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偈聲到人到,後生一見有人接手,這才抽身出了圈子,縱身跳下台來。
你道朱偈為何昨日一天沒有動手,直到現在才上來?原來,他這次打擂,雖說誌在必取,但他深知,“萬國會”集各國武術之精華,決非庸庸之輩,不可等閑視之。因此,他和幾個徒弟觀看了一天。有道是,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朱偈正是要看看洋人虛實,才好決定對策。經過一天觀看、打探,胸中已有成竹。這時眼看後生支持不住,才縱身上了擂台。
不說朱偈上台,單說擂台左角有個老和尚,看樣子已有七十多歲,身骨強健,麵色紅潤,兩隻眼神采照人。他一時看台上打擂,一時在台下搜尋,似乎心掛兩腸。剛才朱偈和周慶山計議上台時,老和尚忽然注意到朱偈,不由盯著看起來,後見朱偈去彩棚留名掛號,他也擠上前去,偷眼一看,見留名冊上寫著“朱偈”二字,反身再打量時,朱偈已上了擂台。
老和尚急忙擠到擂台正前方,找到周慶山,碰了碰說:“請問後生,剛才上台的這位是你什麼人?”
周慶山正注意台上,忽然聽到有人問他話,連忙收回目光,打量了老和尚一眼,隨口答曰:“是我師父。”
“叫什麼名字?”
周慶山聽他追問,又見他一副和尚模樣,心中一動,忙說:“晚生大膽,師父名叫朱偈。”
“他可還有一個名字?”
慶山看他盤根,心裏已經有數,忙回道:“師父原名林楠子,朱家村招親後改名朱偈。”
“啊呀!果然是徒兒到了。”老和尚頓時喜形於色。
周慶山慌忙抱拳:“晚生鬥膽,你老可是淨空師爺?”
“我正是淨空和尚。”
“哎呀,師爺,你老可把俺想苦了!”周慶山等幾個朱家村的後生一擁圍了上來,擂台下頓時亂成一團。
格林帶“萬國會”來中國找淨空師徒報仇,這消息人們早有傳聞。剛才淨空和尚和周慶山的對話,近旁的人全聽見了,一時驚動起來。於是一傳十,十傳百,越傳越遠。各路英雄和觀擂的百姓無不振奮至極,一時盡往前擁,向台上台下指指戳戳,都想看看淨空和尚和林楠子是什麼模樣。人群中不時有讚歎之聲:“老英雄歸隱多年,今又重返紅塵,可見其一片愛國之心!”
這話說得中肯。淨空和尚自從三十多年前,在撚軍營內離別林楠子,先是四處飄泊,後來聽說撚軍全軍覆沒,很為林楠子擔憂,便留心察訪。時過一兩年,就耳聞江湖上傳說“劍南”俠士,淨空猜想,此人很可能就是徒弟林楠子,這“劍南”名字,大約是從自己所贈七星劍和他名字中各抽一字而成。因此便尋蹤追跡,後來在京城果然看到了林楠子,心中才一塊石頭落地。那次,林楠子在長安街所疑之人,正是淨空和尚。淨空因不想再涉世事,因此不願和林楠子見麵,便轉過牆角躲了起來,故而林楠子不曾找到。但淨空又擔心徒弟一人亂闖,沒有幫手,於是便決定暗暗相隨,節骨眼上也好助他一臂之力。後來,林楠子十多年行刺,迭遇險情,其中濟南、開封和西子湖三次絕處逢生,都是淨空和尚在暗中幫了忙。當時,林楠子雖意識到有人暗助,卻萬萬沒有想到是淨空和尚。林楠子多年訪師,哪能想到師父竟在身後隨了他十多年呢!這也是淨空和尚愛徒如子,一片苦心。
後來,淨空和尚看林楠子落腳黃河灘,在朱家村招親,顯見其童心已收,這才放下心來,自己也在昭陽湖畔隱居下來。昭陽湖在黃河故道以北,距朱家村約有二百多裏。此後近二十年,淨空和尚再沒有見過林楠子。他搭了一座茅庵,尋常裏捕魚蝦拾鳥蛋,閑時,便讀些詩書或和湖邊漁翁下棋,果然清淨。前些日子,忽然得到格林來中國為父報仇的確信,這才大吃一驚。心想,別的事不問倒也罷了,這件事卻不可不出頭,如果裝聾作啞,定叫天下人笑我和尚光腚戳馬蜂,敢惹不敢撐。也讓那格林小看了中國人!想到此處,他才決定前去打擂。但又恐自己一人年邁力單,“萬國會”人多勢眾,這才又想起徒弟林楠子,於是一麵托人去朱家村報信,一邊獨自來到古榆鎮。他來到鎮上已有七天,單等林楠子來到再說打擂。誰知報信人沒有說清,林楠子不知是師父捎的信息,加上慶山去京津未歸,兒子出了意外,因此,拖了下來。淨空在古榆鎮等得心如火燎,猜不透徒弟如何不來。這最後一天淨空盤算,如果林楠子再不來,自己一人也要上台。正當他焦急萬分時,可巧林楠子帶人來到。
淨空正在歡喜,忽見右邊擁擁擠擠,衝過一群人來,把淨空和周慶山圍在核心,衝著淨空亂叫“師爺!”“師爺!”打頭的正是陳吒風和憨娃。淨空一個不認得,被他們叫了個愣。
你道陳吒風、憨娃為何這時才來相會!原來前天中午上路後,因為路途不熟,走錯了地方,耽誤了不少時間。直到昨天清晨才趕到古榆鎮。他們在人群裏找了一天,你想那擂台前人擠人、人挨人、人山人海,哪裏去找?後來還是小風和大寶精明,提議應該到擂台跟前去找,但當天已晚,又因一天一夜沒有睡覺,十分困乏,昨晚便找個地方草草歇了。今天一齊來到擂台前,單等朱偈上台。剛才已看到朱偈上台,又聽台下亂傳什麼淨空和尚。陳吒風不甚清楚,憨娃倒是聽說過,心想定是淨空師爺來到,和陳吒風、小風、大寶他們一說,便一起衝衝撞撞,擠了過來。
淨空和尚聽周慶山介紹了,眼見麵前徒子徒孫一大群,心想隱居多年,何曾這麼熱鬧過,心下高興萬分,於是高聲叫道:“孩子們,莫再嚷嚷了,今天我和尚賣賣老,帶你們和‘萬國會’決個勝負!”朱家村和陳家村的人聽了,喜得亂蹦亂跳,都覺有了主心骨。
周圍人看這夥人老少鹹集,個個英雄,一時輿論大嘩,群情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