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4章、常委會上的交鋒(1 / 2)

早上餘味來接我上班,這小子不敢看我,低眉斂首的給我開車門,關車門,一言不發。

車到縣委大院,餘味才小心翼翼的說:“陳縣長,昨晚您不是要用車吧?”

我沒搭理他,對於他去麒麟山莊的事,我要找個好機會問問他。這個麒麟山莊看起來不簡單,連餘味這般地位的人都能進去,究竟有什麼內幕在裏麵?絕對不是涉黃涉賭的事。

春山縣不大,改革的第一縷春風吹來的就是黃。這在大街小巷裏遍布的發廊就可以看出來,一個人口不到三十萬的小城裏,有大大小小三十家卡拉OK廳,幾乎每家掛著賓館招牌的都有桑拿,至於洗腳城,走路撒泡尿,就能看到五家。

春山縣空前的繁榮起來,夜市一條街也應運而生。關培山曾經在報告中提起過這般繁榮的景象,歸根於這幾年改革開放帶來的社會效應。全縣要保持這樣的發展勢頭,要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讓想讓外地的有錢老板能過來投資,首先要築好一個好鳳凰巢,讓他們在春山縣玩展起來。

有了關培山的保駕護航,春山縣的黃色產業一夜之間幾乎蓋過衡嶽市。在春山縣,開一家洗腳按摩店幾乎不需要辦任何手續,隻需到派出所登個記,每月繳納一定的費用,就能開門營業。

如果上頭要來檢查,派出所會逐門逐戶打招呼,打招呼不聽的,派出所會將他列入黑名單,強行關了他的門,而且從此不允許再操舊業。

因為春山縣如此這般的繁榮,周邊縣城的一些人會趕來消費,甚至衡嶽市有些人,不遠千裏也來。

我第一次聽說這般繁榮,是孫德茂悄悄告訴我的。他盛情邀請我來縣城消費,說現在的春山縣,比起衡嶽市來,在娛樂這塊,是要上一個檔次的。

但這些與我沒太多的關係,蘇西鎮地處深山,村民們一年到頭沒幾個錢收入。一個正常的養家糊口的男人,是不會舍得把血汗錢扔到看起來心癢,做完後後悔的發廊裏去的。

遍地開花的春山縣,被外地人叫“春城”,發春的春。這個字,能讓無數的男人神往。

我徑直上樓,辦公室裏朱花語已經泡好了茶,把一疊文件整整齊齊地擺在辦公桌上。

我掃了一眼今日行程安排,上午縣常委會議,下午一欄下麵空白,表示沒作任何安排。

剛坐下,朱花語進來,低聲告訴我說:“陳縣長,常委會在五樓會議室召開,時間在九點。”

我點點頭,微笑著對她說:“好,謝謝你,花語。”

朱花語嫣然一笑道:“我是你秘書,不用謝。你以後有什麼吩咐,直接交代我就行了。”

我抬頭看一眼對麵牆上掛著的鍾,時針已經指向八點四十五分。就隨手拿了一個記事本,帶著朱花語上樓開會。

會議室裏已經來了幾個常委,我看了看,縣長到了,紀委書記到了,政法委書記到了,常務副縣長到了,人大主任到了,政協主席也到了,團委黃奇善書記也到了。除了我,就隻有書記劉啟蒙沒到。

我坦然地進去,與每個常委頷首微笑。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縣委常委會,我得低調。

剛坐下,劉啟蒙書記進來,與大家笑著打招呼。他身後跟著關培山,居然還有郭偉。

劉啟蒙宣布開會,會議的第一個流程是關於春山縣年關慰問事宜。

這些我一點興趣也沒有。每年的慰問無非都是走一些過場。我在蘇西鄉已經深有感觸了。政府慰問,都是神仙下凡問土地,隻要地方政府列出名單,按人頭送些米糧就行,連上門的程序都省了。

常務副縣長首先發言,說春山縣需要慰問的人,除了過去一貫的軍殘家屬,就是一些五保戶,加起來大概在二百人左右,按照每家三百元的標準,需要慰問資金六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