二)(2 / 2)

袁纓月的臉微微一紅,像被人說中心事一般,聲音越發低了下去:“姐姐說的是,妹妹記下了。”她用柔軟的絨布,替太皇太後擦幹雙足上的水分,又給太皇太後套上軟底的緞麵鞋子,這才叫半夏把香柏木盆端出去,自己垂手站在一邊。

不一會兒,半夏端著燉好的銀耳雪蛤進來。太皇太後眯著眼睛半躺著,就著袁纓月的手嚐了幾口。這才悠悠地問拓跋瑤:“玉霞那丫頭,你打算怎麼安置?”

拓跋瑤一怔,回答道:“雖說孩子養在我膝下,可畢竟她才是生母,我會跟婆母說,給她一個侍妾的名分,讓她終生有靠。”

太皇太後微微點頭,接著說:“畢竟是個小孩子,虛爵給的太重了,反倒折了他的福壽。哀家看,不如等到滿周歲時,讓皇上給他一個子爵的虛銜吧。”

子爵算不得多高貴,馮家滿門男丁幾乎個個封王,就連高氏的子侄,也有不少封了個郡公的頭銜。拓跋瑤從小見慣的都是顯貴宗親,這時難免有些失望,可當著太皇太後的麵,又不好說什麼,隻能謝了恩典,把孩子交回飛霜手中。

太皇太後坐起身,似有深意地看了馮妙一眼,轉頭卻是對著袁纓月說話:“你也不必整天都耗在這裏了,如今後宮人手不夠,你也跟著崔錦心一起,去學學打理內宮事務。你從前在娘家時,都學過些什麼?”

袁纓月低眉順眼地回答:“嬪妾在家時,不過是幫著母親做些針線女紅而已。家裏的姐姐們出嫁得早,有時候也幫嫡母清查賬冊、管教家裏的下人,並沒做過什麼了不得的事情。”

“這些也夠了,回頭你去問問錦心,看內六局裏你對哪一局熟悉些,先去學著管管。”太皇太後拿定了主意,雷厲風行地吩咐。

“是,嬪妾一定盡心盡力地學。”袁纓月像是不勝嬌怯地答應了,語聲裏卻帶了點遮掩不住的喜氣。

馮妙在一邊看著她的神情,忽然抿嘴一笑,走到太皇太後麵前說:“妙兒也有一件事,想懇求太皇太後。”見太皇太後望著她,馮妙便低垂下頭,謙恭誠懇地說:“借著這次的機會,崔姑姑整肅內六局,剛好可以清除多年的積弊。嬪妾想,織染坊雖然是新設的,可畢竟也是後宮的一部分,總這麼零散在內六局之外,畢竟不合規矩,不如也勞煩崔姑姑一並規整到內六局裏去吧。”

話一出口,屋內其他人都帶著些奇怪的意味,打量著她。雖然沒有明說,可在眾人眼裏,織染坊一向隻聽馮妙差遣,外人很難插上一手。現在她肯主動讓出織染坊,豈不是連自己最後一點依傍也不要了?

馮妙在太皇太後身邊坐下,替她揉揉額角:“妙兒自己想偷個懶,歇上十幾天。等崔姑姑安排好了,再看看哪裏需要人手,讓我去做就行了。”

“那也好。”太皇太後淡淡地答應了,不再多話。

返回華音殿時,忍冬一副氣鼓鼓的樣子,終究還是沒忍住,問道:“娘娘,您在織染坊花了多少心血,現在總算成點樣子了,就要拱手讓給別人麼?”

馮妙小口喝著黃芪南瓜煮的粥,說道:“我曾經聽人說過,南方沼澤裏,有一種怪獸,經常會漂浮在水麵上,遠遠看去就像死了一樣。有那種喜歡吃腐肉的水鳥,就會落在它身上,以為可以飽餐一頓。沒想到,那怪獸隻是裝死,到最後,想要飽餐一頓的,反倒成了別人的盤中餐。”

“眼下的情形也是這樣,”她伸手撫摸著小腹,“原本我還擔心,既要安胎,又要防著別人從織染坊裏挑出事來,恐怕精神會不濟。這下好了,由著她們折騰去,我隻管好好地養過了這個月再說。等這個月過了,誰吃掉誰,還不一定呢。”

她歎一口氣:“我不去找事,事卻來找我,實在是沒有辦法。我有幾句話,你親口去告訴予星,不要讓旁人聽見。你再跟她說,讓她這個月務必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把平常粗枝大葉的毛病都改一改,隻要她做得好,說不定,她身上的品級穗子很快就能換成明紫色的了。”

明紫色,那是司級宮女才可以使用的,也是內六局宮女中最受人尊敬的品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