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3 / 3)

後漢馬略,年十七,閉室讀書。九年不出,三日一食,續命而已。鄉裏謂之"潛龍"。三十,謁桓帝,曰:"我,賢人也。"遂拜關內侯光州刺史。略棄官入海,惡蟲猛獸悉避路。

《呂氏春秋》曰:齊有二烈士別於路,相與沽酒共飲。其人欲市肉,一人曰:"子亦肉也,我亦肉也,無須往市。"因以刀各割身肉遞相食啖。須臾,酒與肉皆盡而俱死。

梁武帝大清三年,侯景反,圍台城,遠近不通。簡文與太子大器為計,縛鳶飛空,告急於外。侯景謀臣謂景曰:"此必厭勝術,不然即事達人。"令左右射之。及墮,皆化為禽鳥飛去,不知所在。

《京房列傳》曰:房臨刑之時,謂人曰:"吾死之後,客星入天井。"舉朝皆哀之。

王充《論衡》雲:漢李子長為政,欲知囚情,以桐木刻為囚象,鑿地為坎,致木人拷訊之,若正罪則木人不動,如冤枉則木人搖其頭。精感立政,動神如此。

王子年《拾遺記》曰:燕昭王時,波弋國人貢茶蕪之香,若焚,著衣而彌月不絕,過地則土石皆香,經朽木與腐草則皆榮秀,用薰枯骨則肌肉再生。

後漢明帝楊後,花麵美色,有顛狂病,發則殺人。唯內傅孟召為文哀怨,後每讀之,顛狂輒醒。時人語曰:"孟召文,差顛狂。"《玉箱記》曰:前漢劉子光西征過山而渴,無水,子光在山間見一石人,問之曰:"何處有水"石人不答,乃拔劍斬石人。須臾,窮山水出。

齊王奐二子融、琛,同是殷夫人四月二日孿生,又以四月二日同刑於都市。

梁武太清元年,嶽陽郡民王保幸種田六頃,悉生嘉禾。

周厲王時,北鬥與三台並流,不知其所。厲王沒後,兩主星複見。

《搜神記》:吳時,葛祚為衡陽太守,先有大查當江損行舟,若祠祭者,查浮可見;不祭者,輒沈,暗覆行舟。祚造大斧數十,明旦往伐之。其夕,洶洶然,波浪振驚,查浮,遂移去,不為江中之患?人立碑,以誦祚之德也。

幹寶《搜神記》曰:"零陵太守史滿有女,悅書吏,乃密使侍婢取吏食餘殘水,飲之,遂有孕。十月而生一子,及歲,太守使抱出門,兒匍匐入吏懷,吏推之仆地,化為水。具省前事,太守以女妻吏。

司馬懿拜司空日,夜有人扣門請見,自稱白虎使者,皆衣白衣,懷中探一物,內懿手中,戒曰:"兩世慎勿開,墓中絕。"言訖不見。懿曰:"此或數也。"遂開視之,乃金龍子,長三四寸,背上有銘雲:"父子從我受重火。"至武帝受禪,世墓中絕,元帝渡江,都建鄴。

《三峽錄》雲:宋順帝升明二年,峽人微生亮於溪中釣得一白魚,長三尺,投置船中,以草覆之。及歸,取烹之,見一美女道下,潔白端麗,年可十六七。自稱高唐之女,偶化魚遊,為君所得。亮曰:"既為人,能為妻否"女曰:"冥契使然,何為不得"其後三年為亮妻。女曰:"數以足矣,請歸高唐。"亮曰:"何時複來"答曰:"情不可忘,有思即複至。"其後一歲三四往,不知所終。

成應元事統雲:車胤好學,常聚螢光讀書。時值風雨,胤歎曰:"天不遣我成其誌業耶!"言訖,有大螢傍書窗,比常螢數倍,讀書訖即去。如風雨,即至。

漢黃霸為封溪令,部人陳廉攜酒並猩猩以獻。霸問:"是何物"人未及應,囊中語曰:"鬥酒並仆耳。"霸以其物有靈,開囊放之,猩猩悲啼而去。

梁徐勉為三公,武帝委以國事,每月三兩歸其家,家畜犬見,吠之。勉歎曰:"吾憂國忘家,以致如是!"《越絕書》曰:"越王勾踐既為吳辱,嚐盡禮接士,思以平吳。一日出遊,蛙怒,勾踐揖之。左右曰:"王揖怒蛙,何也"答曰:"蛙如是怒,可不揖"於是勇士聞之,皆歸越而助平吳。

《搜神記》曰:馮禾?妻死,禾?器之慟,乃歎曰:"奈何不生一子而死!"俄而,妻複蘇。後孕十月,產訖而死。

始皇二十八年登封泰山,至半,忽大風雨雷電,路傍有五鬆樹,蔭翳數畝,乃封為五大夫。忽聞鬆上有人言曰:"無道德,無仁禮,而天下妄命。帝何以封"左右鹹聞,始皇不樂,乃歸,崩於沙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