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若居海島,每至八月即有流槎過。如是,累年不失期。其人齎糧乘槎而往,及至一處,見有人飲牛於河,又見織女,問其處,飲牛之父曰:"可歸問蜀嚴君平,當知之。"其人歸,詣君平。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鬥牛,計時,即汝也。"其人乃知隨流槎至天津。
娥皇、女英從舜巡狩,行及湘川,聞舜崩於蒼梧,泣下,淚灑湘川之竹,皆成斑文。
公孫呂麵長三尺,闊三寸,為衛國賢臣。
東漢趙伯翁嚐晝寢,群孫戲其腹上,內七李於臍中。李至爛,流汁出,其家謂其將死。後李核出而無患。
劉曜字永明,須百莖,皆長五尺。
漢中山靖王勝,有男女一百人,其後子孫流衍於今,問之,皆劉裔。
後周獨孤信三女為後,各生周、隋、唐一朝天子。長生周武帝,次生隋煬帝,次生唐高祖。
漢昌邑王賀即位二十七日,積惡凡一千四百二十七條,為霍光所廢。
項羽每叱吒,萬人手足皆廢。
晉宣王司馬懿,自顧見背。
隋有麥鐵杖,一夕行一千百裏。夕發洛陽往宋州為盜,及明卻返。宋人因見其所盜之物者,執麥告之,為吏所劫,乃承愆。
淮南程幹,本富人,三年間為水火焚蕩俱盡。妻茅氏,連八年孿生十六子,相持行乞於市。
梁武帝貴為天子,三舍身為同泰寺奴。
唐郭子儀授中書令,考二十四考,月入俸錢二萬貫,官供二千人,熟食、馬料五百石。
郭太後貴極,綿聯八朝帝王:代宗外孫,德宗外甥,順宗新婦,憲宗皇後,穆宗之母,敬宗、文宗、武宗三宗祖母。
李廣利拔佩刀刺山石,泉湧。
東漢孟業身重千斤,故帝疑其自重,乃以大秤懸棟間。業啟曰:"陛下秤上秤臣,請秤之。雖肉重千斤,而智無一兩。"幹寶母妒,當葬父時,潛推一婢於墓中。十餘年後,母亡,與父合葬,開墓,婢伏於棺上,久而乃生。問之,如平昔之時,指使無異。
唐初,僧玄奘至西域取經,入維摩詰方丈室。及歸,將書年月於壁,染翰欲書,約行數千百步,終不及牆。
唐柳子升妻鄭氏,無疾而終,臨卒時告子升曰:"不離君之身,後十八年更與君為親。"已而,子升年近七十,再娶於崔氏。或多省前生之事,後產一男而卒。
前梁張軌時,抱罕令嚴根妾產,同夕產一女、一龍、一鷙。
賈弼之夜夢一人,麵貌極<鼻查>醜,謂弼之曰:"思以易之,可乎"夢中微有所諾。及覺,臨鏡大驚,一如夢中見者。左右家人見之,皆奔走。其所異者,兩手各執一筆,書之於紙,俱有理例。徐說之,親戚然後乃信。
魏建淩雲閣既成,匠人誤釘其額。文帝乃令車繩引上韋誕,題三字而下。頃刻之間,頭須皓白。
晉趙末,年八歲,一夕異長,身長八尺,髭須滿頷,三日而死。
唐惠卿,荊州庭中有橘樹,其末有一實甚大,獨異之。由是會賓客,摘而將食,乃剖之,有一赤蛇蟠於其中矣。
德宗朝,有戴竿三原婦人王大娘,首戴十八人而行。
韶陽有一人牧牛,一旦,牛舐其臂,而色皎白。此人樂之,即袒其體,令牛遍舐,皆白。其人數日間暴卒。其家恨,殺此牛,召村社同食之。凡食者數十人,一夕同卒。
羿燒仙藥,藥成。其妻妲娥竊而食之,遂奔入月中。
《山海經》有大耳國,其人寢,常以一耳為席,一耳為衾。
