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戲曲的創作上常常碰到的一個問題是群眾需要嗎?社會需要嗎?生活和藝術的現實卻越來越清楚地告訴人們:中國戲曲藝術的確發展到了一個十分有趣、十分令人驚異的時期。一方麵,城市的劇場裏確實是比較冷落了;但另一方麵,群眾性的戲曲活動,電視熒屏上的活動,戲曲演出卻是越來越熱,越來越火。
現代戲作為當代戲曲藝術的一個重要方麵和內容,應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因為,不僅從戲曲藝術本身的發展看,現代戲是統領戲曲藝術發展走向和精神的重要方麵,而且也是戲曲藝術獲得新的活力和生命所在。一出好的現代戲,不僅可以給人以歡娛、以深思、以鼓舞、以教育,而且可以為人們打開一個更新的天地,弘揚民族精神,培養高尚的道德風尚,進行精神文明建設。要使人民群眾驚醒、感奮,推動曆史的前進,要謳歌新的時代、新的英雄,要用新的思想教育人、培養人,都離不開現代戲,現代戲曲舞台擔負著重要的曆史使命。因此,關注和提倡現代戲,搞好現代戲,是我們義不容辭的時代責任,也是黨和國家所要求的。我們一定要以極大的熱情和力量來抓現代戲,來組織好、搞好現代戲的創作和演出,搞好現代戲的研究,為現代戲的發展開辟道路,開拓天地,總結經驗。
近年來,陝西省現代戲的創作呈現起伏前進、日趨繁榮的景象。在《渡娘橋》、《泉水清清》、《四季歌》之後,又出現了像《臂塔圓舞曲》、《繼母情》、《日本女子關中漢》等一批較為優秀的劇目。綜觀這些創作,可以發現,劇作家更加執著於現實生活,更加細心研究、發現、捕捉生活中的閃光點。他們較之以往在熱情中多了思考,在直描中多了回味,更注意了新的生活中新的人物的思想性格的刻畫和描寫。因之,使這些戲在曆史感和反映現實生活的深度上較之以前有了大的發展。同時,作者們也比較注意在藝術構思上的創新。力圖擺脫自己以往的習慣的藩籬,出現了比較新穎的構思。可以說陝西的現代戲創作,在繼承以往敏銳、新鮮、生動的固有特色的基礎上,在向開放、細致和深邃方麵,有了較為長足的前進,這是十分可喜的。
能夠反映時代精神,弘揚主旋律,並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打動人、感染人的藝術作品,不僅會進一步加強文藝同時代、同新生活的密切聯係,使藝術團體在改革中增強活力,也會使新的藝術在人民群眾火熱生活的肥田沃土中更加蓬勃地伸枝吐葉。在當今的時代裏,並不隻是文化藝術遇到了挑戰,可以說整個經濟、科學技術等等都遇到了新的挑戰,都必須在改革中求發展,求生存,求繁榮。困難、危機中往往隱伏著發展的機遇和發展前進所需要的衝撞。這是曆史生活前進的辯證法,也是文藝發展的辯證法。特別是經濟越發達,人們對文藝的需要會越增加,人們精神生活、文化娛樂的需求和喜愛會更高,更廣泛,更多樣化。這也就為文化藝術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空間和土壤。
陝西省的藝術創作正是在這樣一個大的環境、氛圍中得到了新的發展,一些好的作品也應運而生,灼灼其華。但是,要把這個良好的勢頭保持下去,要使陝西藝術創作真正踏上一個新階梯,萬木競秀,鮮花常開,卻更需要持續不斷地抓創作、抓評論,像掘井和鋪路一樣,有目標,有耐力,有熱情,有計劃。
right《中國文化報》1995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