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強援到場(1 / 2)

【求收藏,求推薦,請各位看官多多支持!】

他稱王羲之為“逸少君”,是因為晉時第二人稱的尊稱有“公、君、卿”,公用來稱呼長輩和長官,比如曹操就被稱為“孟德公”、“明公”,而君是稱呼身份地位和自己相仿的人,卿則對晚輩或是下屬的愛稱,用在平輩中表示從屬關係,比如丈夫稱呼妻子就用“卿”。對於晚輩,一般還可稱呼“爾”、“汝”、“你”。

由此可見華夏文華的博大精深。至於倭國後來見人就“某君”、“某某君”的稱呼,那是在唐朝時候從中土學過去的,結果野人就是野人,沐猴而冠也學不成人樣,還弄了個四不像,把好端端的一套禮儀給簡化了,隻剩下一個“君”字——它們不知道,“公”字才是最恭敬的。

而王羲之的聲音在身後響起:“正是王某。來的可是江州庾小將軍?”不用回頭,宇之知道他們早已來到甲板上。凝之站在父親的身側,對江上的一切仿佛視而不見充耳不聞,隻是淡淡瞧向遠方——而仔細一看卻能發現他眉梢眼角,卻盡是興奮之色,手指也因為緊張激動握起,泛出一陣蒼白。

“正是區區在下。逸少兄勿慮,我有數百精兵在此,幾個水寇蟊賊定是手到擒來!”雖然頭盔把庾彬的臉大部分遮住了,但是從露出的眼睛和鼻梁不難看出,他是個怎樣形容風liu倜儻的人物。

宇之也看到了戰船上飄揚的鬥大的“庾”字,這才想起,對麵不是庾彬又是誰?他們在王導的宴會上見過一麵的。好家夥,庾家三嘯堂的“瘋虎”親自出馬,這下定是安枕無憂!

論起來庾彬比庾羲年歲大上不少,和王羲之相差仿佛,可是當年王羲之為庾亮幕僚的時候,庾彬正在荊州竟陵郡和石勒作戰,兩人竟是錯過相識。而庾彬和王羲之英雄相惜,後來在征西將軍府慶典時見過一麵,當時不熟也是聊以致意,想不到後麵竟是再沒有什麼機會相見,一直到今天。誰料歲月弄人,早就互聞其名的二人竟是在十餘年後,以這樣的方式再見。

可是傅舊和他身邊的黑衣文士顯然是一對亡命之徒,雖然庾彬威武,但他們見庾彬隻有一艘戰船,心中就有了思量。戰船大而快船小,若論短兵相接當然他們吃虧,可是若是以三五艘快船憑其機動靈活與庾彬的戰船纏鬥,而其餘的人來洗劫王羲之的鐵皮船,卻是正好不過。事成之後還能憑借速度一跑了之,庾彬的戰船是萬萬追不上的!

傅舊如意算盤打得好,也不多話,大手一揮:“放箭!”水戰就是遠了放箭,近了放鉤。普通士卒隻能拉得動一石之弓——拉開兩石弓的就是軍中好手了——一石弓箭矢射出的有效殺傷範圍大概在百米到百五十米。

頓時箭如飛蝗一般飛向庾彬的戰船,將許多來不及反應的士卒釘在甲板上、桅杆上,死狀慘烈,五艘快船更是呈合圍之勢邊向庾船靠攏。庾彬冷哼一聲“來得好!”他早有準備,大手一揮道:“第一小隊注意,列隊架盾,做好防守!第二小隊上鬆油把,放火箭!”