賈耽為滑州節度,酸棗縣有俚婦事姑不敬,姑年甚老,無雙目,旦食,婦以食裹納犬糞授姑。姑食之,覺有異氣。其子出遠還,姑問其子:"此何物向者婦與吾食。"其子仰天大哭。有頃,雷電發,若有人截婦首,以犬續之。耽令牽行於境內,以告不孝者。時人謂之"狗頭新婦。"天後朝,工人安金藏保中宗不反,乃自持刀開腹明之,五髒墜地。後遣醫工複內入腹,以桑皮細針縫合,經夕複生。玄宗即位,追封代國公。
有娥簡狄氏,吞鳥卵而生後稷。
東漢陸續,歲饑,太守施貧者食,既畢,問之,凡賜六百人,言其姓名,無一參差。
吳王闔閭死,埋酵三千,以為殉葬。
漢武鉤弋夫人,姓趙氏。手本拳,帝納後,以後伸之,遂展。
王獻之常為寫《祭晉元帝廟祝文》版,墨入木,深八分。
王戎視日,睛不眩。
廉頗食,盡米一鬥,肉十斤。
陶侃,有相者視其手,策文上指,謂曰:"策文到指上為三公,貴不可說。"侃以針刺之,通指皆出血,灑牆為公字。
唐大曆中,河南尹相裏造刑洛陽尉苗登,有尾長二尺餘。
《神異經》有李子昂,長七寸,日行千裏;一旦被海鵠所吞,居鵠腹中,三年不死。
殷紂為糟丘酒池,廣可以泛舟。
張少平妻田氏,少平卒後,累年寡居,忽夢一人自天而下,壓其腹,因而懷孕。乃曰:"無夫而孕,人聞棄我也。"徙於代,依東方。五月朔旦,生一子。以其居代東方,名之東方朔。或言歲星精,多能,無不該博。
蜀先主劉備,自見其耳。
鄒衍吹律,能變寒穀,生禾黍。
京房吹律易姓,本李氏,因吹律知名,乃改京耳。後棄市。
牛哀病三月,化而為虎,遂食其虎,複化為人。當其為虎時,不知其為人;及其為人,又不知其為虎。
申包胥哭於秦廷,七日七夜不食,乞兵救楚。秦感之,乃假兵救之。
後周有一人,姓陳氏,二十而娶妻,妻亦齊年。至四十,兒女又各生孫,孫複生子,子複生孫,相承百年內,其子孫盈數百人。老少悉為煬帝征遼所殺。
東漢靈帝時,有河內人婦食夫,河南人夫食婦。
靈帝時,洛陽女子生時兩頭四臂。
魏文帝嚐著《典論》雲,天下無切玉刀、火浣布。俄而外國進此二物,文帝遂毀《典論》。
古有女木蘭者,代其父從征,身備戎裝凡十三年,同夥之卒不知其是女兒。
蜀人楊行廉精巧,嚐刻木為僧,於益州市引手乞錢。錢滿五十於手,則自傾瀉下瓶,口〔言"布施"字。〕
漢有黃安,不知何許人,常坐一龜,畏日光。龜每二千年一出頭,安坐來見龜五出頭矣。
符堅三年,鳳凰集於東閣,堅欲赦國中,時無有知者。忽有一童兒,緋帕幕首言於市,曰:"官家有赦。"堅複驗詰,言赦書日有一蒼蠅立於筆端,久而飛去,化為童子,以告市人也。
禹治水,渡浙江,風濤甚,有二花蛇龍負舟而過。左右恐懼,惟禹安然無畏。
王?伐吳,於蜀江造戰艦,長二百四十步,上起走馬樓。舟船之盛,自古莫比。
唐貞元中,有乞者解如海,其手自臂而墮,足自脛而脫,善擊球、樗蒲戲,又善劍舞、數丹丸,挾二妻,生子數人。至元和末猶在,長安戲場中日集數千人觀之。
《敦煌實錄》雲:王樊卒,有盜開其塚,見王樊與人樗蒲,以酒賜盜者,盜者惶怖飲之,見有人牽銅馬出塚者。夜有神至城門,自言是王樊使,今有人發塚,以酒墨其唇,但至,可以驗而擒之。盜既入城,城門者乃縛詰之,如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