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回 訪知己義結金蘭 獻珍珠替友贖罪(2 / 2)

伍振綱這時從外麵進來,說:\"我已聽了多時,既是三位兄弟,這也是前世宿緣,你我今天在此結義為友。兄長的官司不要緊,我慢慢的托人情,給兄長辦理,不知三位兄長意下如何?\"伍氏三雄說:\"也好,就是我五人結義為友。\"五人是伍顯、伍元、伍芳、伍振綱、武登科。按次序行禮已畢,請伍氏三雄到了裏院,王氏出來給三位兄長見禮磕頭。伍氏三雄每人脫下一件貼身穿的棉緊身,遞與武登科說:\"賢弟,你把這三件衣服叫弟妹拆洗拆洗,我等官司大概是秋後處決,到臨出來時,你把這衣服給我等送去。\"武登科接過衣服,送到後麵。

伍氏三雄吃完了飯,便與石鑄等告辭出來。頭一天進城,大家先奔大人宅中。劉芳、蘇永福、蘇永祿進去回話,把伍氏三雄拿石鑄之事細說一遍。大人賞了伍氏三雄和石鑄一桌酒席,叫劉芳告訴他等隻管放心,本部院定然遞折子保奏他等,決不能叫他們身受國法。劉芳出去,叫家人把酒席擺上,湯文龍、何瑞生同坐吃酒。劉芳把大人所說之言,對四人述了一遍。這四人俱感念大人好處。次日,湯文龍、何瑞生押解伍氏三雄和石鑄交送刑部,把四人看押起來。彭大人複奏已把盜玉馬之賊拿獲,玉馬由刑部繳呈,折內說明了拿石鑄乃伍氏三雄之功。

武登科自伍氏三雄走後,便叫王氏將三件棉緊身一拆,原來裏頭是無數珍珠,都是出號大顆,滿屋中盡是寶光。王氏以前在娘家見過這種珠子,於是忙對丈夫說道:\"這乃無價之寶。\"趕緊拆了一件,將珠子倒在匣子之內,有幾千顆之數。一連拆了三件,多少不等,俱有黃豆大小,光彩奪人眼目。王氏說:\"你明天先拿十顆珠子,到大柵欄門框胡同,問問這珠可是無價之寶。\"

次日,武登科用匣兒裝著十顆珠子,到外麵來見伍振綱說:\"四哥,昨日三位兄長留下衣服,乃是三件珍珠汗衫,現在拆出許多珠子,我今天拿了十顆,到珠寶市前去變價,好給他三位兄長打點官司。\"武登科出離酒館,進了平則門,到前門外珠寶市頭一家珍寶齋紅貨鋪,進去一道辛苦,便把匣兒拿出來,說:\"我有幾個珠子。\"掌櫃的一瞧,趕緊往櫃房裏讓,連忙問道:\"尊姓大名,府上哪裏住?\"武登科說:\"我在平則門外驢市口開黃酒糟坊。\"掌櫃的說:\"這幾個珠子我買不起,你在這裏坐坐,我把行中街坊請來搭夥買,想你家中必然還有,這真是無價之寶。\"便叫學徒的倒茶。掌櫃的出去約請行中之人,不多大工夫,進來珠寶行的十幾個人,大家過來給武登科見禮。

正在要講價錢之際,由外麵進來一人,年有半百,頭戴五品頂戴,身穿綾綢,兩隻龍箭袖袍,足下繡底官靴,長得五官俊秀。一進來,珍寶齋掌櫃的就說:\"延太爺來了。\"連忙往裏讓。這位老爺乃是內務府的郎中,姓延叫榮廷,為人最好古玩,常常到珠寶市這幾家鋪戶來往。今天一進來,掌櫃的楊萬興說:\"延老爺這些日子老沒來,今天有點貨,你也開開眼睛,省得說我這鋪子沒有奇貨的。\"延榮廷進了櫃,大家謙遜讓坐,就把武登科的十顆珠子遞過來。延榮廷一看,失聲讚美說:\"這宗物件我是初次見到,現今太後老佛爺要攢一盞珍珠燈,必須用頂大的珠子一千顆。此時裏頭有二百餘顆,短欠不少,叫我出來采買,我知道珍珠市麵的幾家沒有,往各處找遍了,今天遇見這樣的寶貝,真是太後洪福。\"武登科一聽,眼珠一轉,計上心頭:何不就將此珠進上,替兄贖罪。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