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時,與其耗盡力氣向看不到終點的山峰走去,倒不如懷著一份輕鬆閑適的心情,低下頭,後退一步,觀賞一會兒身後的風景。
努力拚搏固然是不可缺少的精神,然而這世上有太多的事是人力所不能控的,無謂的努力還不如暫時的放棄,說不定會有什麼意想不到的效果,也許你能從此得到更多美麗的事物。但是,這一歇,並不是停滯不前,而是為了養精蓄銳,更好地向前;也不是一味妥協,而是理智的忍讓,為了給自己留有餘地;更不是無條件的放棄,而是有意的迂回,為了更堅定的站立。
小溪放棄平坦,是為了回歸大海的豪邁;落葉離開枝幹,是為了期待春天的燦爛;蠟炬燃燒自己的軀體,是為了擁有一世的光明。
在人生的旅程之中,有太多的誘惑,不懂得放棄,隻能在誘惑的漩渦中消沉;有太多的欲望與奢求,不懂得放棄就在人生的軌道之中失去方向;有太多的享受,不懂得放棄,隻能沉浸在短暫的享受之中。
人們常常把追求的目光盯在遙不可及的遠方,而對近在咫尺的寶藏卻視而不見,寧願曆盡千辛萬苦去尋找虛無縹緲的成功,也不願意看見身邊唾手可得的財富。幻想再美也隻是幻想,有時隻有放棄才是一種理智的體現!
鋸子若一直向前,就會有到頭的時刻,適時退回鋸子才能再次發力;弓始終繃緊,會有拉斷的時候,適時將弦放鬆,才能讓箭快速離弦。
成功人生不在於一時的得失,因為“拳頭收回來,打出去才更有力量”!退不是放棄的借口,不是認輸的理由,更不是成功後的滿足。能以退為進者,才能真正走上成功路。
在某些特定的時間裏、環境下,采取以退為進的方法,也是一種積極的人生策略,而並非是消極退讓。正如有人所說:“用心計較般般錯,退步思量事事寬;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此之為成事之理也。”
能以退為進者才能走得更穩。在攀登珠峰的路上,麵對潛在的危險,有26人選擇向前,換來的是永遠安息於此的結局。隻有克洛普利獨自堅持返回大本營。一年後,他成功登頂,實現了隊友們已不可能完成的心願。
榮譽會衝破理智,可當弦崩斷的瞬間,箭也將應聲落地。不是所有的退都意味著放棄,有時成功也少不了冒險,但若冒的是生命之險,又怎能換得來成功?留下一串紮實的腳印,才是一段穩步向前的成功路。
退,不是放棄,而是成功路上必經的抉擇。能以退為進者才能走得更遠。
在北京奧運會的賽道上劉翔轉身離開,途經旁人不理解的目光,帶著我們無法體會的傷痛和無法想象的壓力。但在此時他若不退,更加嚴重的腳傷隻會成為他體育生涯永遠的牽絆,我們不會有機會看到黃金大獎賽上劉翔完美的複出,甚至他的身影也可能不會再出現在賽道的那頭。
淡出人們的視線,離開相伴十幾載的跑道,治療、複健才使他有機會蓄勢,才有待發的可能。腳步有進有退,隻因人生有起有落,能在落時釋然退下,隻為待起時再次奮勇向前。退,不是認輸,而是待發前的蓄勢。
能以退為進者才能走得更高。李開複在穀歌中國區發展如日中天時離開了穀歌,他來回穿梭於各大高校演講,寫了一篇又一篇鼓勵大學生的文章後,決心開創“創意工場”,帶動許多成熟的大規模公司幫助中小型企業發展。
從蘋果到SGI到微軟到穀歌的全球副總裁,他的事業路算得上是一帆風順。當所有人都仰視著全球500強的光芒時,李開複看見的卻是小企業創意的潛力,從領導者變為如今“白手起家”的“創業者”,意味著他要走一段沒人走過的路,沒有人知道結局的路。退,不是滿足,而是人生的攀登路上的又一個起點。
腳步有進有退,可隻因為始終向著一個方向使勁,璞玉終會有成器的一天。有時候,退一步,得到的往往是海闊天空。讓我們學會理智地麵對生活中的困境,懂得“以退為進”。
空杯心態:人生需要不斷刷新
隨著計算機網絡的廣泛應用,“刷新”一詞對大家來說已不陌生。瀏覽網頁時,通過“刷新”可得到新的信息,獲得一片片新的知識天地。
由此聯想,如果我們青少年朋友在成才路上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瞄著成才目標,不斷“刷新”自己,不也能不斷獲得新知識、增長新才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