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不是一個人(1 / 2)

C城郊外有許多山,其中不乏高不見頂的山脈,由城鎮邊界出望去,視線能及的最遠處,一座如塔的山峰直竄雲霄,近而看,山上蔥鬱的樹木將山身覆蓋,偶爾聽得幾聲鳥鳴。這裏無路可走,乍看之下想要登山猶如登天,然而,在這坐座山的後山腰處,有一片平坦的山地,簡陋的房屋一幢幢,屋簷下掛滿臘腸、幹菜,勤苦勞動的人們揮汗如雨,卻是笑靨如花。

仔細聽去才發現,在這樣的山村裏,竟傳出朗朗讀書聲,放眼望去,並未發現類似學校的建築,每一棟房子都是簡單的平頂房,每一棟房子都由普通的瓦片蓋頂。

事實上,楊陽就躲在這個隱秘的山村裏。

最深的平房中,楊陽坐在小板凳上,細心又耐心的教導著一個個看上去隻有五、六歲的孩子,孩子門手中“書本”,其實全是手抄本,寫下這些詩詞的,便是楊陽。

他是怎麼來到這的?其實連他自己也不知道,他甚至不知道這個村莊具體的位置,那日他甩掉了仲南,發現身上的支票沒了的時候,既是驚訝,又有種釋然,揣著五十萬,他感覺自己不像自己,丟掉了它,像是丟了一個沉重的包袱,可是這個包袱的失去,意味著他將要徒步走離這座城市。

於是他勇敢的前進,酷辣的陽光將他身體的水分蒸發,步行三小時,皮膚被曬傷,混身滾燙,他隻知道自己出了城,離開了那座城市,之後就昏迷了,醒來時已經來到了這裏,據救他的人說,他當時嚴重脫水,如果不是他們及時把他帶回來,恐怕就要死在那條偏僻的野路上。

楊陽是存有感激的,剛到的第一個月,他滿心彷徨,身怕哪一天會被房天齊或於正浩派來的人給抓回去,三個月後他明白了,他們是找不到這裏的,這座村莊雖小,但是基本生活用具都有,除了趕集日村裏的人會有小部分去蘭溪賣菜,其餘的時間,他們都會守著這不大的樂園。

至於他教這裏的山娃娃們念書,純粹是因為閑得沒事做,非要說個原因,也許是因為救他的人的家裏,有一個十七歲的男孩,那個男孩非常勤奮,村裏的人都窮,想要買足夠的書本是很難的,更別說是到城裏去念書,這幾乎是想都不用想的問題,可是男孩常常偷跑出村,近午夜才回家,楊陽每睡到半夜就會看見房子裏的媒燈點亮,接著就是一竄他聽不懂的方言話,說話的人是男孩的父親,語氣十分憤怒,偶爾,那個父親會用竹掃把刷打男孩的胳膊和小腿,可是男孩依然會跑出村。

後來,他和男孩單獨在一起的時候聊到這件事,男孩才告訴他,他出村是去了城裏的書店,有時候會到城裏的學校去,不過學校的保安不讓他進門,他隻好再返回書店,找各種各樣的書看,看得最多的,還是英語入門。他說城裏人看不起農村的,他穿得很土,鞋子是草編的,在書店裏坐著看英文書,會被路過的城裏人用很鄙夷的目光掃視,但是他不在乎,他覺得看書是他最大的樂趣。

每次他都要看到書店關門才舍得回來,因為路途實在遙遠,每次回到家已是午夜時分,不可避免的被父親一陣暴打,他說他不討厭父親,他習慣了。

楊陽不忍,他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於是他開始把學過的詩、詞寫在黃紙上,再將黃紙訂成本,教村裏的孩子們念,再解釋給他們聽,而那個男孩,他則是將自己所有的知識都教給他,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地理、曆史、政治,當然,還有男孩最喜歡的英語。

他同樣沒有錢去買教科書,隻能靠著記憶教會他們,這讓村裏的人很是感動,特意給他空了間屋子,專門用來給小孩上課。從這以後,男孩不再跑出村,而是蹲在家裏,念著楊陽給他的“課本”,寫著楊陽布置的作業,有時候甚至廢寢忘食。

這樣的生活很累人,但是楊陽覺得充實,麵對村裏的人們,他始終掛著暖味的微笑。

“楊陽老師,阿媽說到中午了,可以放學回家吃飯了。”一個很質樸的聲音響起,楊陽這才從教書的忘我姿態中回過神,他扭頭看著門外,點頭一笑,然後拍了拍手:

“今天大家表現得很好,可以回去吃飯嘍,別忘了剛才念的這首《靜夜思》,明天我會抽查哦。”

“好。”

七、八個小孩同聲回答,然後歡快的跑出教室。楊陽起身,收拾著小桌上的手抄本,他需要將它們收起來。他隻是默默的做著這些,邊向前移動,邊拿起手抄本,邊數著數量,直到一雙手伸到他麵前,將他沒收齊的本子遞給他,他才抬起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